APP下载

探析《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2016-11-26阎彩红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生死观儒家论语

阎彩红



探析《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

阎彩红

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论语》中,孔子对有限生命向无限拓展做出了努力,将人们对生死的困惑转化成了一种生的智慧,并将“天命”作为依据,主张从“礼”和“仁”出发,确立个体的现世价值,从而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论语 儒家生死观 自然规律 生的智慧 超越死亡

一、前言

我国的传统哲学一般都从生命体出发进行立论,将“生”看得尤其重要。生与死是生命体的两端,故而,若要阐发“生”的依据,必须要先看清“死”的迷惑,而如果想要看清“死”,却需要先明确“生”是怎样的一回事。本文从孔子所做的《论语》出发,分析儒家生死观中对于生死认识的智慧。

二、死亡首先是一种自然规律

《论语·子罕》中出现了孔子的经典名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又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这些话语中都表达了时间流逝是不可逆转的,孔子认为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过程。不过,这些语句都是把人的生命和自然界进行观察和对比后做出的结论,前者是有限的、自然的,后者却是恒定的、不可逆的,这种对比凸显了一种无奈的感觉。但孔子并未因为战乱带来的生灵涂炭转向消极。相反,孔子将死亡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以此来重建一个新秩序,转移人们对死的注意,淡化人们对死的畏惧,另外,也将生命纳入这个新秩序之中。实际上,孔子是将生灵涂炭归咎于秩序丧失。

《论语》中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当颜回死去的时候,孔子说“噫!天丧予!天丧予!”此处的“天”指什么?大家都知道,孔子是非常推崇周礼的,孔子将“仁”视作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达到“仁”,就需要“克己复礼”,如果礼乐崩坏,便不再存“仁”,天下就会打乱,生灵也会备受涂炭。

因此,“天”在这里就有了两个意思,一个是自然的结果,第二个就是“仁”,与此相对应,死亡也同样具有了两个意思,一个是,死亡是一种如花开花落般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第二个则是,礼乐崩坏,“仁”之不再。而后者才是孔子真正的用意所指。故而,避免死亡就应“克己复礼”,“为仁”。

三、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当死亡转变成生的智慧,面对如何“生”,孔子认为,应“克己复礼”,“为仁”。孔子首先强调了人的生命是可贵的,那么这个“人”指的是哪些人,什么样的人呢?《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马厩着火了,孔子问,伤到人了没有,没有问马的情况,我们就知道,孔子看重人的生命,认为人兽有别,那么孔子看重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当时的环境,生产还以自然经济为主,仍然需要人力和畜力进行劳动,人口繁盛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强弱的标准之一,所以“人”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在人力非常重要的农业中,孔子是否认为男人比女人重要呢?从《诗经》中我们就能看出孔子并没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孔子编纂了《诗经》,并且说“思无邪”,《诗经》中有很多歌颂女子的篇章,也有很多描写男女之间美好爱情的句子,孔子在进行删减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将这些内容删掉,就可以看出孔子本身对此并不反感。另一方面,孔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母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在当时男权社会的背景中,孔子的思想势必会带有一定的男权印记,所以说,孔子最有可能是肯定了男性在生产领域的积极意义,却并未在情感上轻视女性。所以,孔子所指的“人”的生命可贵中的“人”,应该指的是一切人。

肯定生命可贵后,孔子对如何生做出了解答。如何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关键。“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周礼”原本是一种外在的仪式或礼仪,此处的“礼”,作用十分有限,所以,“礼”不应仅仅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要求,还要成为人们自觉地遵守宗法制度的意识。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也就是仁爱之心。亦即,“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须内化成人的内在需求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并在外在行为上加以遵守,才能真正发挥维护宗法等级制的作用。所以,孔子创立以“仁”做核心的“礼”,“仁”和“礼”的彼此统一,就成了孔子对“周礼”所做的损益。对于如何让人们接受“礼”,孔子找到了切入点——“孝”。春秋战国,人们都被束缚于土地,进行农业劳动,活动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所以社会结构也是以家庭做单位的,每个人不仅是家族中的成员,也是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是从爱父母兄弟扩散开来,以致爱朋友、爱君王、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所以,“孝”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好工具,也是君主治国的有效方式。孔子生死观的本质就是“仁”学生死观,孔子就是这样将“仁”作为目标的“礼法社会”,而“仁”又是以“孝”为基础。于是,孔子便构筑出了一个合理的伦理体系,“人”的价值也因此确立,为接下来的超越死亡打好了基础。

四、结语

《论语》中反映出来的儒家的生死观指出了重视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理想追求、思想观念都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变化,但是当面对外敌的侵略与自然灾害的时候,都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牺牲精神,为了祖国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和做出选择。在这一点上,儒家的生死观能够为人们提供十分有价值的道德参考。

[1]张桂琴.略论《论语》中的儒家生死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44.

[2]郭鲁兵.儒家的生死观论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6):54~57.

(西京学院)

阎彩红(1985-),女,山东烟台人,助教,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生死观儒家论语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