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味儿寿山石
2016-11-26王敏
王敏
文味儿寿山石
王敏
在福州北郊约30公里的重峦复涧间,有一个散落着3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名曰寿山。寿山村很小,名声却很大,因为这里出产一种既晶莹又温润,并几乎包含了大千世界所有色彩,灿若云霞的美石——寿山石。
寿山石与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和巴林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石,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被当地先民们偶尔地制成箭镞等物。2000多年后的南朝时期,大批汉人南下,带来了中原的厚葬传统,并开始有意识地用寿山石制成殉葬的卧猪、石俑等。唐安史之乱和佛教的兴起,更使大量的僧侣南下,占山筑寺。这些僧人闲暇之时会就地取材,用寿山石做些香炉、花瓶、念珠和佛像等。这些物件,寺院有余之时也会作为礼品赠送各方香客,于是大大推动了人们对这些美石的认知程度。
不过,那时的寿山石来源都很单一,就是捡。真正开始掘矿开采是几百年以后的明代。所以,在明以前3000多年的时间里,很难见到工好材优的寿山石雕。
寿山石,因为其“莹洁如玉,柔而易攻”的特点,很快就被文人墨客所发现,迅速被引进篆刻领域。自明嘉靖年间,文征明之子文彭在自己家乡的青田冻石上篆下文字起,以石头自制印章在文人中成了时尚。历史久远的篆刻和寿山石雕刻艺术由于文人的介入,发生了质的改变。
由于石材尺寸的限制,文人们必须将纸上洋洋洒洒的大篇文字浓缩成最简练的文字,以寥寥数笔来体现气象万千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最美的韵味将它表现出来。而这以前,人们雕刻寿山石用的刀具都是长柄凿,必须用肩膀抵住刀柄,靠肩的压力去驱使刀具在石头上来回运动,腾挪不便,所出的线条也只能平直硬朗。这样的线条,自然满足不了文人们风雅的需求。
很快,如同握笔一样,以手腕和手指力量推动的灵活小刻刀出现了。雕刻工具的改良,不仅使篆刻将汉字的美再一次推向极致,还催生了寿山石雕刻技艺历史性的转变。由于有了得心应手的刀具,不仅使雕刻更加圆润细腻,还给了雕刻者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他们以自己鲜明的创造力和个人风格,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了整个寿山石雕的发展,使寿山石雕逐步独立于玉雕、木雕、砖雕等其他中国传统雕刻门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一整套雕刻技法。
由于文人的推动,温、润、细、结、凝、腻并五彩斑斓的寿山石很快被全国各地的上流社会所认同,亦被集权威和风雅于一体的皇宫所秘藏。直到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仍珍藏着部分明代皇帝御用的寿山石印玺。不过这时,人们所推崇的寿山石,“艾绿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红又次之”,并没有贵比黄金的田黄石。而田黄,是在明末的1613年,由一位官至礼部尚书的文人曹学佺发现的。
在中国,黄色向来寓意着吉祥富贵,代表着尊荣,曾为九五之尊的皇家所垄断。由此,田黄一出现,很快就受到了皇室的青睐。皇室的格外推崇,自然带动了民间收藏寿山石,于是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文人墨客均以收藏寿山石为雅,寿山石的身价扶摇直上。
明代文人的介入,让书法与石雕巧妙地结合于一体,并大大推动了寿山石的发展。清末民初,薄意雕刻的出现,又使寿山石雕与中国书画浑然一体。薄意技法,至今仍为寿山石所独有。它将传统国画艺术运用到石雕中,薄薄地在石面雕刻成一层图案,而图案拓在纸上就是一个精彩的国画作品,既有刀韵又有画意。这种技法自然带着浓重的文人味儿。将这种技法发挥到极致的,是擅长国画的石雕艺人林清卿。
可以说,自明清以来,由文人雅士,甚至皇室成员所组成的文化集合,以自己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参与到石雕艺人的创作之中,共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寿山石雕刻队伍,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