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2016-11-2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社会化技能家庭

徐 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社会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徐 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打开百度搜索“留守儿童”关键词,就会弹出数条近期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信息,大致浏览,不难发现因为春节临近,在这样一个家人团聚的特殊日子里,因为各种现实原因而不能与自己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所以我们看到各种社会爱心在这一段时间内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提供各种硬件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开展各种活动来充实孩子们没有父母陪伴过节的失落感。但是关于留守儿童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去年发生的12岁广安女孩小琳为了见妈妈,竟烧毁了邻居家的房屋,希望以此能够使得妈妈回家。看到这样的新闻,令人感到既可怜,又可悲。作为一个接受现代化教育的12岁女孩,对这样基本的是非观念全然不顾,甚至利用这样一种极端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这个家庭,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又何谈未来呢。

社会;农村;留守儿童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

戴维·波普诺认为,儿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个性与获得社会认可(即被社会认为是重要的和合适的)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陈世联认为,儿童的社会化是遵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特定社会的文化规范逐渐内化并形成特有的个性和行为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己有的社会化和儿童社会化的定义,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定义为:居住在农村的留守儿童(0-18岁)将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行为范式等内化,形成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社会规范意识及个性特征,掌握人际关系的技能,担当社会角色和履行社会义务,从而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综合相关研究,研究者习惯从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学习状况、生活目标、价值观念、自我意识和失范行为七个维度去测量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这七个维度也基本上包含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各维度的具体含义如下所示:

1.1 生活能力: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生活技能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是初步的谋生技能。其中第一方面更为基本。

1.2 人际交往:人类交往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当代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内,人际交往被看作是人们进行意义建构、文化分类、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的实践逐渐习得的,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是儿童时期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1.3 学习状况:社会化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获得文化价值,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这一内容主要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学习的看法以及学习成就上。

1.4 生活目标:基本社会化阶段的成果之一是个人逐渐明确未来生活的目标。

1.5 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待某种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态度取向,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儿童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1.6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人们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对自我特点的认识以及对自我形象的评价,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的基本社会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1.7 失范行为:失范行为是负向社会化的一些较为极端的行为,如打架斗殴、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2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我国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研究者们也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我们将其进行了相应的归纳总结,得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六大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几个因素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包含或重叠关系。

2.1 家庭因素

家庭被喻为“社会的组成细胞和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家庭是其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家庭也是儿童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其承担着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责任。儿童在家庭中可以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识开始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同时,家庭为儿童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抚与依恋。这对于儿童情感的正常发展和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家庭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家庭因素可以从家庭结构、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着力分析其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2.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家庭以外的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现代学校不仅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儿童系统传授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制度化机构,更是一个包容了人际交往、角色定位、制度规范等社会现象,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养成社会情感态度、实践社会交往技能的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它通过引导学生(儿童)服从教育制度的安排、传播社会主流的文化目标、价值标准和人类知识遗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来推动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2.3 大众传媒

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的缺位,学校教育的补位不足,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管,在上网、看电视花的时间多,并且观看的电视节目、浏览的网络内容、上网结交的朋友,等等均无人监管。由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尚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没有可以询问求助的对象,因此,极易受到不良和不实信号的影响。电视媒介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充当了桥梁和伙伴的角色。然而,电视媒介内容的良荞不齐,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的道德水平落差大、社会交往能力差、学习成绩两极以及休闲活动盲目化等特征。

2.4 小伙伴

小伙伴即同辈群体,是在有着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关系亲密的群体。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快速阶段,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需求和爱好,因此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机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同伴交往或互动之所以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在同伴互动中,儿童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之间的差异,也能够有机会了解自己的观点和他人在活动中对活动内容和相关问题的观点的差异。这种影响远远不同于家庭、学校教师的影响。因在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功能补位不足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社会化功能上升,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大约在10-14小时。

2.5 自身因素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本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媒都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施于者,其究竟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取决于儿童本身。童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早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儿童在青少年成长时期,不仅是个体生物性发育的阶段,更是他们发展自我的心理发育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其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面临着种种心理危机。因此,可能会由于长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加上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导致情感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心理和性格朝着非健康和非积极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的孩子,在行为上容易出轨。同时,因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督,影响了留守儿童自控力的形成,自觉性较差,自律意识不强等等。

3 结语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个体社会化问题,是对弱势群体的又一人文关怀。具体而言,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范,特别是早期社会化,就会出现性格缺陷,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社会适应能力差,严重的甚至会有反社会行为,这样对个人、国家和社会都是重大损失。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发展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环节,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该按照科学、合理、规范、可持续的路径发展。

[1] 司永劳:《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2]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3] 贾盼盼:《父母缺席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年第6期。

[4] 孙敏:《埃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大众心理学》,2010年第8期。

徐杰(1990-),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

G61

A

1672-5832(2016)02-0095-02

猜你喜欢

社会化技能家庭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家庭“煮”夫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恋练有词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