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州民间“祭灶节”

2016-11-26黄海涵

西江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祭灶玉皇大帝灶王爷

黄海涵



梧州民间“祭灶节”

黄海涵

农历十二月廿三是小年夜,是民间的“祭灶节”。

旧时,传说各家各户的灶头上都住着一位灶王神仙,人们称他为“灶王爷”。小年夜,灶王爷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其所监察的人家在这一年里的善恶行为。各家各户为了讨好灶王爷,除了正常的供奉外,在这天还要杀鸡置酒敬奉灶王爷,祈求他在玉帝面前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们从灶后的墙上,将那张灰尘满布的旧灶王像揭下,到除夕再将新买的一张灶王像贴上。

祭灶时,有的用粘牙的麦芽糖敬灶王爷,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他不能乱说话,俗称“粘灶”;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王爷不能乱说话。但大多数人是备办鸡公猪肉来敬奉,使灶王爷心满意足。同时,还把剪好的纸马和一些喂牲口的谷草,连同旧灶王像一起烧掉。

如此敬奉,灶王爷自然是欢喜万分的,他上天向玉帝汇报时就不会说坏话了。传说有一次灶王爷一时糊涂,听错了一个叫罗隐的人所说的话,向玉皇大帝禀报了,玉帝发怒下旨去惩罚罗隐,致使那生来便是仙骨帝相的罗隐潦倒了大半生,只剩得一副金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传说罗隐自小丧父,家庭贫穷,靠母亲种菜为生。但他是天上神仙降世,他出生时便具有一身仙骨,注定他长大后做大官,为百姓做一番好事。

有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三“祭灶节”,人们买鸡公猪肉来拜祭灶王爷。因为罗隐家穷,没钱买鸡公猪肉祭灶王爷,他母亲便去向一个姓万的猪肉佬赊了一斤猪肉回家,将猪肉煮熟后,摆在灶台上拜祭灶王爷。

谁知,那万姓猪肉佬的父亲,得知罗隐家又赊猪肉,狠责其子,说罗家上次所赊的一斤肉尚未还钱,现又欠新账,决不允许。猪肉佬的父亲到罗隐家,将那块已煮熟了的猪肉拿走,任由罗隐母子怎么苦苦哀求也不通融。

罗隐最后只能用剩下的肉汤拜祭灶王爷,他气愤地说:“人穷便受辱,此猪肉佬欺人太甚,倘若我将来做了大官,一定要杀绝万家!”

罗隐此言,只不过是一时的气话。谁知那灶王爷听到罗隐说将来做了官,便要“杀绝万家”(其实是指姓万的猪肉佬一家),顿时大吃一惊:“哗!你这小罗隐,没有鸡公猪肉敬奉,我都不责怪你了,你不该如此狠毒心肠,未做官就先立杀戮令,将来做了大官,百姓岂不被你杀绝?”

第二天,灶王爷匆匆返回天宫,向灵霄殿上的玉皇大帝奏禀此事。玉帝听后也不查明真相,就勃然大怒,即命天神去换掉罗隐的仙骨,贬其浪迹江湖,颠沛流离半生。

天神得令,便去换罗隐的仙骨。罗隐浑身疼痛难忍,滚地哀号。母亲不知他患了什么病,又没钱去就医,只有抱着罗隐痛哭,连声安慰:“儿呀,不要怕,有妈保护你,你要咬紧牙关,忍痛顶住,很快就会好的。”

因为罗隐咬紧牙关,天神只能换去他四肢的仙骨,却不能换去他的牙齿,就这样,罗隐留下了一口仙齿,所以他说的话都很准确,出语成谶,十分灵验。后来,人们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罗隐金口——说一不二”。母亲去世后,罗隐便到处流浪,也到过梧州,留下不少传奇故事。

现在,梧州各地农家,仍有祭灶敬奉“灶王爷”的习俗。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祭灶玉皇大帝灶王爷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An Ancient Story About Jade Emperor
老鼠得了第一名
冤啊
灶王爷的“脸谱”
关东糖
敬灶王爷的传说
乡村祭灶年味浓
灶王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