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简析“文化”“创意”“受众”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2016-11-26王艳静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受众产品文化

王艳静



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简析“文化”“创意”“受众”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王艳静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传统工农业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及文化物质需求,在这种形式下,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发挥其强劲的战斗力,如一场春雨般给这个世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那么在文化创意的字眼处处可见的时代,该如何在这个产业中脱颖而出,的确值得我们为此深度探索。

在现实中国中,很多人把文化创意产业归结为动漫产业或相关文化产品,其实这是一种相对狭隘的认识,但也可以反映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即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

实际上,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创意产品,即直接满足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例如电影电视作品、电子游戏、文学作品、音乐及表演艺术等,提供此类产品的产业类似于传统产业分类中的文化产业;另一类则是生产性文化创意产品,即为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产业提供中间产品,如剧本、服装设计、产品外观设计、广告方案、软件等,这些属于相关产业的文化创意,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乃至关键环节。 所有说,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在许多行业中渗透着它的作用,我们只有清楚地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其所覆盖的行业产品,才能更准确地寻找其成功的金钥匙。

毫无疑问,产业中的文化创意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熟悉到这一点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大行其道的今天,仍有很多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存在疑问,其根源就在于没有重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仅仅把那些能够提供成熟文化产品的产业(例如影视产业、出版业等)看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以北京为例,对于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与有利条件,人们所持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则有很多异议,很多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可能像制造业,如汽车、钢铁等行业那样,在解决就业和贡献税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主要是他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熟悉存在片面性,忽视了产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文化源头

在我国,欧美热来过,哈韩、哈日风吹过,饮食、服饰都追随过外国的文化,甚至连楼盘的名字全都以外国的城市命名。而我们自己几千年的文化就静静地被搁置在角落,无人问津。翻阅历史的卷宗,我们的文化积淀是远远厚于他国的,我们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曾吸引过世界的眼球,但是国人却很少运用推广我们的文化,直到被外国人争相称赞我们的文化时,才意识到原来我们自己拥有这么好的文化,原来我们的文化也可以这么受欢迎。所以,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先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文化功课,将我们自己的文化研究好,融入到我们的产业产品中,做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已经给中国文化创意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有这样的文化源头,不好好开发和利用自身的国际优势,研制具有中国化、民族特色的产品,岂不愧对我们的历史长河。

二、“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创新的力量

古人尚知此,今人更需意识到创新的力量。很多人谈到中国,脑海里总会跳出“山寨”二字,创意产业之父——约翰· 霍金斯也曾说过,在中国,没有感觉到中国强烈的个性。“中国制造”在世界各国随处可见,但中国创造这几个字的出现率却是极低极低的。我们可以复制发达国家的家用产品、可以复制别人的电视广告和节目,可以复制他国的快餐食品,我们复制的工作做得很好,似乎发达国家的东西,我们也可以不出国门很容易的得到,但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文化呢?没有创新的融入,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更没有新意的产品诞生。一味地复制,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也给予了国人思考的惰性,似乎“拿来主义”已经成了一件并不羞耻的事情。

创新需要经历一次头脑的风暴,小到一个街头涂鸦,一项服务方式,都可以因为创新吸引住受众的眼球,而摒除了拿来主义的复制方式,创新会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具有如此高渗透性的产业,可以与其他产业部分相互融合,促进产业的升级

三、“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受众的培养

分析完文化与创意的必然存在与重要作用后,一项产业要想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诸多细节都不容许有差错,如产品的定位、受众的分析、推广宣传的方式及各种后续的服务,都必须一一做好,在这些众多细节中,培养受众群又将是一项重中之重。

很多企业都想在短期内就产生收益,在和利益有着显而易见的相关联地方十分用心,但却忽略了培养受众这一重点。也许有人说,我们已经对受众的心理、需求度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这和培养受众有什么区别?

举个例子,面对曾经辉煌、值得骄傲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我们常常会为它们的渐行渐远扼腕叹息,为了把这些文化记忆永远地保存下去,我们作了好多努力,也分析了现代人对此的各种认识和态度,从认定非遗项目,到命名和奖励传承人和保护示范基地,甚至要为“非遗”保护立法等,这些举措的确十分必要,但是关键的一点却被忽略了,那就是培养受众。

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之所以渐行渐远,归根结底也正是因为社会环境变迁、文化断层,原有的群众基础渐渐消失,少有人理解和欣赏,需求少了,市场的根基没了,创作和传承的冲动也自然少了。所以,今天我们必须要像植树培土一样,重新培养受众,培养了受众就等于培育了市场。从现实境遇而言,这比培养传承人、分析其他原因更重要。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要在培养受众上多下点功夫,宣传也好,展示也好,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生活,让百姓多接受熏陶,提高理解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只有懂的人,欣赏的人,才会有欲望、有能力去购买、去实践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受众,这三点将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中之重,想要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务必要把好这三道关,以文化融入产业,以创意提升产业,以受众接受并推广产业,成功地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 徐丹丹,宋欣,张维昊.国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5) .

[2] 陈要立.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07).

[3] 张济荣,张梦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贡献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5) .

[4] 徐丹丹,孟潇,卫倩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02).

[5] 刘爱华,贺兴时,张文娟.文化创意产业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01).

[6] 丛海彬.文化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企业活力,2011(01).

猜你喜欢

受众产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谁远谁近?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