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教育出版发展趋势浅析

2016-11-26吴龙泉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出版十三五教育

吴龙泉



“十三五”教育出版发展趋势浅析

吴龙泉

【摘 要】“十三五”对于教育出版是异常关键的五年,说它“关键”是指未来五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关键词】教育 出版

“十三五”对于教育出版是异常关键的五年,说它“关键”是指未来五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对于教育出版来说,国家如何管理与评价,出版社如何自我定位与发展,“十三五”将会明确;2017年全国将实行新的高考政策,这是教育出版的一次重要机遇,但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教辅评议政策与教育出版关系密切,但颇有争议,其政策走向也会在“十三五”盖棺定论;数字出版到底会在何种程度上对传统的教育出版形成冲击,“十三五”将是分水岭。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对于教育出版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业界有不同看法。诚然,未来五年,教育出版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存在诸多发展机遇,教育出版在未来五年将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十三五”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十三五”,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行业阵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上说,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于预期,潜在增长率下滑,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世界经济可能出现多个引擎同时失速而陷入停滞状态。世界经济要从亚健康完全走向健康,很可能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也面临下行的压力,教育出版行业难以独善其身。今年以来,大家都在感叹“生意难做了”。经济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整个“十三五”期间,教育出版可能将承受中国经济下行带来的阵痛。

(二)互联网冲击下阅读方式的深刻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在网上看新闻、读文章、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多,网络阅读在年轻人中俨然已成为一种风尚。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不断下降,但是网络阅读的比率却在不断上升。这种替代在未来五年将达到高峰,阅读方式的变化是教育出版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空中课堂或网络学校,学生写作业、老师批解作业和答疑都在网上进行,大大挤压了教育出版的生存空间。

“十三五”期间,教育出版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国家文化战略和政策层面,国家给予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教育出版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1、居民收入逐年提高,购买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7%或6%的增长速度计算,到“十三五”期末,我国GDP总量将分别达到19.88万亿美元、18.99万亿美元,人均GDP分别达到14280美元、13640美元。可见,“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即使低于7%,人均收入也会突破13000美元,已经靠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大大提高居民购买教育图书和教育服务的能力。

2、学龄儿童持续增长,阅读人口逐年增加

《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市小学生人数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回升现象。四年来,武汉市小学新生平均每年新增1.4万人。

武汉市学生人数的增加只是全国学龄儿童持续增长的一个缩影。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施行,“十三五”期间,阅读人口每年将增长1000万以上。

3、全民阅读活动深化,阅读群体不断扩大

自2010年在广州开展“全民阅读月”活动以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项活动从舆论引导、政府组织、资金保障、图书供应等方面大大激发了国人读书的热情,阅读群体不断扩大。

2015年3月,《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全民阅读法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已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通过立法,全民阅读活动将成为政府职责,政府将提供财税政策支持;政府还将整合出版发行、阅读设施、阅读活动、教育系统等资源;通过政府采购保障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

4、新型城镇化推进,阅读需求被逐渐激发

“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三个亿人口问题,即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一亿人口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一亿人口就近城镇化等,都会带来巨量投资和消费。居住的集中,需要大量包括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由此有力拉动文化消费和阅读需求。

5、国家文化战略实施为教育出版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说:提高文化软实力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提高文化软实力,重点要抓好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抓好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项目的实施将为教育出版带来新的机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出版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教育出版的重要机遇。

6、新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教育出版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颁布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教育出版的公益性质。评价方式的变化,将使教育出版回归本来的属性,使之更专注于“出好书、出精品”,专注于文化的积累与传承,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新的高考政策也将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将提升阅读能力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教育出版提供了新的机会。

二、“十三五”教育出版发展态势展望

(一)增长速度将从高速转变为中速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其标志之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但这是就全国总体经济形势而言的。经过“十二五”的跨越式发展,教育出版体量较大,已处于发展高点。基于教育出版在“十三五”的挑战与发展机会总体考量,未来五年,教育出版将保持5% - 7%的中速增长。

(二)社会效益目标将放在优先位置

今年中央相继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两个纲领性文件,重新定义了教育出版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唯规模和利润指标的考量将让位于对社会效益指标的考量。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如何在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一流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对于教育出版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探索。

(三)出版结构将实现重大调整

调整出版结构已是多年的老话题,但几年来收效甚微。新常态下,教育出版要实现中速增长目标,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一是要减少选题总量,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增加品种实现规模增长的状况;二是要降低教材教辅在教育出版中的比重,改变教材教辅独大局面,实现教材、教辅、大众教育图书齐头并进、共同繁荣局面;三是要改变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一手硬一手软状况。“十三五”期间,出版结构会逐步实现重大调整。

(四)数字出版将占据重要地位

如果说“十二五”对数字出版还主要处在观望、探索阶段的话,那么“十三五”数字化转型将决定教育出版未来的前景。应该说,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是出版数字化中率先破题、率先找到“互联网+”路径的,众多民营网络公司已涉足这一领域,形势逼人。国有教育出版机构有内容资源优势、资金优势,理应只争朝夕,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可以预见,“十三五”期末,教育出版数字化收入将占总收入的比重不会低于30%。

(五)多元发展将明显提速

“十二五”期间,不少出版社在多元业务上取得了成功,如广西师大出版集团、外研社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力,来自于教育出版板块做大做强的扩张诉求,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在市场容量受到限制时如何追求业务增长,多元化是必然选择。因此,“十三五”教育出版要保持适当的增长率,多元发展进程必须要加快,可在教育咨询、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养、小影视制作、新媒体、在线服务、广告等领域开展相关多元化业务。

(六)国际化步伐将明显加快

中国的教育图书市场是高度分割的,有较强的地域壁垒,因而在国内要想进一步拓展市场难度很大,通过合作、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走国际化道路将是实现业务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去年5月,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以8500万美元收购美国童书生产商PIL及其相关产业,这是中国出版行业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今年长江传媒与香港新恒基集团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和开展大宗贸易,短期内将实现再造一个长江传媒的目标。未来五年,教育出版国际化步伐将会明显加快。

三、“十三五”教育出版战略思路设想

个人认为,“十三五”时期教育出版的思路应该是坚持一个根本、促进两个融合、实现三个转变。

“坚持一个根本”就是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内容建设是出版业的核心,是出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它既是传统业务赖以延续的根基,又是向数字化转型、实现“互联网+”的价值所在。

坚持内容建设,要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首要的是要坚守政治底线和质量底线,这是不能触碰的带电的高压线;其次是要着力打造内容品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坚持内容建设,要以品牌建设为目标,实施精品战略。长江传媒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社一品”“教辅三化”战略就是其实施精品战略的有力举措。

“促进两个融合”就是要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融合。

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十三五”时期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指针。民营公司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已占据先机,国有出版企业如果仍然隔岸观火,恐怕会在数字化浪潮中被淘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既对立又统一。二者是一对矛盾,但二者又能统一于教育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有价值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粗制滥造、平庸无奇的产品既没有社会效益,更不会有经济效益。

“实现三个转变”就是要实现由单一产品形态向多元价值链延伸转变,从封闭的经营格局向拓展包容性的全球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教育出版目前仍处于单一产品形态阶段,要向多元价值链延伸,一是要纵向延长产业链,二是要横向拓展多元业务领域。

封闭经营格局根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和地方保护政策,业已形成,短期无法改变,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要放眼全球,加强对外合作,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全球经营格局。

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在新常态下失效,“十三五”只能通过集约型方式实现增长,即从规模品种扩张转向出版结构优化,从出版要素驱动转向出版创新驱动,从过度依赖政策保护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实现增长。

内容建设是根本,融合发展是途径,三个转变是目标。要实现一个根本、两个融合、三个转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只有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十三五”时期教育出版才能健康发展,“十三五”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晓河.“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N].前线网,2015-06-08.

[2]李学谦.“十三五”少儿出版的发展态势[N].出版商务周报,2015-07-28.

(作者单位: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出版十三五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