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表现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研究

2016-11-26乜艳华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展望哈尔滨发展趋势

乜艳华 郑 蕾



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表现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研究

乜艳华郑蕾

【摘 要】城市公共艺术主要是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城市工艺艺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审美文化的发展,同时利于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益服务。本文以哈尔滨为例,对城市公共艺术表现发展趋势与展望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哈尔滨 城市公共艺术 发展趋势 展望

城市公共艺术要想发挥出作用,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首先,一定的空间资源;其次,公众性;再次,该城市必须具有一定的文脉;最后,该城市具有艺术基础。哈尔滨作为北方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丰富,而且发展历史悠久,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气息,因此完全具有发展公共艺术的潜质。

一、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现状二、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发现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注重城市雕塑的科学合理设置。雕塑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表现发展趋势重点也应该是雕塑。按照哈尔滨城区结构的优势,依照城区形成时间可以将雕塑建设为不同风格,比如在历史发展比较悠久的街区、大学校区等,建设形象性比较强的雕塑,在具体布局上要注重对称性,要特别重视基座形象,这类雕塑将作为表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级主题。而在一些新区,比如群里、哈西等,建设的雕塑形式可以不用受到任何的限制,但是雕塑与环境之间必须和谐统一。在一些自然扩张区域,雕塑可以进行广泛的分布,可以不必表现出重大主题,规模也不易过大,重在突出城市自然、文化等特点。除了上述几点外,哈尔滨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冰城的特点,冬季在重点公共空间中设置冰雕,以此来展现城市冰雪魅力。

2、对哈尔滨各类构筑物以及小品类型的设施要注重建设。任何城市中,构筑物以及小品设施都是分布最广的公共艺术,人们通常会将各类构筑物看作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家具”,而将小品设施看作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装饰。一个城市公共艺术是否具有特色,基本上都要看该城市中的构筑物与小品是否具有特色。比如以栏杆大门构筑物为例,对于建筑防护结构可以运用欧式造型,而对于局部位置,则可以应用雪花、冰花等比较具有特色的造型,在一些历史时间比较长的街区,比如道里区栏杆大门则主要是以黑黄色为主,而道外区则应用灰红两色。以灯柱为例,哈尔滨中心区灯柱造型通常是欧式造型,而新建城区则为现代感十足的造型。在颜色方面,南岗区突出黄黑绿色,而其他城区则应用的是黑色与黄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表现主要趋势就是突出特色,重点对雕塑进行设计。由于各个城区发展进程不同,因此要求哈尔滨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人员要尊重各个城区的特点,这样才能够让外界显示出不同的哈尔滨。目前哈尔滨市对城市公共艺术表现非常重视,以及功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希望这能够为哈尔滨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文越.哈尔滨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马佳.城市公共艺术项目运作组织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作者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作者简介:乜艳华(1981-),男,河北吴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郑蕾(1987-),女,辽宁本溪人,本科 ,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展望哈尔滨发展趋势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刘派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