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2016-11-26
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凤鸣山
小F和大F是一对相差八岁的亲姐妹,长得都很漂亮,堪称标准的姐妹花,然而两人的性格却有天壤之别。大F就像一朵高傲的红玫瑰,她生来冰雪聪明,作为长女,父母对她寄予了厚望,给她最好的环境,让她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大F自小走的是名媛风路线。
小F出生时,赶上父亲生意失败,家中财务状况持续低迷,再不似以前优越,偏偏小F又是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加之父母也看到大F身上缺失的童真有所反省,所以对小F没什么要求,也很少鼓励。
上大学的时候,小F参加了话剧社,本来只是觉得好玩,打算跑跑龙套,可一次社里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长得好看,小F被指定出演朱丽叶,彩排之时,严苛的指导老师不停敲打她:“气质!注意气质!你是贵族人家的女儿,不是村姑!”气得小F下台脱了浮夸的戏服狠狠扔在地上,换上自己的白T恤和破洞牛仔裤愤然离去。
回到宿舍,小F想起老师的嘲讽忍不住崩溃落泪,她恨自己,为何就不能像姐姐那样端庄大气?原本她本身并不介意自己看似粗糙的生活,却又明明对姐姐的高雅暗暗羡慕。
一年后,远嫁美国的大F那边却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孩子才1岁的她,发现丈夫居然与一个公司实习生有染,大F完全不能接受,觉得受到了巨大侮辱,任丈夫怎么解释认错都不能释怀,打算带着孩子回娘家。
其实,大F出众的优秀是强大的,小F低处怡然自得的生命力是强大的,然而这红玫瑰与野百合却都未曾逃出命运的捉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遇到了相似的人生关卡。人人都有自己的铠甲和软肋,她们被击中的就都是自己的软肋。
每个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不知道“我”是什么,对自我是没有概念的。为什么婴儿总是哭?除了饿了困了这些生理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身边的人是谁,这个世界是什么,是怎么回事,一切都是无法定义的。
而我们的养育者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个定义者和第一面镜子,透过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我们渐渐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渐渐对“我是谁”有了一个答案。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其实是很有心理学水准的。一个人正是在3岁~7岁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自我意象和自我定义,人生主题也就此确定下来。
比如大F和小F,在父母的教养下,姐姐像一个高傲的公主,认为自己是优秀的、美丽的、高贵的,不会有人不爱她;妹妹则有点像灰姑娘,认为自己是普通的、平庸的、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防御,这层防御却都被挑战击穿,暴露出了她们人生底色各自的破绽——大F遇到情感上的挑战,无法接受“完美如我”,却无法拥有一段完美的婚姻,她想不通;妹妹在需要跃上更高级别的生活时,哪怕只是在舞台上,完全不能适应。姐姐的人生潜台词是“如果有人不爱我了,我不再完美了,就完蛋了”;小F的人生信念是“我不值得、不配过上更精美的生活”。
从姐妹花的经历中,我们看到,孩子的确就像一张白纸,会不自觉地认同和内化养育者投射过来的观念和评价,这些说法会慢慢进入潜意识,成为无所不在却又悄无声息的“咒语”,就像人生后台自动化运作的程序一样,控制了所思所恐以及所做所为。所有人都会围绕这个程序为自己划定一个“舒适区”,所谓“舒适区”,并不是说你在其中身心舒畅,而是说这是一个让你熟悉、让你远离未知和失控的区域。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就是因为混吃等死是他们的“舒适区”。
在人性中,脆弱的一面来自于早年被养育者否定、压抑、限制、贬低和控制的那一面。所以心理学上称的“成长”,是指人们最终可以从这些否定、压抑、限制、贬低和控制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的自由。
比如大F,可以突破自己一定要是完美的这个限定,尝试着让自己不再那么无懈可击,让自己也变“坏”一点,那么她真实的一面才会显露出来,才可能和丈夫有真正的连接;而小F,可以告诉自己“我其实很美,我也有很女人味的一面,我值得更美好的一切”,而不再继续掩盖自己的光芒,勇敢地去赢取更好的生活。
看完F姐妹的故事,会发现,无论是不独立、不自信、情绪化、玻璃心,还是缺乏节制、没有梦想、低落消极、焦虑纠结,其实都对应着一些魔力强大的咒语,找到它们,破解它们,人生才能真正清理出内存,完成升级换代,飞速运转起来——这种发展的倾向,原本就是一种自然的人生倾向,潜藏在每个人的体内。
编辑 钟健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