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2016-11-26杨煌

中华魂 2016年8期
关键词:三农农民农业

文/杨煌

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文/杨煌

前不久,在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加快农村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国的改革起步于农村,源于以小岗村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小岗村召开座谈会,具有特殊意义,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农,天下之大业也。”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新形势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都有待提高。尤其是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化城乡统筹,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

在新时期,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就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破解“三农”新难题,着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把稳定作为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必须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前,小岗村18位村民摁下土地承包的红手印,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今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要把中央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扎扎实实把农村改革推向前进,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一方面,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另一方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深化农村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改革。要改的,我们要一刻也不迟疑地改;对于不能改的,任何时候都不改。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最大的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任何时候都必须守住底线。土地所有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乎国本的重大问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涉及全局的改革,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深化农村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要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扎扎实实把农村改革推向前进,不能单打一,需要多要素联动。一要把发展农村集体优势与维护农民权益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用多样化的股份合作制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二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三要激活和发挥好遍布农村的供销合作社的作用,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四要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撑保护制度;五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推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六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就要把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稳定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农村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乡情千差万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要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守法用法。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归根到底都是要靠人。农村空心化值得高度重视。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看一看,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广大农民贴心人。农村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实现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稳定和谐、农民安居乐业,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