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聂学锋散文二题

2016-11-26聂学锋

长江丛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古村

聂学锋

聂学锋散文二题

聂学锋

一、古村悠然随镜来

古村古建筑,让人慨长思而怀辽远质朴,观胜景而感古朴雄健,聆古屋而悟古风犹存。在沙溪镇河下古村,我们摄友的全画幅单反装不下古村的凝重,红圈镜头难映原汁原味的隽永简劲。

随着相机咔咔声不停地响,映入眼帘的是古村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房屋坐落有致,垛子排列有序,威武雄壮,房子与房子之间巷道纵横,通衢广陌。古村房宅虽稍显破落,藓苔密布,野藤缠杀,但从斑斑旧迹中可看出以前的昌盛繁荣景致,看过之后,令人遐思、感叹。

纵目望视,整个村庄大部分是明清古建筑,置身其中,我都怀疑是不是时光倒流,回到了明清时代。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村古建筑确实罕见,而且分布又那么集中。只见“大夫第”雄居村中,像凯旋而归的英雄。“敦本堂”坐落讲究,院里空地广阔,房前一口大池塘里,“几疑浮鸭啜金粟,恍看游鱼在玉壸”,优哉游哉,不亦乐乎。“惇庸堂”虽谦虚地退在两座古屋之后,但花格围墙的门楼典雅精致,别具一格。还有思成堂(志録公祠)、思敬堂(志镐公祠)等,都保存完好。文浴第、文浦第、文澡第、章桂第、光熙第、光炜第等大型古建筑十几栋,为河下古村增辉不少。更为引人注目是培风楼,它的旁边是作巍楼,前襟泷江,后枕冈峦,左右映带,茂树参差。虚阁玲珑四达,令花鸟蜂蝶云集。春夏之时,携子读书其上,温凉骤至,好不舒畅安适。

不得不提的还有河下古村营前曾流传的四景,很有诗意。第一景为“古井泉香”。“比户乘冬争浸酒,辘轳声散晓霜天”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古井人用古井里的香泉浸米酿酒的盛况。第二景为“蜡园香雪”。坐落在营前的梅园,园里蜡梅怒放,花瓣掉在地上,如寒冬积雪,恰如李志钢诗云:“蜡绕营前绝俗埃,薫风传粉点香腮;晶莹疑积三冬雪,馥郁应欺十月梅。”第三景为“晚市絃歌”。“笛韻随同书韻引,琴声度与漏声传;嚣塵息静絃歌永,卧听清音徹晓天”。山村的夜晚,篝火灼烁,晚唱悠悠,村民都怡然自得。第四景为“连塘印月”。清澈的池塘,水光潋滟,皓月仿佛是被池塘的美景惊呆了,不小心掉进了池塘。月明如水,水中捉月。古村四景真是让人陶醉。

河下古村是欧公故里遗留的唯一古村,这儿弘扬传统文化,崇尚欧公气节,尊师重教,曾出现爷孙同窗的佳话,有过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朝在此办校的盛景。学校影响力远震百数十里,培养的教师人才占了当时西阳宫文儒书院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日月丽文风,星斗裁文章,他们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中华古韵,弘扬古风国学文化。

大家虽然不停地按着相机快门,变换着档,甚至色温、对焦全部微调,总觉意犹未尽,真是“旧景新意两厢情,送尽东风过古村”。

二、孤江水舒三坊暖

孤江自兴国发源,流经龙岗、潭头,投入到三坊乡的怀抱。翱翔云浪,苍穹长舒,在新的道路上,温暖着大地……

秀丽的孤江让我们眼馋,在乡政府的安排下,我们一行人在宗溪村的书石乘坐采砂铁船,逆流而上。宽阔的江面微波粼粼,澄清透明,船起,柴油机的“嘟嘟嘟”声霎时打破了孤江河面的寂静,碧绿的河水不断被铁船分开,雪白的浪花飞溅,奔向两边。两岸山地连绵起伏,万木峥嵘,似有“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意境。水软山温,“苍苍横翠薇”,孤江美景跃然江上。忽然,远处树叶飘落,迎风摇曳,“落叶尽随溪雨去,只留秋色满空山”,枝叶扶苏的两岸,顿时增添了几分秋意。秋心无尘,斑驳了一地的秋意,在淡淡的光阴里,滋润着生命的诗行。

我虽然多次去三坊,却从来没有注意孤江的风景有这般瑰丽。今天的孤江,翩翩而来,以妩媚的面容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潇潇洒洒,装点了三坊乡的五彩画卷,堆砌了三坊乡的欢悦诗篇。它在村庄上飘逸,在田野里奔跑,在人们的心中荡漾。站在船头,望着山光水色,我不由得浮想联翩。

孤江是勤劳的,在它的哺育下,土地变得肥沃,随便抓一把土,乌油油,软绵绵,疏散而不结。三坊的村民在种好水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种上了芝麻、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

秋阳杲杲,“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在永丰最偏僻的山区乡罗坊村,居然也种起了大棚蔬菜。在“三坊蔬菜生产基地”的白色蔬菜大棚里,辣椒的品种还不少。一株株健壮的辣椒树上挂满了青辣椒,它们长长的,几十只簇拥在一起的,有的竟有一尺余长。一排排长长的塑料棚,一个紧挨一个,淌满了亮白明净的光,静静地护卫着累累秋实。蔬菜棚的主人崔招宝、肖龙恭、肖文东介绍了他们试种大棚蔬菜的体会,同行的蔬菜局摄友忍不住同他们交流起了科学技术。心与心的交流,辣椒为之随风摆动,拂去了菜农心中的灰埃。

三坊乡在过去是很穷的,有个村叫和尚院,据说是因为这个村很穷,小伙子娶不起老婆,单身光棍很多。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三坊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周游了宗溪的匡韶村和丁坊的南坑口村,这两个新农村建设点让人耳目一新。原来的土垒屋不见了。如今,平畴沃野新区雄踞,偏僻山区广开新宇,幢幢设计新颖,排排富丽堂皇,楼楼昭晖映画,黎庶住新房,心里笑呵呵。这真是:“政府助我掘穷根,建大厦兴乐园,风光越来越美,日子愈过愈甜。”

山苍苍,水茫茫,孤江的水,从三坊飞泻,浪花簇拥,流经吉水、青原,入赣江,入长江,奔向大海。愿孤江河眫随着三坊乡政府的思路,载着希望,载着春华秋实,用浓彩重墨画在大地,画在村民的心田里。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

聂学锋(1954-),男,江西永丰人,曾任永丰县物价局主任科员、副局长,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参花》《福建文学》《光华时报》《中国文学》《北方诗刊》《诗词在线》《诗中国》《世界诗歌文学》《铁血》《江南都市报》《井冈山报》《井冈文艺》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近百篇,其作品多次在征文活动中获奖。

猜你喜欢

古村
《古村小巷》
下洲古村 打造“艾商文化”
太原晋源区古村赤桥兴起民宿热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文化,让古村焕发新活力
古村新韵 别样“台味”
古村——大芦
信阳:留得古村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