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领导:知识型人才管理新型领导方式
2016-11-26熊爱玲
熊爱玲
分布式领导:知识型人才管理新型领导方式
熊爱玲
【摘 要】分布式领导是近十几年来领导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在知识和信息化时代,知识型人才具有自主性、专业性、技能性特点。分布式领导作为一种新型领导方式,可对知识型人才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分布式领导 知识型人才
一、前言
分布式领导是当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导理论之一,它引领了各国学者研究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吉布(Gibb)为代表,首次提出分布式领导(distributed leadership),指出领导角色在团队或小群体中可以进行成员共享。[1]当时此观点并未引起过多关注。1968年,巴纳德(Banad)再次指明,领导角色可为组织成员共享。[2]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学习型组织理论“去中心领导者”和托马斯.萨万乔尼(Thomas J. Sergiovanni)“领导者的领导者”思想影响深远,[3]分布式领导受到广泛关注,步入21世纪,分布式领导快速发展。
二、分布式领导概念和模式
西方学者对分布式领导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斯皮兰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分布式领导是领导者、下属和情境三者的互动过程。[4]领导实践是领导、追随者及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情境的变化使得领导和追随者发生变化。领导者不再是固定的正式组织角色,而是在领导实践中因情境或任务结构变化相应承担领导角色的成员。组织成员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分布式领导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分布式领导是动态的过程,领导角色是流动的。分布式领导行为中的领导不是唯一的,团队或组织中任何成员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行为实施者。第二,分布式领导过程中,分布的不是领导职位,而是领导影响力。领导影响力的形成依赖于组织成员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组织成员要有广泛的知识或是专业技能作为领导影响力的支撑。
西方学者雷斯伍德(Leitherwood)团队通过对美国 195 所小学的实证研究,发现分布式领导不同运行模式对学校组织和学生成就产生不同的影响。[5]雷斯伍德(Leitherwood)将分布式领导分为计划性联合( planful alignment) 、自发性联合( spontaneous alignment) 、自发性错位( spontaneous misalignment) 和无序性错位( anarchic misalignment)四种模式。计划性联合是指领导者实施任务事先与组织经过计划和协商;自发性联合是领导者实施任务没有提前协商,组织成员能凭经验或感知遵守默认规则进行协作;自发性错位也是没有事先计划协商且组织成员间没有协作;无序性错位是组织内部成员相互独立,拒绝联合的一种状态。经过研究发现,计划性和自发性的联合模式对于短期的组织变革都有重大影响,而在长期组织变革中,计划性联合对组织效能影响最大且积极。
三、分布式领导在知识型人才管理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学者张向前指出,知识型人才具有自主性、较高的素质、高成就动机、创造性及一定骄傲性的特点。[6]知识型人才特点决定他们看重社会对其的尊重与认可。相较于一般企业员工,知识型人才不畏惧权威,传统的领导管理方式对其不具较强约束力。知识型人才在企业中追求自主及自我实现,因此,分布式领导可以实现对知识型人才的有效管理。
研究表明,分布式领导的计划联合模型能够对组织效能产生重大积极影响,而计划联合模型实现要求领导分布计划性、参与性与协同性的统一。
(一)计划性是领导分布的基石
计划性比无序性的领导分布能发挥更大组织效能。团队成员之间事先熟悉组织任务和结构,有计划的实行领导分布能够提前预计和规避风险,能在不同情境环境下找到合适成员担当领导职责,为实现组织目标或任务提供保障。因此,在组织或是团队中,知识型人才组成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有利于分布式领导的实现。再者,计划性领导分布需要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和共同的组织目标,设置共同目标对分布式领导的实现必不可少。
(二)全员参与是领导分布的关键
分布式领导实质是领导影响力的分布,以知识的专业性或是技能性为依托产生的号召力。领导影响力的分布离不开成员的参与,组织成员之间未能有共同工作目标和任务,未能积极参与,不可能有互动和合作。成员没有参与,那么在情境过程中不能形成自身的领导影响力,也就意味着任务结构发生改变时,成员不能有效发挥自身专业技能或知识产生领导魅力,这不利于领导力的分布,也不利于成员成长和组织目标的共同完成。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传统领导角色要善于授权与分权,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在不同情境下,领导力能有效分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组织成员之间的协同是分布式领导实现的保障
分布式领导的协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成员之间要有互动合作性;第二层意思是组织的领导者之间需要具有合作性。分布式领导的实践离不开领导者、追随者以及情境三要素之间的联结互动。没有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职权领导间的支持与合作,面对复杂环境,组织任务难以完成。协同在领导分布过程中要求对领导分布计划性和参与性的认同与实践,以保障分布式领导的顺利实现,产生积极效果的组织效能。
分布式领导共享领导角色,让组织中任何成员都可以担任领导,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特长,满足了知识型人才自主性和高成就感的需要;领导力的分布取决于任务情境及组织成员知识的专业与技能性,在任务的合作与完成过程中,组织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促使成员学习共同体化。组织共同体化利于分布式领导的再次实现,产生良性互助循环。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管理好知识型人才,创造了财富。分布式领导顺应时代,将成为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新型领导方式。
参考文献:
[1]Gibb,C.A,Leadership in.G. Lindzey(Ed).Handbook of Socical Psychology(C). Cambridge,MA:Addison Wesley,1954,2.
[2]Hargreaves,A.&Fink,D.Sustainable Leadership.San Francisco:Jossey Bass,2006.
[3]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5~76.
[4]Spillance.J.P. Distributed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2006.
[5]Leithwood.k,Mascall.B,Strauss.T,et al. DistributingLeadership to MakeSchoolsSmarter:Takeing the ego out of the System[J].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2007,6(1):37~67.
[6]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内涵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4):504~510.
作者简介:熊爱玲(1989-),女,汉族 ,湖南永州人,三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