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派研究的又一力作
——评司马周博士新著《茶陵派学术档案》
2016-11-26纪玲妹
纪玲妹 蒋 雯
茶陵派研究的又一力作
——评司马周博士新著《茶陵派学术档案》
纪玲妹 蒋 雯
【摘 要】司马周博士编著的《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选择了自20世纪初至今一百年多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关茶陵派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介,同时对百年来茶陵派研究论著提要、百年来茶陵派研究学术大事记进行了搜集整理。本书的出版为茶陵派后续研究提供资料和线索,为茶陵派的深入研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是书具有资料翔实丰富、评介客观科学、工具性和学术性相融通三个特点,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又一力作,为后人研究茶陵派指引方向。
【关键词】《茶陵派学术档案》 茶陵派研究 著述特点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司马周博士新著——《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该书是武汉大学陈文新主编的《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丛书中的一本,阅读《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感慨颇多,著作主要特点有三:
一、用力甚勤,所搜资料翔实而丰富
《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开篇为“茶陵派百年研究回顾”,是关于茶陵派研究的综述文章,该部分从茶陵派成员生平及著述整理研究、茶陵派成员的构成情况研究、茶陵派的文学创作研究、茶陵派文学理论研究、茶陵派的书法研究、茶陵派历史地位研究以及研究领域的局限和前景展望七个部分,将学术界从1912年至2012年一百多年时间的茶陵派研究史进行了宏观把握和全面审视,从时间跨度上和研究范围,显示了作者在资料搜集方面用力甚勤,资料丰富而详尽。对于前人的研究,司马博士认真梳理,仔细考证,裨补疏漏。例如邓绍秋先生的《明代李东阳茶陵诗派研究百年回顾》一文,该文首次对李东阳及茶陵派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但是对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无论是论文还是专著都有较多的疏漏,分析不够全面,不能准确反映学术界李东阳及茶陵派的研究现状,因此,司马博士针对该文的不足,在其基础上,从李东阳生平及著作版本、茶陵派组成成员、茶陵派文学创作、茶陵派文学理论以及李东阳书法风格等几个方面,结合学术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茶陵派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撰写了分量厚重的开篇之作《茶陵派百年研究回顾》,通过资料的充分搜集、整理和挖掘,对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茶陵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研究,钩沉要指,具体论述,对学术界有关茶陵派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一一进行解析,力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百年来茶陵派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之上,作者还提出了个人对研究现状的思考。再例如钱振民先生的《李东阳著述考》一文,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李东阳一生数十种著述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证,但是司马博士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中仍有疏漏之处,如遗漏了《邃庵集一卷续集一卷》和《李诗选五卷》两部著作。此外,钱振民先生提到李东阳五卷本的《联句录》目前已经不存在,司马博士也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历经考证,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发现一部一卷本《联句录》,并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由此显示司马博士搜集资料力求翔实,态度甚是严谨。
二、态度严谨,所作评介客观而科学
《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主要择取自1912年至2012年百年来茶陵派研究经典著作和论文进行了评介,形成一部茶陵派研究的学术史。首先司马博士对所选取的学者或专家的个人情况和学术经历的介绍不同于一般作家的个人简介,他力图从他们的师承关系、学术渊源、学术建树等方面剖析该作者是如何进入茶陵派研究甚至明代诗文研究领域的,包括在茶陵派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注重突显这些研究者们之所以被选入《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的典型意义。例如在评介周寅宾先生的《李东阳与茶陵派》著作一文中,司马博士着重突出了周寅宾先生对李东阳文集进行点校和研究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他上山下乡之余通读《明史》和《怀麓堂全集》时对李东阳产生尊敬之情,后又在茶陵访问过李东阳故里,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遂产生整理和研究李东阳文学遗产的愿望。如在评介林家骊先生的《谢铎及茶陵诗派》著作一文中,司马博士对作者林家骊先生的个人情况和学术经历作了详细介绍。林家骊先生师从姜亮夫教授,系著名的古文献学家、国学大师,老师在专业领域的卓有建树影响了林家骊先生,使他对明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后林家骊先生应章培恒先生和平慧善先生之邀,参与《全明诗》的编撰,担任编委,使他在那段时间将科研的重点放到明代。再如《李东阳年谱》一文,司马博士对作者钱振民先生的师承关系和学术渊源作了探究。钱振民先生的著作《李东阳年谱》是受其导师章培恒先生的影响撰写而成,章培恒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治学严谨,注重实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钱振民先生的创作,章培恒先生曾受教于朱东润教授和蒋天枢教授,在文学理论方面又受益于贾植芳教授,而蒋天枢教授则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得意门生,当年在清华研究院曾以一部《全谢山年谱》获得梁启超先生的高度评价,在这样的师承关系和学术渊源下,钱振民先生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习期间撰写出《李东阳年谱》,作为他的硕士论文。
对于前人的论著,司马博士的评介严谨而缜密。虽然《茶陵派学术档案》重在搜集罗列文献资料,梳理研究史的脉络,但是对于前人的每一篇论著或论文,司马博士都附有自己的评介,从体式上来说较为新颖,体现了他的学术观点,为茶陵派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如《应给“茶陵派”重新命名》一文,司马博士认为郭瑞林先生文中反对用“茶陵派”称呼李东阳诗歌流派的理由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仍有待商榷。司马博士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认为“茶陵派”是以诗歌流派文人与李东阳的关系以及其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诗文理论来考虑命名的。对于“茶陵派”的命名,司马博士观点的提出为茶陵派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三、相互兼顾,工具性与学术性结合
《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丛书编撰的宗旨是“鸟瞰学术版图,聚焦名家经典,梳理百年史事,指点求索路径”,就要求编者将学术史论和文献梳理结合起来,通过文献整理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作为《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中的一册,体现了工具性和学术性的结合,为后人对茶陵派研究指引了方向。
《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既是学术档案,其中共选取文献15篇,首先对文献原文作了辑录,如廖可斌先生的《茶陵派与复古派》一文,原于1991年刊载在《求索》第二期的第85~90页,文献的辑录较为详细并且严谨。其次,对文献司马博士作了评介。评介中,先介绍文献作者的个人情况、求学经历、师承关系以及学术渊源,后就该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对该文献的特点作了概括。周寅宾先生的《李东阳与茶陵派》一文,司马博士概括该文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分别是第一,文献考据与理论分析并重;第二,个案研究与整体考察并举;第三,纵向比较与横向类比结合。在评介中,司马博士或提出文献的不足,周寅宾先生的《李东阳与茶陵派》一文,司马博士认为该文对李东阳的研究比重过大,对整个茶陵派的思考非常少,文章篇幅比重上严重失衡,没有体现出这个流派的整体性、宏观性和独特性,附录部分也有较多的遗漏,如《李东阳年谱》、《李东阳续集》等没有录入,有待进一步完善。或对文献中作者的观点表示异议,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郭瑞林先生的《应给“茶陵派”重新命名》一文,先总结了该文中郭瑞林先生提出的给“茶陵派”重新命名的两点理由,再针对该理由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文学史的角度,根据诗歌流派诗人的艺术风格、诗文理论提出可以用“茶陵派”作为诗歌流派名称的理由,并且以他人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薛泉先生的《论茶陵派的成立》一文,对郭瑞林先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此外,司马博士在评介中还对文献作者有关茶陵派的其他研究作了分析,并对该作者所有有关茶陵派的研究作了总结。如王英志先生的《李东阳诗论得失评》一文,司马博士在评介中提到他的另外一本著作——《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该书是王英志先生继《清人绝句五十家掇英》一书之后的有一部绝句赏评,司马博士引用了王英志先生的一段原话简要地说明了其治学方法。最后,司马博士在评介之后还罗列了文献作者有关茶陵派研究的主要论文和著作,使《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显示出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体现其学术性。
所谓工具性,就是说《茶陵派学术档案》一书可以为后人研究茶陵派提供资料索引和文献查找,尤其是学术论著提要和学术大事记对后来研究茶陵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这一点上来说,工具书角色较为明显。该书的编撰,司马博士先对茶陵派百年研究进行回顾,再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选取最具代表性的15篇文献进行评介,并在书后附录百年来茶陵派研究论著提要和百年来茶陵派研究学术大事记,编撰结构合理,脉络清晰,方便后人在进行茶陵派研究时文献资料的搜集,体现了作为一本学术档案的工具性。所以该书的编撰体现出学术性和工具性的结合,为后人茶陵派研究指引了方向。
最后,我在这里衷心希望《茶陵派学术档案》这本书能够深受读者喜爱,成为更多茶陵派研究学者指引方向的明灯。
作者简介:纪玲妹(1966-),女,江苏常州人,文学博士,河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