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色到室内空间配色
2016-11-26张力
张 力
从自然色到室内空间配色
张 力
【摘 要】色彩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能唤起人们心灵的感知,激发我们联想,刺激我们的情绪。我们对人和对物的认识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颜色之所以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绪,在于颜色源于大自然的先天因素,蔚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原、金色的太阳……正是人们对自然色的认知产生的印象。在设计中,色彩也是三大要素(图形、文字)中的核心部分。将自然色与空间色有机结合起来是每个设计师必备的技能。
【关键词】色彩 设计 自然色 空间色调
现今,整体社会物质条件都有所提升,人们开始不断地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例如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着,早期人们追求吃饱穿暖有地方住,而今人们开始追求品质生活,要求要什么样的房子,房子的整体设计偏向什么风格什么色调等等。从设计角度看,风格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客户的视觉感受,其中整体色调往往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客户对其的第一印象。
空间设计作为现在设计的主流方向之一,在整个设计领域越来越重要。要想设计好的让人印象深刻的空间环境,满足不同客户对空间的视觉审美是关键。目前,在空间配色中常见的配色方案无色系、暖色系、冷色系以及色彩间相互穿插变化等。面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空间环境,不同的风格在色调上的变化也是无穷的。不同的空间对于色彩搭配往往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一个作品色彩对了,那就成功了一半,可见色彩的重要性。在设计中,颜色过于统一会容易造成整个空间呆板没有变化,适当的调整色彩明度以及饱和度来丰富整个空间让其有些层次也是极好的。使用暖色调或者冷色调在空间中不容易出太大错但是如果让这个空间过暖或过冷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加入对比色或者互补色来产生强烈对比,使整个空间变得更加的活跃。空间配色时注意分清主打色、辅助色和点缀色,一般三者的比例是75%、20%和5%。
但是,在实际案例中,要熟练的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把握整体空间色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设计者首先要分析客户和分析项目,充分了解客户心理和视觉需求。然后根据客户需求来确定项目风格和项目色调。要设计出人性化作品而不是只凭设计者个人喜好和直觉来进行设计。我们放眼望去,色彩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挖掘,当你没有灵感时,看看周围,看看大自然,用心去感受,也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色彩世界。
自然界是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所以大自然的色彩也是意识之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的纯自然事物所具备的颜色,是未经过人类加工雕琢的最纯粹最美丽的色彩。从自然中获取色彩搭配的灵感。在认识自然界的色彩之后,就可以借鉴自然界色彩的变化规律和方法,主观提炼出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搭配关系,并运用到空间环境设计中。
黑格尔说过,色彩是艺术家所拥有的一项品质,是其把握色调的一种能力,为实现艺术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可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赞美大自然的诗句优雅动听,令人向往。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一年四季都有所不同,春天生机盎然的绿色,夏天热情似火的红色,秋天果实累累的黄色,冬天一望无际的白色。大自然以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展现出迷人的景象和绚丽的色彩。大自然,青山绿水,让身心都能放松的地方。置身于自然界中,色彩往往给人一种亲切、无距离感。红色和绿色是对比色,在民间有句俗语“红配绿,赛狗屎”,所以一般人潜意识就认为红色和绿色搭配就不好看,但“万绿丛中一点红”我们往往不会觉得突兀。甚至会觉得小有意境。那是因为绿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红色只是起到点缀作用。如在室内空间中主打色为绿色系,点缀色为红色,并且可改变绿色以及红色的纯度以及明度,就能打造一款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民族风。所以,对比色之间是可以加以利用,只是在空间中要特别注意面积、明暗、材质等对比。寻求最佳色彩的比例关系,设计出最具人性化的作品是每个设计师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在空间色彩上我们完全可以从自然色中提取。一幅好的风景照片往往也是我们色彩提取的源泉。
空间色彩设计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项目需求来具体选择相应的色彩,使色彩在室内外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色彩搭配知识和规律进行有机的合理的配置以及组合的过程。在空间环境中色彩应该满足其功能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使用户感到舒适和舒服,做出更人性化的设计。空间配色要做到极致是很难的,除了需要深厚的艺术设计功底,对生活的实践和观察也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而精美,常常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设计师应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掌握自然界中色彩的变化规律,然后充分发挥自然界色彩搭配的特性,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让空间设计色调更为舒适、亲切和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泰勒.斯瓦泽特.色卡:室内设计配色方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