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奇迹

2016-11-26周明珠

太湖 2016年2期
关键词:监护室明珠套管

周明珠



守望奇迹

周明珠

翻开记忆的相册,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了2011年的年底。当时的我已经在病痛的边缘苦苦挣扎了很久很久,精疲力尽的我愈发感觉恐慌,生怕自己再也支撑不住。我侧躺在床上,虽然已是深秋,但我的额头依然渗出一粒粒细密的汗珠。人们常用“小鹿乱撞”来形容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怦然心动,多美好的感觉。可我却恨极了住在心里的那头狂乱折磨我的小鹿,自它不请自来,日日不定时地出来作乱折腾我,每日每夜心跳胸闷得喘不上气,无数次想要把它狠狠地赶走,可每一次都是徒劳,于是我给它起了个名字——鹿妖!

唉,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力不从心,右肩肩周炎越发厉害,酸胀麻木,右手的手腕也使不上力,就连简单的吃饭也不得不改拿勺子,颈椎痛得连头都抬不起来。有天晚上吃馄饨,我吃得比较慢,妈妈就先去厨房擦灶具。我的颈椎痛得不受我控制地摇晃,右手也无力把勺中的馄饨送入口中,好几次馄饨都从我的嘴边掉入碗里,我感觉窒息的胸闷。我不想让妈妈察觉我的异样,更不愿让她亲眼目睹我病殃殃的样子。顾不得是否干净,放下勺子,直接拿手把馄饨胡乱塞进嘴里,又赶紧拿抹布擦干净手,装作一切如常地喊:“妈妈,我吃完了。今天的馄饨好鲜啊!”妈妈见我碗里的馄饨都吃完了,胃口不错的样子,满意地夸我表现不错。看见妈妈开心的样子,我含泪笑了:妈妈,我要在你记忆深处留下的永远是我的笑容。我不禁有些怨怪起老天的不公平,“全身性小儿麻痹症”剥夺了我健全身体的权利,现在脊椎的严重侧弯又已经影响到了我体内各个器官的正常发育,致使我日日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的折磨。

我想到了爸妈,又是一阵锥心的疼痛。他们是我最难以割舍的牵挂,特别是我的妈妈。妈妈曾无数次说过她希望我能走在她的前面,她不想把我一人留在这世上,她害怕我会孤单,会没有人好好照顾我。甚至有时开玩笑,她会说等到哪一天,她老得实在照顾不动我了,就带我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无论如何她都不会留下我一人在这世上任人欺负,因为她不相信有第二个人能像她一样爱我,照顾我。的确,妈妈是这世上最爱我的人,不会再有谁比她更爱我。同样的,她也是我最爱的人。我不曾告诉她,假如没有了她和爸爸,我也失去了活在世上的全部意义。我害怕没有对他们的依赖,没有他们陪伴的孤单,更害怕承受失去他们的痛,所以我自私地想要走在他们的前面。可如今当所想的或许将要变成现实,却无法真正坦然面对,原来“想”和“面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

我终于明白其实死亡不可怕,而是你有太多无法割舍的牵挂,所不同的是有人无法割舍金钱权利,而我无法割舍的是对爸妈的情感。

我日日祈祷上天能垂怜我,多给我一些时间,可以让我多陪陪爸妈,然而上天并没有听到我的祈祷,那场命中注定的劫难依然避无可避地降临到了我的身上。2012年当农历新年的钟声响起,迎接我的不是祥和的新年,而是一场生死劫难。

我做了一个梦,有许多我看不清面容的人在我眼前走来走去,我伸出手喊他们,但他们没有一个人理我。后来,他们靠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不停地呼喊我:“明珠,快醒醒……明珠,你已经睡了很久了,快醒醒……”我依着喊声睁开眼睛,眼前迷蒙蒙的一片,白色的灯光照得我眼睛疼,我尝试闭眼再睁眼努力适应耀眼的灯光。我转过头在我左边的床上同样是白色的床单和被褥,似乎还躺着一个人,周围都是白色的。我使劲抬起双手,原先细如竹竿的双手此刻肿胀得犹如小馒头,我浑身插满了各种仪器的线,只听身旁有人惊喜地喊道:“明珠醒了,明珠醒了……”还没等我细细探究这到底怎么回事,我再次昏睡了过去。

等我再次醒来,病床周围站满了用欣喜和焦急的眼神看着我的人,他们都穿着一次性隔离服,戴着口罩。妈妈和我的挚友握着我的手,想要说些什么,最后都化作了无声的眼泪和一句“明珠,别怕!我们都在你的身边……”看着妈妈憔悴的面容,她的头上多了好多白发,感觉突然老了好多岁,我心疼地快要窒息。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安慰她,但嘴里插着呼吸机管,无法正常开口说话,只能在心里一次次喊“妈妈”,眼泪一次次顺着眼角滑落。妈妈轻轻帮我拭去眼泪,安慰我不要哭,那些看望我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也都跟着默默流泪。

我心中满是疑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拼命想要去回忆,但脑袋晕沉沉的,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来。后来才慢慢得知我因为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是常人的两倍,在大年夜陷入了昏迷,被爸妈和挚友一起紧急送入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抢救。我的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用听诊器听肺音,拍了两张胸片都无法看清我的肺部纹理。医生得知像我这样的情况从未进过大医院,都大惊失色。短短几分钟,我的身上逐渐插满了“呼吸兴奋剂”、“心率稳定剂”、“血压稳定剂”、“抗生素”、“心脏监护仪”……转瞬间我枯瘦如柴的胳膊上挂满各类仪器、插满针头。医生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开出一张病危通知单,一再要我爸妈做好最坏的打算,爸妈和一直陪在他们身边的挚友都悲痛不已,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与此同时,那些和我平日一同参加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朋友们得到我病危的消息后,纷纷赶到医院探望我。他们通过媒体和网络呼吁全社会关注我,在无锡城掀起了一股“救救明珠”的爱心热潮。而我在弥留之际无意识地喊了八个多小时的妈妈,还不忘叮嘱妈妈千万别忘了我捐献眼角膜的事情,更是感动了无数人。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络绎不绝到医院安慰伤心欲绝的爸妈,为我筹集医疗费,他们同爸妈一样,只想把我从死神的手里拉回来。

我的病情一度陷入危急中,重症监护室的黄伟主任对我会诊后要我爸妈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把我送进重症监护室插呼吸机管抢救,我若能平安度过七十二小时,就有希望醒过来,但按照我的身体状况,也极有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直接走掉;即使把我救活了,将来照顾我也会远比现在辛苦!有人善意地劝妈妈不如选择放弃,不要到时人财两空。妈妈却坚决地决定把我送进重症监护室做最后一搏,她相信我那么爱她,一定舍不得抛下她不管,定会为了她醒过来。哪怕将来我只能躺在床上,她也心甘情愿照顾我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毕竟我能活生生地陪在她身边,对她来说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当我即将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心内科的病房挤满了自发前来看我的志愿者朋友们。他们要一起送我去重症监护室,为我压阵,这样死神就不敢过来把我带走。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把我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这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在重症监护室开始了漫长而又饱受煎熬的治疗过程。我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时已处于弥留之际,基本无自主呼吸,不得不插呼吸机管抢救。我的嘴里插着呼吸机管,脸颊两边各垫了一块纱布,吸收不自觉流出的口水。起初并不觉得十分难受,当机体各功能恢复正常,逐渐感觉口干舌燥,非常渴望能喝水,可按照护理要求,护士是绝不能给我喂水的,一旦水呛到气管里后果不堪设想。护士们只能边安抚我的情绪,边用沾了水的棉签涂在我干裂的嘴唇上,好缓解我的干渴。是妈妈每天恳求护士和护工带给我的一张张充满爱意和牵挂的小纸条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我坚持了下来。就连我的主治医生黄伟主任都说明珠很坚强,没有表现出其他插管病人的烦躁,而是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呼吸机插管半月有余,我的病情始终不乐观,氧饱和忽高忽低,二氧化碳依然偏高,自主呼吸困难,我的情况已经不适宜继续做呼吸机插管治疗。针对我的病情,黄主任帮我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为我做气管切开术,再插入气管套管,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我呼吸和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等我的病情稳定,各项指标全都达标,到时再考虑封管。

令我想不到的是气管切开只不过是一个痛苦向另一个痛苦的过度。从年幼起,我经历了大大小小八九次手术,其中的痛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手术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因此一听说要做气管切开术,不免又惶恐不安起来,但转念一想,或许气管切开,我就能离康复又近了一步,说不定我很快就能离开重症监护室,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重回电台主持节目呢?想到这里,我又对气管切开后的治疗多了几分期待。五官科的周主任他们准备帮我实施手术的时候,发现我的颈椎侧弯,很难找准气管的所在之处,这无疑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万一处理不好,就会割到大动脉,情况将会十分危急,并会有生命危险。他们不敢轻易冒这么大的风险帮我动手术。周主任把我的情况以及手术的风险性都如实告诉了妈妈,希望她重新考虑是否还要继续帮我做手术。

妈妈的决定关乎着我的生死,她又急又惧,不禁浑身冒冷汗,手指冰凉。但她思量过后,依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因为妈妈始终相信她的女儿舍不得离开她。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害怕,更不知道妈妈在重症监护室外有多么的纠结,下了多大的决心才签下自己的名字。妈妈赌的不是我的命,而是她的,因为无论生死,她都会陪着我。因为有这揪心、艰难的选择,当我的手术顺利平安结束,在场所有的人都一脸喜色,如释重负。当周主任把手术成功的喜讯告诉妈妈,妈妈握着周主任的手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千转百回,生死攸关之际,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

气管切开有利有弊,气管切开相当于我又多了一个出气口,有利于自主呼吸的恢复,还能通过使用有创呼吸机排二氧化碳,但气管处是敞开着的,细菌很容易侵入造成肺部感染,所以我的病房必须做到无菌,套管开口会生出许多的痰液,得及时吸掉,要不然会堵塞套管,呼吸困难。吸痰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根又细又长的管子通过颈部的套管深入肺部吸痰,时常会引起气管痉挛,那种痛贯彻我整个身体。可我始终咬紧牙关,不吭一声,因为我别无选择,唯有坚强!

在重症监护室,最难忍受的除了病痛上的煎熬,更多的折磨是来自精神上的。按照规定每天只有下午三点到四点这一小时的探望时间,起初并不觉得有什么,总认为自己很快就能康复,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病情的反复,不被外人理解的胸闷,加之时常会听到病友在昏迷中因病痛发出的叫喊声,冷不丁在半夜熟睡中被家属的哭喊声惊醒,尽管医护人员会帮我关上门,可依然能清楚地听到,又永远走了一个人。我每天都紧紧手握摇铃,盯着白花花的天花板发呆,一点一点地熬时间,那种孤寂和惶恐感愈发强烈,我渴望爸妈能时时陪在自己的身边,每次他们要离开,我都紧紧拽住妈妈的手,哭着恳求他们带我回家。我总感觉我的身体里无时不刻不在跳跃着悲伤的细胞,心里似乎填满了各种各样诉说不尽的委屈,也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

爸妈见我的情绪不稳定,焦急如焚,他们和黄主任商量过后,妈妈最终决定带我回家休养。妈妈的大胆决定一时激起了千层浪,医护人员都劝妈妈放弃带我回家休养的念头,要知道这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的气管切开,对周围所处环境的要求非常严苛,必须做到无菌,要不然一旦细菌侵入,很容易引起肺部的感染。重症监护室是无菌病房,回到家里,很难做到真正的无菌。每天都必须换药、吸痰、做雾化等,妈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回到家里,她能处理好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却非常需要专业素质的活吗?况且重症监护室里的医疗设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缺一不可,家里要全部配齐,远不是那么简单的……把我带回家这句话说出口容易,但摆在眼门前的困难不是一丁点。

妈妈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她说明珠现在病情不稳定,那是因为离开了我,只要让她和我在一起换个环境,她就能好起来。假如我这个做妈妈的,再不想办法带她回家,这孩子可就要疯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她的。需要的医疗设备,我会想办法全部买齐,没有钱哪怕我去借高利贷;吸痰换药、做雾化这些护理工作我会跟护士们学,我工作那会,什么活一学就会,我想这些护理工作也难不倒我。为了明珠,我什么苦都能吃,我要守着她等待奇迹的出现!妈妈对于我的痛苦感同身受,她为了把我“救”出重症监护室,可谓是熬干了心血。她想尽办法帮我到处筹钱购买各类家用医疗设备和呼吸机,每天往返奔波跟医护人员学习吸痰、换药以及简单的急救措施,妈妈的言行感动了许多人。

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我被“救”出了重症监护室,带我回家休养。照顾一个生活无法自理,气管切开的病人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24小时不间断有人陪护,爸爸只得请了事假在家帮衬着妈妈一起照顾我。最辛苦的是妈妈,不仅白天要围着我转,晚上更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她常说自己是带着耳朵睡觉的,从不敢让自己进入深睡眠,只要我这边一有什么细微的“风吹草动”,她立马警觉地爬起来赤脚跑到我的房间查看情况,看到熟睡中的我安然无恙,她才放心回房间继续睡觉。

在爸妈精心照顾下,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呼吸机脱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妈妈为了鼓励我重燃生活的信心,适时让我坐在轮椅里,打开电脑让我看网友们给我的留言和为我制作的视频。视频中满脸憔悴的妈妈满怀期待地扒在重症监护室冰冷的大门上,透过小小的玻璃窗往里面张望,等待那仅有的一小时探望时间;瘦弱的我嘴里插着呼吸机管,处于深度昏迷中的我对于周遭的一切一无所知……先前只是听妈妈和朋友聊起我病危时的场景,而通过视频画面直面那些令人心碎的情景,我感觉揪心的疼痛,泪水无法抑制同,一颗颗往下掉。是的,正如妈妈说的那样,我的生命已经不仅仅属于我自己,还属于那些爱我帮我的人。

就在这时,《江南晚报”》的总编辑马汉老师给我送来了我梦寐以求的电动轮椅,看着崭新的电动轮椅,更坚定了我努力锻炼自主呼吸的决心。我一定要把缠绕着我的氧气管和呼吸机管拔掉,回医院复诊时我要把气管内的套管拔掉,我要回电台主持节目,我要开着电动轮椅外出散步,我要用清亮的嗓音喊“爸爸妈妈”……当心里有了这样一份信念,身体里就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为了能达到锻炼自主呼吸的最佳效果,我决定坐起来时不再在套管上戴呼吸机,而是在套管内插入氧气。当然,使用氧气远没有呼吸机扩张肺部来的舒服,总觉得闷闷的,坐一会额头渐渐冒汗珠。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会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电动轮椅上自由“行走”的快乐,以此激励自己坚持再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医院回家休养两个月后再回三院的呼吸科做复诊,呼吸科王旭主任为我细心检查,并针对我的身体情况制定了适合我的“拔管”方案。2012年6月13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王主任顺利地把套管从我的气管内拔掉的刹那,我呼吸平稳,没有丝毫的胸闷,当我用嘶哑的嗓音喊了声“妈妈”,我和妈妈都喜极而泣。治疗过我的医护人员都说我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们保守估计我得两年左右才能拔管,没想到我回家仅休养了两个月就顺利拔管了。是父母之爱、挚友之爱以及社会大爱让我重获新生,是“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现在的我每天必须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排体内的二氧化碳,而且自重症监护室出来后,我的双手便出现了严重的功能性障碍,至今没有痊愈,连最简单的吃饭都需要妈妈帮忙喂……生活中有许多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艰辛,但我并不畏惧,因为有这么多爱我的人在守护我。尽管生活给予我许多的磨难,但我仍然在梦想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坚持主持电台节目、写作,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我要绽放出最美的生命之花!

作者简介:

周明珠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身残志坚,笔耕不辍,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

猜你喜欢

监护室明珠套管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模拟研究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多瑙河畔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