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芜中坚守,致青春的荣光
2016-11-26本刊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
在荒芜中坚守,致青春的荣光
⊙ 本刊编辑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生在城市,却因一声号召,自愿选择了远行,用沸腾的热血染红了屯垦戍边的战旗;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拥有美好的青春,却因一句誓言,坚定选择了开拓,用火热的激情打破了亘古荒原悠悠千载的沉寂。他们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却最终将根深深地扎在了德安、萝北、大陈岛……6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理想无悔”,坚持“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青年志愿垦荒队。
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城市青年失业问题,同时也受到当时苏联青年垦荒活动的影响,从1955年开始,先后有数万名中国青年组成志愿垦荒队,到祖国边远和落后地区开荒种田。在这一活动中,很多青年满怀理想,从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来到边远和落后的农村,发扬“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垦荒精神,为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帮助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和城市就业困难做出了贡献。其中一些垦荒队员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当地奋斗终生,还有一些队员甚至因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活动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刊特派记者对杜俊起、陈国祥、周以琴、马淑清、杨增亮、陈得灵(陈家楼儿子)等当年的老垦荒队员进行了专访,将他们平凡却不凡的人生经历呈现于当下,旨在以他们用鲜血与汗水浇铸的经验与得失、选择与教训启迪未来。为了更加准确、专业地为读者们梳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来龙去脉,厘清垦荒运动与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及普通农业移民的区别,本刊还特别约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著名史学家定宜庄教授撰写《“向荒地进军”:1950年代青年志愿垦荒运动始末》一文,以飨读者。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主题与困难,六十多年前的青年志愿垦荒队所展现出的百折不挠、毫不妥协、勇于开拓的精神力量仍将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爱国奋斗的明灯楷模,它将作为一种光荣传统,在未来的岁月继续发扬光大。
回首当年,每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都曾走过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天灾与人祸,使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活动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很多地方都是几经搬迁周折,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甚至付出血与汗的惨痛代价。由于主客观的因素,一些青年退出了,但是,还有更多的青年选择在荒原坚守了一辈子,和当地人民一道生长繁衍,建设出现代化的“北京庄”“共青城”“大陈岛”那样的美好家园。表面上看他们似乎牺牲了青春,奉献了大地,却也最终在理想主义层面成就了自我。正如胡耀邦在纪念青年垦荒运动三十周年时所说的:“一切有理想、有报负、有出息的中国当代青年,都应该从你们的奋斗历程中悟出一个不朽的真理:中国青年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双手去开辟,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双手去开辟。”
青年志愿垦荒队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已经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青年运动历史中发挥作用。与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相比,青年志愿垦荒队留给我们更为宝贵的遗产是他们热爱土地家园,一切以家国利益为重,无私忘我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唤起了数万青年进军荒野、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那句“向困难进军”的口号直到今天也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告别了母亲,背起行装,踏上征途,远离故乡,穿过那无边的原野,越过那重重山岗,高举起垦荒的旗帜,奔向遥远的边疆,勇敢地向困难进军!”当年那一首气势蓬勃的《垦荒队之歌》尤响在耳畔,那一道道致青春的荣光依然在当年老垦荒队员们如今深重的皱纹中埋藏,在他们的心中灿烂,并且代代相传。
专题·纪念共青垦荒艰难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