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网络谣言的思考和反思

2016-11-26闵欣宇罗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谣言危害

闵欣宇罗 伟

1.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400000 2.重庆市合川中学校 401520

对网络谣言的思考和反思

闵欣宇1罗 伟2

1.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400000 2.重庆市合川中学校 401520

21世纪是科技发达时期,随着科技媒介的发达,新媒体时代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也造就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先进的发展,新媒体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在互联网时代的熏陶下,网络谣言也逐渐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如今,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害,它威胁着社会的稳定,甚至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共同抵制网络谣言,才能使我国的网络健康、有序的发展。

网络谣言;社会危害;反思

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发达,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交网络就像一张网,将地球上的各个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地球村,网络也像一面镜子,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网络谣言就像镜子上的污点,不仅百害无一利,还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探讨网络谣言的特征和危害,针对网络谣言反思与思考并分析网络谣言的危害和成因。

一、网络谣言的特征和危害

(一)分析网络谣言的主要特征。所谓网络谣言就是将不存在的事物,缺乏事实根据的事情加以修饰捏造等多个违反常规的加工最终形成的“伪事实”。一般网络谣言会通过人们的社交网络、日常生活等各种渠道搅乱人们的生活。网络谣言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攻击性。网络谣言通过传播针对于某个人或某件事来进行有报复性的谣言攻击性行为,包括恶意诽谤、无赖等龌蹉行为。二是隐蔽性。因为在网络中大家的身份都不是公开的,这就存在着造谣的人身份也是隐蔽的,也对查找谣言的来源产生了难度。三是知识性。因为网络谣言的多样化,有个别谣言都打着知识、健康等吸引人的旗号来让人相信,比如某地发生鼠疫,造成多人死亡等等严重字眼,吸引网民关注甚至造谣人可以用此来骗钱的行为。四是诱惑性。网络中总会有一些龌蹉好事之徒,经常用特殊的手法考验网民对金钱的定力。五是强迫性。网络中总有一些人会利用人对家庭的弱点让网友转发自己的言论,否则就用一些伤害家人的字眼来诅咒你身边的人,很多定力不够的网民都会跟着转发。六是炒作性。网络的典型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并且覆盖率广。因此有心人就会利用这一特点,说一些关于自己事情的并且吸引大家目光的言论,让人对此加以关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再由自己出来澄清事实,从而进行的炒作增加自己的关注度。

(二)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与危害。网络谣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质。它会引起社会的公愤也会造成人们的恐慌。那么网络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造成这么大的负面影响都是因为它是依附在现代的网络技术上,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太大,这是谣言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还有就是因为谣言的内容总是一目了然,内容相比较直观一些,而且极具诱惑力,在谣言的背景下也有一些所谓的“团队合作”来操纵以达到预期的炒作效果。同时网络谣言也归咎于现代人已经懒得认真思考,懒于对谣言进行分辨,人们对事件的思想基本上缺乏认知和了解。正所谓“跟风”也是这样出现的,直到出现关键性问题的时候,人们才去认真的对待。正是这种蒙混过关的行为才会促使网络谣言的发展。

网络谣言不仅损坏社会稳定,而且更加危害公共安全,直白一些的说法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样,网络谣言就是这样欺骗网友的思想的,谣言的严重性不止于人身安全和诽谤,有的人甚至经不起谣言的打击,而产生自杀心理,可想谣言的可怕。因此大家要抵制谣言的扩散,追求实际的去确认谣言的可信度,不要盲目的作为谣言的“帮凶”。

二、网络谣言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网络谣言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许多新闻、消息。那么这些信息都是真的么?会不会是危言耸听呢?许多人并未思考。对于这种网络谣言,我认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言人不负责任。许多这些谣言的发布者并不是从事卫生工作的,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推测、想象而臆造出来,不加思考就传到了网上。我认为这是素质低下、缺乏理性思考的体现。二是传播者盲目跟从。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民众看破到这些谣言不加思考与辨别就盲目轻信,并进行二次传播,造成了更大的影响,使得谣言的传播面积更加广泛,造成社会恐慌,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三是政府对网络谣言的监管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谣言的传播,使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呈井喷之势。在德国,民众在网上发言需采取实名制,有效地防范了网络谣言的出现,这种实名制制度值得借鉴。并且,网络谣言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后,政府有关部门并未及时出面辟谣,而是听之任之,任由它们随意发展。四是科学知识实际运用的欠缺。往往不去实际考察而去盲目随从的人不仅不能阻止谣言的遏制,让造谣者有机可乘,历史上很多的谣言都是因为迷信和对科学知识的欠缺。而现在很多谣言都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群众知识的欠缺来培养谣言的滋生。因此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是有实际根据的。

(二)网络谣言的治理。针对网络谣言,有以下几个治理方案:第一、效仿德国逐步实行网络发言实名制,倒逼民众提升责任感,有效防止谣言的出现及谣言的二次传播;第二、政府应对传播次数较大的信息进行查看和监管,及时发现谣言并删除,同时进行辟谣,稳定民心;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让发布谣言和传播谣言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让人心存畏惧,不敢发布和传播谣言,这也是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法律的充分保障;第四、加强网络的监管,开展网络管理技术。网络谣言的传播来自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因为网络的发达,我们不仅要加强网络的监督,更应该发觉网络管理人才,创新网络技术可以把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过滤掉,从根本减少了谣言的滋长。但是由于现代网络管理技术不是很全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网络管理来参考,为我们的网络科技做出贡献。

三、结语

虚拟的互联网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主观意志随意发言,有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恰好赋予网络谣言一双翅膀,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谣言的推动者,对公民而言,在发言之前应该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证据,是否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只有从根本上加强个人素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才能从摇篮里扼杀谣言。

[1]胡雪.对网络谣言的分析与思考[J].法治论坛,2014(19).

[2]谢永江,黄方.论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J].国家行政学院报,2013(1).

猜你喜欢

谣言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肥胖危害知多少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药+酒 危害大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网络的危害(三)
酗酒的危害
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