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原则

2016-11-26牛荣亮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目的论跨文化关联

牛荣亮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

浅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原则

牛荣亮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

在全球化背景下,成功的外宣工作离不开成功的外宣翻译。外宣翻译是外交学、传播学、跨文化交际与应用型翻译的集合。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外宣翻译的策略原则。

对外宣传;外宣翻译;翻译特点;翻译策略

一、引言

黄友义指出:“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在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中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对外宣传必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外宣翻译也将拥有更大的舞台,并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二、外宣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Chinese-Foreign Languages∶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去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治文献、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信息资料、公示语等实用文体的翻译。无论是广义的“大外宣”,还是狭义的“小外宣”,外宣翻译作为翻译实践中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政治性与严谨性。外宣翻译的内容很多是涉及到国家的政治、政策、立场等,因此外宣翻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严谨性。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在意识形态上与很多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减少在外宣中遇到的阻力、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在外宣翻译时必须严格注意减弱政治方面的对抗性,在严谨、严肃的翻译实践中,科学地宣传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

(二)时代性与灵活性。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方针政策相继出台,新的提法、新的词语不断涌现。外宣翻译也要同时跟上时代的更新,保证译文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在外宣翻译实践中,我们要采取灵活机动的翻译措施,要遵循目标语国家的语言特点,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度,以免使宣传效果减色。

(三)外宣翻译以中译外为主。外宣翻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翻译成外语,然后开展信息传播,使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外语,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和信息传播实践;译者在翻译外宣材料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信息传播工作和跨文化交流工作。

(四)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外宣翻译的特点、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所以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度,才能很好地完成“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任务。

三、政策外宣翻译的策略原作

本部分从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功能目的论原则、功能对等原则和关联理论原则对外宣翻译策略原则进行了阐释。

(一)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外宣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外,然后进行对外信息传播。黄友义指出: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

(二)功能目的论原则。翻译功能目的论又称功能翻译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莱斯和诺德。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忠诚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在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只有紧紧抓住外宣翻译的真正意图和目的,才能达到理想的外宣翻译的信息传播效果。

(三)功能对等原则。为使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考虑到国外读者的可接受度,译者要在翻译实践中对外宣资料的遣词造句、语法以及文化层面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以实现读者对译文的最佳的接受效果。

(四)关联理论原则。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关联理论的两个原则分别是:认知原则(认为人们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和交际原则(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对外传播的“认知结构”概念与关联理论的“认知环境”十分相似;对外传播以在外国受众中的传播效果作为实现交际目的的衡量标准,这与关联理论的“语境效果”有异曲同工之效。这些为关联理论能够用来解释外宣翻译提供了依据。

四、结论

外宣翻译是外交学、传播学、跨文化交际与应用型翻译的集合。外宣翻译不仅具备一般翻译的特点,同时具备:政治性与严谨性、时代性与灵活性、外宣翻译以中译外为主和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等特征。本文从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功能目的论原则、功能对等原则和关联理论原则对外宣翻译策略原则进行了阐释。

[1]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杨惠莹.外宣翻译的特点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06.

[4]王继慧.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基于目的论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5]王雪玲.外宣翻译中功能对等重要性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6]陈芳蓉. 外宣翻译“再创造”之关联论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猜你喜欢

目的论跨文化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智趣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