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

2016-11-26敬仕强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人本马克思权利

敬仕强

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

敬仕强

马克思人本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利益为主线,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人本思想;社会主义法治;以人为本

一、相关研究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背景。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在吸收和借鉴了古希腊丰富的人文思想、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人本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关注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形成也是在马克思参加无产阶级为实现自身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内涵。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内涵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部分内容。

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人本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法律体系监督缺失。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法律体系虽已逐步得到完善,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一现象在我国领导干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忽视了法律的严肃性,常常出现我国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的现象。例如在我国征地用地的问题上,毫不顾忌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对土地乱占滥用;执法不严、违法办案我国司法机关当中经常出现违反程序、按人情办案等严重侵害公民权益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案件审判完毕之后无法操作和执行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官了民不了的一系列问题;以罚代法,重罚轻管在的现象在我国社会法制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

(二)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不到位。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与救济问题,这不仅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更是突出体现了人权保障机能法治理念的内在精神。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及土地征用中的失地农民。由于长期实行城市倾斜政策,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成了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员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在生活、就业、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因素。

(三)无法全面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坚定地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需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宪法和法律之所以根基稳固的根本,一旦其无法代表人民的意愿和诉求,违背人民意志,换来的只会是人民的疏远和社会的混乱。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权利问题在不同领域呈现出各类现象:在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带来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在政治领域,社会利益群体或个人的腐败、搞特权风气盛行,普通群众权利得不到维护;在文化领域,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日益显现;在社会领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劳动权利不公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启示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法律监督。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首先,有利于党和政府充分发扬民主,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各级党和政府要带头转变观念,明白自己只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着眼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扬民主。其次,有利于增强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通过加强我国外部监督来增强法制监督的力度,对法律监督制度加以完善,可以保障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投诉、举报等途径实现人民群众监督。

(二)深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人本思想需要全面保证民众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这些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的群体,使他们获得自由择业的权利、保护就业的权利、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获得平等待遇和非歧视性的权利,以及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等等。除了进行立法、执法、司法方面进行改革外,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的保障作用。对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的广泛性,可以增设更多的社会组织,同时做好社会组织与国家相关部门的配合工作,通过这些社会组织的宣传与帮助,更好的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全民利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灵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发展为了人,从发展的目的来看,发展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需要,任何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从发展的动力来看,人是发展的主体,建设最大限度惠及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体现人,从发展的原则看,发展要体现人的价值、人的要求和人的权利,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来提高社会成员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展塑造人,从发展的作用来看,发展不仅是为了人,发展还改变人,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来,把发展的落脚点放置到人的能力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上。

四、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主张从人的思想领域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提倡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塑造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个性、人格、自由、需要、利益、幸福,对人的本质与人的本真存在进行追问,最终为人类的解放寻求途径,该观点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人民权益问题。

[1]勾晨曦.中国共产党的人本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2]宫永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贵州师范大学,2014.

[3]黄立存.论马克思的人本思想[D].南昌大学,2013.

敬仕强(1978.01- ),性别:男,学历:硕士,毕业学校:电子科技大学,在政府机关从事政策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人本马克思权利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人本计算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权利套装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