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晚年诗风转变的内在原因分析
2016-11-26沈阳
沈 阳
王安石晚年诗风转变的内在原因分析
沈 阳
在文学界的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王安石创作诗歌前后期的风格发生了变化,很多的学者都觉得王安石前期创作的诗歌具有重视技巧、精工雅丽的特点,而相比前期的诗歌创作,后期的作品主要突显出其渐次累积的效果。另外,也有很多学者觉得王安石晚期诗歌风格的转变与他研习佛理以及隐居生活有着很大关系。然而,从王安石本人来说,其身份变化、心态情致、创作关注焦点发生转变和诗风变化有很大的联系。
王安石在晚年退出了政治舞台,变成隐居田园的出世人,在他离开政坛之后,朝政发展的结果和变法的具体状况与王安石之前的设想出现非常大的落差,甚至出乎他的意料,然而王安石当时已经逐渐减弱了其影响朝政的力量,所以最后只默默地选择隐退。但是,王安石终结了政治生命的同时,也促使其创作的诗歌焕发了新的生机。本文探析了王安石晚年诗风转变的内在原因。
一、王安石诗歌创作方式以及诗歌技艺发生变化
王安石晚期诗歌作品的状态就是精华深妙,出现这样状态的原因是他的创作技术越来越娴熟动人,并不存在其他方面的变化因素。很多学者在研究王安石诗歌作品后共同进行探讨,主要是考察王安石创作诗歌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对其诗歌创作的方式以及诗歌技巧分析存在很强的实证性,并且能够更加客观地在诗人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句式选择、锻炼字句、双声叠韵、用典、对仗以及押韵等方面。一方面,这样在王安石晚期以及早期的创作中更加容易搭建桥梁,更加容易找到其相似相类的地方,这样也更加容易找到王安石晚期创作诗歌风格发展变化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创作的技巧以及方式在任何一门艺术中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时期变化,也会随着创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倘若创作者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作状态,那么创作者的创作技巧就会更加容易发生转变,也会变得更加娴熟动人,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技巧也是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创作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作,创作的技巧会更佳。因此,这样就会更加容易促使王安石前期以及晚期的创作诗风发生变化。
二、王安石的人生转变导致其诗风发生变化
不仅仅是王安石,任何一个创作者在经历了人生转变之后都会出现创作风格的变化,例如:李煜、白居易、庾信以及曹植等人,在经历了人生、仕途以及国家等方面的大变故以后,他们在前期和后期的创作风格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以上的这些创作者在创作诗文技巧方面一直处于发展状态,然而技巧的变化无法完全掌控创作者的思想,也不能够完全导致作品题材和情感韵致发生变化,他们创作风格的变化必然会受到人生转变的影响。由此可知,正是王安石经历了朝政到退隐到田园生活的变化才会更加容易发生内心情致的激变和转向,关注焦点和创作动机都不会再继续走之前的创作之路,逐渐出现作品风格的变化。
三、诗人前后期自我定位与心态的不同
诗人前后期自我定位与心态的不同会导致王安石创作风格的变化:一方面,王安石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其创作的前期和后期会出现文学生命以及政治生命的不同结果,也会发生重视程度的变化。在学业早成的王安石年轻时期,“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虽然,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才能给予他更多的声誉,然而王安石并没有任何沾沾自喜,沉溺辞藻笔翰,与人论文更加提倡“济用”、“政令”、“礼教治政”,以及“道”,正像《上人书》中说的那样:“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这样就更加体现出王安石前期和后期自我定位的变化导致其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另一方面,王安石“心态”发生了变化。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作品,作品的主要风格就是清丽优雅,并且重点是以写景诗为主,在诗歌创作风格方面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充满冲淡坦夷,以及闲适安静的情调,这样的情调就更像含有复归唐风的风韵,让人吟咏不尽。外在应用的就是铺排用典之巧、押韵对仗之工以及遣词造语之法,这样的外在应用效果对于形成这种诗风有非常好的作用,但诗歌创作的核心是“志”和“情”,关键所在就是精神境界的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王安石在晚期创作的诗歌,虽然其外在风貌好像与早期创作的诗歌有很多相类的地方,但是主要的内在韵致却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这些转变的出现不仅仅是具有精深纯熟的技巧就可以实现的。同时,王安石诗风的转变与其诗歌创作方式以及诗歌技艺、人生转变以及诗人前后期自我定位与心态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作品不时流露出其对过去的遗憾和积愤,不过,对佛家著作的研究让他利用智慧更好地化解了内心的痛苦。
作者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476600
沈阳(1987—),男,河南永城人,汉语言文学本科,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