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及其学生的对联恩怨故事
2016-11-26陈黑牛
●陈黑牛
明朝时候,福建闽南南安出了个满腹经纶雄才大略的大臣,名叫洪承畴。一向以风流儒雅的文人自居,并亲自撰写一副对联,悬挂在大厅正中。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既标榜自己沐浴皇恩,对皇上忠心耿耿,也是自我勉励,同时又不露声色地卖弄自己的文才。
当时,皇上看了很是感动,对洪承畴更为倚重。众人看了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好联。”的确,这对联寓意深刻,对仗也甚是工整流畅。洪承畴的学生尤其是几个闽南弟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誓言以恩师为榜样,纷纷以自己是洪承畴的弟子感到脸面有光,一时间,文人士子争相拜其为师。
后来清兵犯境,洪承畴奉旨率领数十万大军在辽东抵御清军,因为轻敌在松山一役中明朝军队中了清军的埋伏,全军覆没,洪承畴被清军活捉。刚开始洪承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一副以身殉国的架势。孰料后来投降清军。
消息传到京城,明朝皇帝一开始还不相信,说洪承畴绝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不可轻信谣言。当消息得到证实时,满朝文武无不震惊,洪承畴的闽南学生更是深以为耻,想不到一向引以为荣的恩师竟会失节,抛开深似海的皇恩浩荡不说,连重如山的恩师臣节也被压弯了?悲乎?痛乎?悲愤之下竟提笔在洪承畴所作的中堂对联加上“矣”“乎”两字,读来变成: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如此一来,对联的意思全变了,从原来显示洪承畴自己铮铮铁骨到旁人极尽嘲笑鄙视。
后来明朝灭亡,抗清名将史可法在扬州以身殉国。另一方面,洪承畴在清朝做了大官。
一日,有几个披麻带孝自称是他闽南家乡学生的人前来求见,说是要送给洪大人洪恩师一副对联,顺带吊唁洪恩师。门卫不让进,这几个人就在门口大哭大闹,说是见不到恩师,宁愿死在门前。
哭闹声惊动洪承畴,洪承畴问明原委,怒火顿生:“我还没死呢,吊什么唁?这不是胡闹吗?”本想叫家人乱棒轰走,轰不走就捉起来送官府严办。又一想,几个旧日学生,还能兴起什么波浪?不若放他们进来,一来显得自己是儒雅之人胸怀大度。二来嘛,凭着自己的才学,说服这几个学生为朝廷效力,又是大功一件。就令家人将这几个人请到书房接见。
这几人一进书房,见着洪承畴,齐刷刷跪倒,连连口称“恩师,学生这几年潜心苦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有一副对联,呈请恩师赏析。”洪承畴接过一看,气得浑身哆嗦,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原来,那对联写着: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上下联中分别嵌入史可法、洪承畴的姓名,用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史可法和被俘失节屈膝投降的洪承畴作比较,上联赞誉抗清名将史可法流芳千古,下联嬉笑怒骂洪承畴变节投敌。
以卑犯尊,如此当面羞辱老师,在封建时代是大逆不道的,何况洪承畴还是朝廷大臣呢。这几个闽南学生,自是抱定必死的决心。换成别人,也喀嚓一声杀了。不过,洪承畴毕竟是饱读圣贤书之人。想想联中所书也是事实,况且这几人都是家乡子弟,路还长着呢。当下强压怒火挥挥手,让这几个昔日学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