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与逝去的《百鸟朝凤》
2016-11-25孔吕磊
孔吕磊
不去讨论传统与现代,不去讨论艺术与商业,不去讨论排片与“下跪”,只来讲讲它——《百鸟朝凤》给我的触动。
不懂电影的门道,却会因它有与我共同的记忆而珍藏。
关于成长
片中的两个小孩子,天真,纯粹,让人可怜,可爱,又可敬。跟着师傅当学生,吃住在一起,学也在一起,难免有竞争。可都又那么坦荡荡,那么动人。小小孩子的自尊心,敏感,倔强,敛然,大气。我们都曾经是聪明的小孩子,被老师夸,被亲人赞,在小伙伴们中间一枝独秀,骄傲又害羞。我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直到遇到挫折。我们也曾经是不那么聪明的孩子,泯然于人群,看着别人发光,偷偷地羡慕。但也终于开始接受夸奖,承担责任,变得重要,有担当。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至少从中能窥出自己的成长路线。
关于逝去
“死亡”这个词太冷,用“逝去”让它变得有人情味一点。
电影里,不管是八台,十二台,还是百鸟朝凤,除过红事,便是在白事上吹。有白事,便有死者,有逝去的人。
人总是会死的,死亡是一个现实。每个人都要经历,没有办法错过。从经历第一场送别开始,我们便要送走身边的一个个人。爱的人,恨的人,无关的人,紧要的人。痛哭,撕心,怅惘,迷茫。这些逝去的人最后能留下些什么,我们能记住些什么。最后,我们送走自己,躺在地下,或化成一道青烟,与这个世界告别。留恋也罢,不舍也罢,再痛心也不能改变。死亡教会我们成长,但我们从不愿“被”接受这样的成长。
师傅给很多白事吹过唢呐,带着他的班子。最后,在自己的坟前,徒弟给他吹了一曲百鸟朝凤,为他送别。关于死亡,我们都从经历者变成亲历者,我们躺在地下,变成白骨,与这热闹的盛大人间再无分毫的关系。
独木不成林。唢呐得和别的乐器配在一起,才叫一个浑全班子,加上锣、鼓、铲、笙、笛、二胡等乐器,各行当的匠人坐在一起,成了气候了,打出名堂了,用我们那儿的话说,才能叫作“一班好吹手”。婚丧嫁娶,都需要这么一班好吹手。尤其丧事,这一班好的吹手是用来彰显逝者生前的德行的。
电影里,焦师傅喊着:“我们村里不能没有唢呐匠!”但是最后呢?请唢呐匠去演奏的人越来越少,把吹唢呐当主业的人也越来越少,直至连一个班子都凑不齐的地步。电影里一个特写镜头:古城里一个孤零零的老唢呐匠在吹奏,伴随着丢在他身前碗里的清脆的硬币声。
唢呐在逝去,一种老的艺术形式在逝去,或许更多的老的艺术或者传统的东西正在逝去的路上。面对这种逝去,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怎么应对逝去?逝去的原因又是什么?
今年春节的时候回了一趟家乡,空落落。我小时候长大的热热闹闹的村子,如今只寥落着几户人家。孩子们长大了,都向外走,向城里走,向大地方走,朝着“好的生活”奔,只留着老人守在家里,守在村里,守在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可是,最寂寞最孤独最绝望最无能为力的是,老人们,一个个地走了,带着他们的辛劳,带着他们的牵挂,带着他们的智慧,带着他们的一生。老人走了,村子的灵魂没了,终于成了荒村。
一场阔别已久的秧歌在村里的戏台,在唯一一所小学的操场上扑腾开了。终于又听到了唢呐声,锣鼓声,又亲耳听到了一班吹手。看的是热闹,听的是寂寥。人们在说这个鼓敲的好,那个唢呐吹的不好,这个腰扭得好,那个步子迈得一点儿都不灵动。十里八乡都有一个唢呐吹得好的,鼓打得好的,伞头跳得好的。都是老把式啦,人们说起都带着崇敬,就属他啦,没有他就不算得一般好吹手,不算得一场好事业。行当里的人渐渐老了,懂得些行道的人也都成老人了。年轻人不愿意学,谁愿意去学?都是老古董啦。于是,叹息着老了,老了,渐渐地,真的老了。再没有好的吹手了,也没了懂门道的人,于是稀里哗啦凑起一帮人,锣鼓喧天只为了热闹,上台啦。
这不成样子的怀念。
贾平凹《极花》后记里这样写道:“我关注的是城市在怎样地肥大了而农村在怎样地凋敝着”,一个陕西的作家,一个陕西的导演,这两个最近备受关注又有不少争议的艺术作品题材虽不同,背后注视的目光却有不少共同点:城市与农村的矛盾、传统的一些东西的消逝。这些问题艺术家解决不了,媒体的关注解决不了妇女被拐卖的问题,一个纠结于“正傅处长”称谓的官员提出的“非遗”措施恐怕也不能根本解决传统艺术形式没落的难题。这两个切实地在关心土地、关心在土地上人们生存的艺术家,把这样的难题与矛盾揭示在公众眼前,这是他们的诚意与真心。也是他们的良心。
《极花》可以看,《百鸟朝凤》也可以看。能从一个作品里看出点自己的东西,或者唤起自己的某些回忆,我便觉得这是好的。我们常疲惫于思考,疏懒于感动,能有些不同于寻常的经验,这已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