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中国名称摭拾

2016-11-25李彬

美文 2016年20期
关键词:九州华夏中华

李彬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景仰。历史上对中国的不同称谓,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现择要摘录如下:

禹城,禹迹,禹甸。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大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袭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及全国)、“禹甸”(甸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中州。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把天下分成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九州。《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设置九个州:神、次、戎、算、冀、台、泲、薄、扬九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宋代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九州”即指全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牧、九区、九域、九囿。宋代《九域图》《九域志》,皆是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中州,古代的豫州(今河南省一带)处于九州之中,因而得名,亦能做中国的代名,如唐朝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又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注曰:“中州,中国也。”

夏,中夏,诸夏。夏在古代有“大”的意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中夏亦是中国的别称,《后汉书 ·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诸夏,开始是指夏王朝的各诸侯国,后用来称呼中国。

华夏,华,诸华,中华。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策,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华”则是华夏的省略。周朝人自称为“华”,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晋代杜预注《春秋左传》时说:“诸华,中国也。”中华,《魏书·礼志》:“下迄魏晋、赵燕二秦,虽地居中华,德祚微浅。”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这个说法,作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魏书 ·宕昌传》:“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后来,中华遂成我国的称号。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此诗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

赤县,神州。古代中国的别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三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后来人们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也简称“赤县”或称“神州”。

中国。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它地区称为四方。此时“中国”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后成为我国的专称。《礼》曰:“是以名声洋溢乎中国。”《汉书· 陆贾传》:“皇帝(刘邦)……继五帝三王之业,统天下,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记,地方千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在相当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本朝朝号做国号:如汉、隋、唐、宋、元、明、清等。

塞里斯,即“丝绸之国”的意思,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之一。公元前古希腊、罗马等地学者的著作中已多次出现“塞里斯国”之名。古代外国已知道中国盛产丝绸,即有此名。

震旦,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又译作“振旦”或“真丹”。一种解释是“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另一种解释是“震”为“秦”的音转,“旦”是“斯坦”的简称。

唐。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之一。美国有“唐人街”(也称中国街),国外许多地方都有。唐太宗贞观之世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更使国威大振。由于唐代国势强盛,声名很大,此后,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支那。“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这种叫法早在汉唐就有了。随后,这种叫法在日本流传,侵华战争爆发之后,也就成为侮辱中国人的代表词汇。其实,印度、伊朗、希腊、罗马等很早就用这个名称来称呼中国了。

猜你喜欢

九州华夏中华
中秋国庆喜相逢
华夏回报“双雄”再迎分红
新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