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无疆之爱,无垠之道
2016-11-25段蓉
段蓉
一支粉笔、一块砖头、一口可乐、一张车票、一张稚气未脱的脸……
这是一部不能再简单的电影。
这是一部不能再深沉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开场部分代课教师魏敏芝每天为了让孩子们不离开,把他们关在教室里抄课文。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那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十分令人“揪心”的,甚至是令人无法直视的。一个都不能少,仅仅是高老师的一句交代?仅仅是每个学生身体意义上的在场?“揪心”之余,我们又不禁发现,魏敏芝和她所代表的那群人、那个阶层,博取的不是社会廉价的同情,而是用她们生命中最本真、最纯净的感情与信念,用面对镜头哽咽着说出“张慧科,你跑哪里去了,把我们急死了,快回来吧……”的笨拙出镜,来寻求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生活的锲而不舍。与其说二十八个学生一个都不能流失,还不如说是在高老师那简单的嘱托中,没有放弃对二十八个生命与生活的期望。破旧的教室挡不住风、挡不住雨,但那屋顶的点滴透亮,昭示的是生活的光明和人性的光辉。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这样一位老师,对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人来说,我们不禁会留下一些疑问:二十年过去了,我们是否还将面对这种生存境况下的孩子?二十年过去了,我们是否仍保留着影片中生命的那份本真?带着这些疑问,品析影片中的片断,不禁引发我们对生命关怀下教育的思考和启示。
教育之爱:无疆
《汉书·董仲舒传》有这样一段话:“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虽然当时之教化非当今所说之教育,但可见“教书育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已非仅“南面而治天下”。孟子也强调所谓王道,就是养生丧死无憾;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教”何以有如此重要之地位?教育之于人生的意义又如何?这是一个很粗浅的问题,又是一个很难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当我们寻求教育的正当性和意义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从经典和史实中寻求证据和支持。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一个都不能少》给我们尝试做了一个最朴素、也最绵长的回答:匠心营造。一个“心”字,一个“营”字,已道尽教育的万千内涵。从细微处看,教育打磨出的个体痕迹无法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有时却可以通过一种令人极端“生厌”的方式,给一个生命留下深深的印痕,让某一刻他或她的心灵是充盈的。有心灵的充盈,便是个体意义上教育的成功,教育不仅在于“有教无类”,更在于“大爱无疆”。
不能否认,当木讷的代课老师魏敏芝走进噪杂又破旧的教室时,她并没有明白老师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她所做的一切,我们都不能承认她是一个“专业”的教师。但当看到影片最后张慧科面对记者的追问时的那句“我喜欢魏老师,以后我要上高中考大学,买好多的东西送给她……”再回想影片中魏敏芝所理解的“一个都不能少”时,我们就会不禁叹息,这种“无知”和“倔强”朴实地表达了她对生命成长的执着,以及对承诺近乎偏执地坚守。我们从中看到了教育在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姿态,对生命的敬畏、担当和对成长的成全。只有生命在场,才能有我们老祖宗那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影片的社会背景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代课老师是那个时代那个群体所特有的既“文化”又“悲凉”的身份。在“学有所教”,“有学上、上好学”的时代,乡村老师又回到其极具“人文关怀”的一面。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是,在这部影片过去的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教育是否助益“乡村”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乡”的范畴?在高呼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主体、回归生命的年代,我们的“乡村”又是否拾回了“耕读传家”那种历史情怀?雅斯贝尔斯曾经这样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想,对于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精神的淬炼,既是其职业的起点,也是归宿。
农村教育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那个粗鄙的年代已经过去,或许我们的孩子已不再因为贫穷而只能去企羡朗朗书声,不再在尘土飞扬的课堂里上课,但不会变的是,人终归是需要有情感的归宿、灵魂的升华。高老师的那句“已经走了……不能再流失了”令人扼腕,我想他深深明白读书所具有的意义,留住学生、改变学生的命运,或许就是他内心最真挚的想法。把视线拉回到今天,当我们严肃地去考察农村孩子的读书生活时,当我们用同样一个标题“一个都不能少”去追问时,或许又有了另外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塑造灵魂的事业,所谓大爱无疆,爱的是这片土地、这个群体、这帮孩子,爱的是这样一种生活。“一个都不能少”,应该是已经超越了生命在场的这个层次,让每个学生经过学习和思考,都能明确自己的身份和精神归属,能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诉求,帮助学生成长为他所认为的有价值的那个“人”。
教育之道:无垠
世事沧桑,存在,就是不忘初心。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不管人的生命多么复杂,其灵魂就在于对更高、更好生活的欲求。而个体生命的高度,并不在于其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其内心在何种程度上追求和实践着真、善、美的生命理想。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欲求何以可能?显然不能灌输,只能是启发诱导,彼此激励、鼓舞、唤醒。又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往细处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个体成“人”,就是人在属人的世界中成为人。而真正的教育乃是深入我们的心灵、长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并且催人向善的事物。教育就是要不断唤醒、激活个体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激励个体生命不断地自我生长与生成。
魏敏芝的每个举动都源于对“一个也不能少”的最原始的理解,蕴含了一份真诚与执着,一份善良和爱意,一种坚持的美好。看似非教育,已是真教育。或许在今天,我们热衷于打着不同的教育口号,不管是那条永远不等齐的起跑线,还是各种热闹喧嚣的“人本主义”,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忘了,孩童之所以为孩童,就是因为他发展的未完成,在他对周围的世界保持着最原始的友好和纯净之外,他还保留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或者说,我们都知道这样,但我们却很少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除了诉说了一个沉重的时代发展议题外,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件很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人性。挖掘和宣扬这种美好的人性,就是教育的“大道”,就是教育的至善。
一张车票,魏敏芝想过用自己尚未到手的工资来支付,想过向学生借钱来拼凑,想过通过劳动来换取,这是一个老师的担当和无畏。一张车票,让蹒跚学步的孩童都乐于跟在其他孩子中间,一手一块,磬其所有。一张车票,内涵丰富,有在砖厂老板质问时那声铿锵有力的“我们要帮助同学”的回答;有那个半路被赶下车在月夜疲惫赶路的身影;还有杂货店里一人一口汽水的幸福温馨。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短暂的瞬间更为美好?孩子们内心所洋溢着的无私、博爱以及对同伴感同身受的同情。生活即教育,其真谛概莫不过如此吧。魏敏芝不经意的举动使得学生们不自觉地深入了他人的心灵,让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得到了彰显和扩充。可以设想,如若没有身教,单纯说教是否可以如此沁人心脾?俗话说,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也相信,“善”是孩童与生俱来的品质,人具有一切美好的人性,为人师者,应该呵护这种美好。不管身处何种境地,教育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保持那份初心,人生必定精彩。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道:“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能够存留在记忆深处的,一定是心灵有了触动的事件。作为教育者,一定要为教育应为之事,更要超越教育之外,为人生该为之事。如此,则真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