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对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研究
2016-11-25徐喜波
【摘要】在“需求侧”向“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中,高职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供给侧改革时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关键,高职财经专业作为向社会输送财经人才的重要机构,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唤醒了人们对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当下高职财经专业教育出现的问题,为提高财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于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供给侧 高职 财经专业 人才培养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企业生产率下降,企业利润降低,产能过剩,供需关系不平衡等等,“供需错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我国在新经济常态下,开始由“供需侧”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重大改革背景下,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是重大的。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这种变革、影响和挑战,成为高职财经类院校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高职财经类生源危机问题
高职财经专业作为向社会培养输送财经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其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职财经专业人才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学历成为衡量毕业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大多数学生宁可选择普通三本而不会选择高职教育,造成高职教育生源不断出现危机。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高职院校的财经专业为了招到足够的生源,而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不断降低录取分数线,出现免试登记入学的情况,造成了高职财经专业学生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状。同时,招生工作中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占用了科研经费,造成科研工作质量的下降,导致教育资源失衡。这也表明需求侧下的招生工作不再适应当下高职财经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供给侧能够透过生源危机看到本质,通过长期、持续的改革,直接解决生源问题。
(二)高职教育面临毕业生数量相对过剩问题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高职教育毕业生在毕业生总数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财经专业人数更是成逐渐上升趋势,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难题。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电商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虽为我国提供了多达千万的就业岗位,但是当前就业难问题依然严峻,高职院校陷入了毕业生相对过剩的尴尬境地,而在人数过剩的同时,专业性和地域性的结构失调,也成为高职院校在需求侧改革大环境下出现的艰难问题。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高职财经专业人数的增长和人才的相对过剩,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不断下降,这也成为就业难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在供给侧改革下,认清人才过剩问题的本质,从供给侧方向进行结构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高职财经专业教学尽快从困境中解脱。
(三)高职教育财经专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高职教育虽然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经专业也是向社会提供财经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然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获得的财政投入和其他硬件设施投入比较少,造成教育水平提升比较缓慢,财经专业教育条件也难以维持。需求侧思维下,依靠政府提供的财力支撑,忽略了软件资源的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造成资源浪费,而在供给侧改革下,通过从根本上结构资源配置问题,调整内部结构,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适应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优化财经专业课程结构
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师资力量和设备等资源严重不足。财经专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却缺乏配套的教育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成效低,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供给侧改革发展情况下,优化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水平,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好的迎合社会发展需求,这也是当下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提高财经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应用型的财经专业人才。其次,提高实践课程质量,不能简单的将实践课程设置为去某个企业参观学习,只看到表象的东西而不能了解到财经工作的本质,高职院校应该拉长学生实习的时间,选择优秀的合作企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本专业岗位上进行实践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提前适应社会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从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水平的供给侧方面,提高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产业服务能力。最后,优化课程配套内容,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财经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新的方向,传统的财经专业课程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高电商等新兴产业专业教学内容能够提高高职教育财经专业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满足供给侧改革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将财经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和主体专业进行建设
高职院校将财经专业设置为主体和优势专业,能够提高社会对财经专业的重视,提高财经专业的地位,缓解招生的压力,而通过提高专业准入门槛,有利于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获得政府的更多投资,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主体专业的优势。供给侧改革下培养高职财经专业人才还需要在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管理,打造特色专业,突出教学优势,为帮助促进教育工作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三)打通专业壁垒,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财经专业所含的内容动态变化,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财经专业为基础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人才类别。供给侧结构下,高职财经专业与普通高校的财经专业相比处于劣势,因此,培养复合型财经人才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首先,打通专业壁垒,高职财经专业分门别类,所涉及的专业非常多,打通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主攻自身专业的同时,能够深入接触到其他财经专业知识,打造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财经专业教师,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定期培训,严格评估,实施奖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参与多专业实务部门和企业急需的应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打造一专多能应用型教师队伍,督促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四)实现财经专业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良性互动
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进行,把专业建设和结构优化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基础和改革重点,达到需求端和供给侧的良性互动,促进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良性发展。首先,高职教育财经专业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课程改革和优化,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财经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解决招生难问题。其次,从人才需求端来看,社会、企业应该为高职财经人才听歌更多的就业实习机会,企业要积极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教学和实践平台,与学校合作,提供优质财经人才开设讲座,或者担任主讲教师,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师资源,达到高职院校财经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专业人才。
四、总结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提出的,致力于改善当下疲软的经济发展态势,优化产业结构,并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也应该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改革,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生源和投入不足的重要问题,也是需求端拉动经济增长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与需求端联动发展,优化高职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培养一专多能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更好的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花鸥,曾庆琪.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和结构角度[J].职教论坛.2016(18).
[2]朱长玲,刘玉松.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0(18).
[3]花鸥,曾庆琪.供给侧改革下的高职教育结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6(1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供给侧改革下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控制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6BZY026),主持人:徐喜波。
作者简介:徐喜波(1973-),男,汉族,湖南新宁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