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2016-11-25

当代贵州 2016年38期
关键词:瑞金祠堂年轮

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立着的历史,它用自己的年轮一圈一圈地记录着历史,与岁月俱长,与山川同在,却又常绿不衰,郁郁葱葱。

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桠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已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樟树在江西、福建一带是常见树种,家家门前都有种植,三五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但这一棵却不同。一是它老得出奇,树龄已有1100多年。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立着的历史,它用自己的年轮一圈一圈地记录着历史,与岁月俱长,与山川同在,却又常绿不衰,郁郁葱葱。第二个不寻常处,是因为它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紧紧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也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有83圈的年轮,1931年当他生命的年轮进入到第38圈时在这里与这棵古樟相遇。

那时中国大地如一锅开水,又恰似一团乱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尽头。这时出现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农民来一次彻底的土地革命。共产党的总部设在上海,它的行动又受命于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他们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革命知之甚少,又乱指挥,造成失误连连。毛泽东便自己拉起一杆子队伍上了井冈山,要学绿林好汉劫富济贫,又参照列宁的路子搞了个“苏维埃”政权。1931年他率队下山准备到福建重整旗鼓再图发展,当路过瑞金时,邓小平正在这里任县委书记,就建议他在这里扎根。于是1931年11月7日苏俄十月革命胜利14周年这一天,在瑞金叶坪村的一个大祠堂里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来被中国人称呼了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虽是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也只能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是一座南方常见的木结构土坯二层小楼,狭窄、阴暗、潮湿。小楼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广场,是红军操练、阅兵的地方,广场尽头还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实在是一处革命圣地,是比延安还要老资格的圣地。共产党第一次尝试建立的中央政府有军事、财政、司法、教育、外交等九部一局,都设在那个大祠堂里。毛泽东等几个领导人则住在广场的南头的小楼上,楼后就是这棵巨大的樟树。

那天,毛泽东正在二楼上看书,空中隠隠传来飞机的轰鸣。突然一声凄厉的嘶鸣,飞机俯冲而下,铁翅几乎刮着屋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毛停笔抬头,看看窗外,半天没有什么动静,飞机已经远去,轰鸣声渐渐消失。这时房后已经乱作一团,早涌来了许多干部群众。很明显,这架飞机是冲着临时中央政府,冲着毛泽东而来,只扔了一个炸弹就走了,但炸弹并没有爆炸。大家围着屋子到处寻找,地上没有,又仰头看天,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在树上!”只见一颗光溜溜的炸弹垂直向下卡在树缝里。好悬!没有爆炸。这时毛泽东已经走下楼来。人们早已惊出一身冷汗,齐向主席道贺,天佑神人,大难不死。毛泽东笑了笑说:“是天助人民,该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亡。”

走近大树我就为之一震,肃然起敬。因为它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盘龙卧虎,遮天盖地。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纹起伏奔腾如江河行地。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如巨人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

历史的脚步已走过80年,这棵老樟树依然伫立在那里。枝更密,叶更茂,杆更壮。那颗未爆的炸弹还静静地挂在树上。现在这里早已成为旅游景点,人们都争着来到树下,仰望这定格在历史天空中的一瞬。一千多年的岁月啊,它看过了改朝换代,看过了沧海桑田,看尽了滚滚红尘。远的不说,只从共产党闹革命开始它就站在这里看红军打仗,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府成立,看长征出发;又遥望北方,看延安抗日,北京建国。它的年轮里刻着一部党史,一部共和国的历史。它怀里一直轻轻地抱着那颗炸弹,这是一把现代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试其定力,然后又戒其权力。它告诫我们,革命时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责任编辑/邓万里)

猜你喜欢

瑞金祠堂年轮
年轮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拆迁
我们的祠堂
年轮
心事
奥瑞金面临成长瓶颈
为什么树有年轮
味蕾上的瑞金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