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生的学习
2016-11-25贲友林
“三角形按角分类”是苏教版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教材先引导学生根据角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再根据边的特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将三角形按角分类问题与三角形按边分类问题集中于一张“研究学习”材料中,这样便于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三角形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进一步感受分类思想。还要说明的是,这份材料,让学生研究了三角形按角分类与按边分类,是后几节课课堂学习使用的。也就是说,在三角形按角分类这一课时,只是使用了“研究学习”材料中的部分内容。
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我们看得见!“发现”,让教师欣赏到了学生学习的美妙。
一、发现学生学习的空间
对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生通过顾名思义的方式即可获得大致正确的认识。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感觉的基础上再向前走一步,获得新的认识与发现呢?这节课,以“分类”为切入口,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将三角形按角、按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类?能用图表示吗?这对学生来说,是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考,让他们带着想法走进课堂,展开“有准备的”课堂学习。学生在探讨三角形按角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探讨三角形按边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课前,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用图表示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想法,发现全班没有学生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三角形按角分类。在交流研究学习材料第1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抓住“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一意外,从“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关系入手,引入集合图表达数学思考。在用集合图表示分类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对概念的理解,不仅仅在于理解概念的内涵,还有认识、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发现学生学习的方式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是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同伴互动,结伴共学,每位学生都以开放的心态建立具有反思性、循环性、相互依赖性的互动学习方式。通过课前的“研究学习”,每位学生拥有更为充分与弹性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他们带着自己的想法走进课堂。课中的交流,他们不是只考虑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一“说”了之,更注重倾听同伴的想法,要先“听”后“讲”。也就是,在听完同学的发言之后,再陈述各自的想法。在他人发言之后,或补充,或修正,或质疑,或肯定,在积极碰撞、互动过程中完善、提升、建构各自的认识。
学生相聚在一起组成的课堂,如同“生命的林子”,他们在充满合作相互交融的状态下实现共同学习、共同生长。例如出错了,让学生就此作出分析,也是学习的过程。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走向了清晰,从错误走向了正确,从肤浅走向了深刻。
三、发现学生学习的条件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大胆地退,适时地进。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管住自己的嘴,用好自己的耳”,注意听讲。这里的听讲,是指先听学生的交流,然后再讲,即也要先“听”后“讲”。
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原有的不完整的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自然解释对所学内容的影响。教师还需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对于错误,我们要认识到其“合理性”。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种“合理性”,那纠错往往难以取得预料的效果。正如帕斯卡尔所指出的:“当我们想要有效地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我们不要认为,教,一定是“教正确的”,事实上,错误的,或是不完善的,都是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看得见学生的学习,那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放手,还学生思考、交流的时空;教师放手,成就了学生的精彩。教师放手,并不是撒手。放手,不等于放任不管。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再思考,通过怎样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没有教的学,只能是一种原始本能驱动下的自生自长,学需要在教的引导下从自发走向自主与自觉。如在交流研究学习材料第2个问题的过程中,对王佑楠想法的分析,不仅仅在于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在于学习怎样思考问题。
四、发现学生学习的特征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为学生对数学有所“发现”。这里的发现,并不是对人类未知的科学领域的“发现”,而是学生对前人已有定论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是对自身未知领域的“发现”。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现,不仅仅有事实性的知识,更有对它的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发现,不是“无厘头”,也不是“空穴来风”。“发现”是有所准备的,既包括心理准备,也包括认知准备。学生的发现,是有“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过程”的价值,不仅仅是催生了“发现”,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018)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