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2016-11-25王秋梨黄锦萍梁亮标
王秋梨,黄锦萍,梁亮标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康复科,广东 528415)
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王秋梨,黄锦萍,梁亮标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康复科,广东 528415)
目的:观察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用旋转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09%、对照组85.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度观察组98.06%、对照组85.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椎动脉型颈椎病;旋转手法;对照治疗观察
我们用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AS)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06例,均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男43例,女60例;年龄17~78岁,平均(42.78±5.62)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1.19±0.42)年。观察组男44例,女59例;年龄14~68岁,平均(41.34±6.4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18±0.5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有眩晕症状,具备可逆性、阵发性、复发倾向,头颈在旋转、屈伸时眩晕;②颈枕部有明显疼痛感;③伴有记忆力减退,消化道症状,心悸,胸痛,肩麻痛,上肢麻痛,头痛等症状;④有颈后肌劳损史;⑤旋颈征呈现为阳性;⑥X线检查示钩椎关节增生、椎体增生,椎间孔变小或者椎间隙变窄;⑦彩超检查示双侧或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眩晕。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取坐位,利用枕颌吊带给予牵引,牵引每次30min,牵引重量5000g,每天1次,持续牵引10天。
观察组:采用旋转手法治疗。取坐位,颈部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用点法、揉法、按法等手法颈肩放松,时间20min。用一只手将下颌托住,一只手托枕后,顺势对颈部进行屈伸,在保持牵引力的情况下,使颈部前屈、角度为10°,朝一侧旋转,旋转至最大角度后快速错动双手,使旋转角度适度增大,当出现弹响时表明操作成功。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
3 疗效标准[1]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视物不清、耳鸣、头痛、头晕等症状消失,持续超过6个月。显效:症状有所改善,持续不超过6个月。有效: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满意度,评估内容为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眩晕次数改善情况等,分值0~100分,满意为90分以上,较满意为60~89分,不满意为小于等于59分。
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例(%)
5 讨 论
研究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多发生于C1、C2、C5。在C5部位,两侧椎动脉间距为最小值,在C2部位,两侧椎动脉间距为最大值[2-3]。旋转手法可促使小关节紊乱得以纠正,改变被压椎动脉、骨赘的相对位置,减轻椎动脉压迫,缓解症状。
采用旋转手法有利于梳理、松解深部组织,促使局部痉挛症状缓解,减少椎动脉刺激[4]。除此之外,旋转手法还能松解交感神经根袖部位的部分粘连,解除椎动脉痉挛。治疗前要采用点法、揉法、按法等手法使颈部、肩部充分放松,肌肉痉挛解除,在牵引状态下需协助患者进行颈部屈伸活动[5]。要注意旋转力度不能太大,动作轻柔、准确。
若眩晕症状比较严重,则可选取仰卧位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视觉障碍、恶心、呕吐加重等症状则需终止治疗。
[1] 方书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61.
[2] 范斌,冯敬.定点旋转手法配合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四川中医,2013,31(8):117-119.
[3] 刘再高,古琼芳,曾振强,等.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38-40.
[4] 张维君.卧位拔伸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3):75-76.
[5] 杨文亮,王和鸣.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11):15-17,23.
R271.917.5
B
1004-2814(2016)10-1009-01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