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6-11-25仇多利卓翔芝

关键词:物流业创新型物流

仇多利,卓翔芝

(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物流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仇多利,卓翔芝

(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当前社会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但符合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应用创新型物流人才却十分短缺。目前,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欠缺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层次不一、就业区域狭窄和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结合我国独立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人才培养;应用创新

近年,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和企业对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要求也大大提高。目前,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最紧缺的专业人才之一,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要尽快调整办学方向,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1]。因此,如何培养符合现代物流业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目前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分析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创新型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006年4月,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旨在推动物流专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截止2016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我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三百余所,物流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长,物流专业毕业生也正逐步走入社会和企业,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并不乐观,虽然物流专业报考人数和毕业人数在逐年增加,但物流行业人才总体规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符合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物流人才十分短缺,物流类专业已经是人才紧缺专业。

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三个层次:物流运营人才、物流规划设计人才、物流研究人才。本科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在物流运营人才这一层次就业,少部分从事物流规划设计行业。目前,本科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普遍存在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差的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合理制定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物流人才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物流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新问题。相关学者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研究,崔凌霄,宋卫(2015)就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提出“三针对、三结合、三平台、四直通、多余径”的校企合作模式[2]。卓翔芝,王红(2015)在物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分析与探讨中指出要从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几个方面来完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3]。谈红,吴凤媛(2015)从独立学院的角度结合长三角地区物流业指出,物流专业的培养要与地域相结合起来,合理设置课程和培养目标。[4]

二、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增设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

盲目增设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物流专业被社会认可和重视、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增加,物流专业逐渐成为考生和家长眼中的热门专业;二是众多高校纷纷成立物流专业和对物流专业的招生政策支持。

盲目增设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导致了高校物流类专业师资紧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相应的硬件条件不完善、教学师资不足、培养人才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应用创新型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

2.物流专业教师缺乏,物流实操经验欠缺

因为物流专业是相对较新的专业,很多物流专业教师并非科班出身,有较大一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转型而来,专业知识储备不够深厚;多数物流专业教师很少有物流企业的实践经历,对于物流实践并不了解。由此可见,物流类专业师资水平整体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创新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3.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物流类专业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然而物流行业发展迅速,许多书本上的知识难以及时更新、更欠缺与现代物流实际相结合,因此,培养出的物流专业学生强基础、轻应用、缺创新,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4.培养目标不明,教学体系较乱

目前,大部份高校在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层面没有明确的认知,定位也没有与社会、地方和企业结合起来。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课程、应该掌握什么技能,很多教学老师也不清楚。从物流类专业教学大纲可以看到,物流类专业课程冗杂,涵盖了经济、管理、计算机、数学、交通运输、贸易、仓储等等,课程内容的复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道到底要学些什么。

5.实验实训设备欠缺,教学软件杂乱

由于物流类专业是新兴专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软件选择、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缺乏经验。实验室建设更多的是计算机+实验软件模式,停留于理论层面,学生缺乏能够实际操作的实践场所和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的建设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缺乏校企联合下的实践基础建设。

6.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层次不一,就业区域狭窄

以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为例,目前有两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如下表:

表12014 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数据

从物流及物流相关行业的就业层次来看,78名从事物流及其相关行业的毕业生中,67名毕业生在毕业及毕业一年内后从事于基础的物流营运工作,12名毕业生从事物流规划与设计或者物流主管工作。总体来看,就业层次偏低,这也显示着毕业生实践能力偏低和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就业层次偏低以及职业发展偏慢。其它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销售岗位,这也说明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不清晰,不明确。这也表明了学生在学校完成四年的学业之后,专业与就业脱节。就业区域数据如下表:

表22014 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数据

从就业区域数据看,大部份毕业生毕业后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生源所在地以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人数少,也显示出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随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肯定会大幅增加,应在物流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加强就业引导。

三、应用创新型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针对现代物流业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础与实践并行,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人才培养定位。物流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领域,在教育体系的建立上需要不断的完善。教育部应加强物流专业的审批,使物流教育更具有层次性,使本科生物流教育成为为社会培养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物流人才的平台[5]。物流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物流相关行业结合起来,不同区域和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普通本科高校物流专业要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物流业为人才培养目标并定位在高级物流人才,普通物流人才可以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养。在制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具有前瞻性,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和重心结合起来,要兼顾传统行业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要考虑城市与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2)在物流专业推进“双证书”制度,促进物流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时候,要根据国家标准职业分类和社会需求调整物流类专业课程结构,把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之中,在物流类专业推行考证书和课程考试置换。

(3)使用项目化教学进行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化教学”以物流类专业所在学院和物流企业结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学生以工学结合方式进行项目实施,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进行项目总结反馈;企业根据实际发布项目需求,学生在企业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以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为推手,提升学习能力,进一步推动物流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物流类专业选取1至2个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设立专项经费,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赛,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将学生参赛的结果作为衡量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

(5)切实做好物流类专业“双师”教师的培养与结构优化,定期聘请物流企业的相关应用创新型人才担任兼任教师,将主要实践技能课程由企业中的兼任教师讲授。高校教师要定期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以积累实践经验,把握物流业发展动态和国家政策法规,提升专业科研水平,要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6)推进教学改革。将传统的课堂授课转变为企业授课、经理授课。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的一致性,根据学生意愿进行订单培养,将企业员工培训引入高校课堂,将企业引入学校的教学改革。要加大物流业案例分析课,尤其是经典案例分析课的建设,案例分析课程能够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物流类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在培养过程中逐步完善修正,也需要学校培养模式、教学、实践实训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变革,结合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实际以及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应用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

[1]厉以宁.经济新常态,人才培养新考验[EB/OL].http:// orld.huanqiu.com/hot/2015-03/.5904914.html.

[2]崔凌宵,宋卫.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J].物流科技,2015(11):90-92.

[3]王红,卓翔芝.物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视界,2015(33):42.

[4]谈红,吴凤媛.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对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分析——以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2015(10):162-163.

[5]李莉,朱向宇.论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J].物流技术,2009(28):58-61.

责任编校 谢贤德

G642

A

2095-0683(2016)05-0162-03

2016-06-20

安徽省振兴计划重大研究项目(2014ZDJY190)

仇多利(1981-),男,安徽寿县人,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卓翔芝(1970-),男,安徽灵璧人,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物流业创新型物流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