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行车运动专属按摩示范

2016-11-25本刊编辑部

中国自行车 2016年1期
关键词:酸痛浅层滚筒

自行车运动专属按摩示范

对想要提高训练表现的骑友而言,运动按摩绝对是一项值得而必要的投资。车友们对职业运动员接受运动按摩时有所闻,其实,身为业余车手的我们,也能通过正确的按摩方法去做,让身体在赛事、训练后通过舒缓得到帮助,进而提升自主训练的效率。本期特邀Interaction Fitness的专业教练廖歆迪(以下称小廖)为我们示范,他也是2015年台湾选手出征环台赛的随队按摩师。选手、器材一切就绪,我们这就开始!

01 按摩前,先沟通

按摩前,口头咨询是必要的环节,包含训练状况、运动伤害、疲劳程度等,都在范围之内。虽然没有中医师问闻望切般的慎重,但看似闲话家常的过程,可是按摩师参考的重要依据。

此后,按摩师上油前会用提拉动作进行徒手检测,感受一下那些肌肉特别紧绷区域的状态,了解需要特别加强部位的情况。普遍来说,国内选手的疲劳程度偏高,因此小廖也会利用此时,进行浅层筋膜的放松,这个动作可以让上油后的处理更顺利。

用提拉的动作进行徒手检测

上了按摩油后,按摩师便开始进行浅层的推抚、刮动,这是运动按摩的第一步骤,也是车手与按摩师开始建立互信的过程。一旦熟悉了受接触的感觉,皮肤与肌肉会逐渐升温,就可以进行针对性地处理。在此同时,疼痛的感觉是双方沟通的重点项目,建议车友不妨主动与按摩师交流。

恢复状态的良好与否,车手与按摩师的沟通是一大重点

02 把握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操作过程中,按摩师的动作会依序缩小接触面积,使用的部位也会从手掌逐渐转移到指节,呈现运动按摩“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不难发现,按摩师会在用力轻的时候加快速度,而在用力重的时候,小廖的动作则显得特别缓慢而有耐心。

此时,小廖提醒我们,车手在接受按摩的过程当中,必须反复提醒自己深呼吸,配合按摩师的观察与讨论。一旦发现选手的背部没有明显的起伏,可能是在忍耐疼痛,没有办法好好放松,这是按摩师需要调整力道的参考指标。

无论是用指腹、掌根、前臂或手肘,在完整的运动按摩后,肌肉应该呈现为融化的感觉,这代表着该部位放松完毕,方能继续下一步的操作。操作顺序从跟腱开始,依序是比目鱼肌、腓肠肌等,同样要把握由浅入深的要领。

先处理浅层的腓肠肌,做深推抚、揉按的动作

而后为较深层的比目鱼肌,于膝关节侧的接点做横向按摩

接着是腿后肌(股二头肌)的处理

最后是背部竖嵴肌的加强

此时有车友会问:假如我没有这么专业,也可以尝试按摩吗?小廖说,这不需要有太多讲究的手法,欲尝试运动按摩的车手,其实只要花上15~20 min的时间推抚,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车友们不妨可以开始建立按摩习惯。

辅助手除了避免滑动,也固定实施按摩的部位

起身伸展,感受按摩后肌群的差异

03 运动按摩不是越痛越好

从指数1~10分来看,无论是滚筒或运动按摩,车手的酸痛指数控制在6~7分为宜。小廖特别提醒我们,按摩的目的不在于酸痛的感受,而在于为了达到良好的恢复,酸痛只是在肌肉恢复中无法避免的过程;在接受运动按摩时,健康的肌肉不会有太多疼痛的感觉,把痛觉与效果划上等号,是常见的误区。

注意:酸与痛应明确区分,如出现刺痛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帮助。

健康的肌肉不应有太多疼痛的感觉

04 开始建立按摩好习惯

运动按摩能有效降低递延性酸痛,无论是大重量训练或单车训练皆然。假如隔天带着酸痛去训练,可能成效不彰。小廖建议,只要运动后为自己留下10 min的滚筒自主放松时间,浅层的按摩就有帮助恢复的效果;想提高训练表现,对周休一日的竞技选手来说,运动按摩绝对是值得而必要的!

(来源:单车时代)

没有运动按摩的预算,利用滚筒自主放松也是必须的

猜你喜欢

酸痛浅层滚筒
我们成功了
练肌肉不必追求酸痛
滚筒洗衣机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四川盆地太阳背斜浅层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试采评价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型拖拽绞车滚筒优化设计
肌肉酸痛不等于锻炼有效
欧盟:更新洗衣栅和滚筒千衣机的能效协调标准
浅层砂过滤器在工业循环水使用中的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