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教学片断审视课堂生成
2016-11-25蔡友山
蔡友山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能更加精彩,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善于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
关键词:教学片段 教学预设 课堂生成精彩 积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能更加精彩,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值。
一、自然生成。成就课堂精彩
对于浙教版(七上)教材“7。7相交线”,在教学时,我对例1做了如下改动:
原题:如图1(原图7—37),3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说出图中的6组对顶角。
改动:如图1,3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图中有几组对顶角?
改动意图:解题目标的变化,势必导致解题思维方式的变化。前者目标是“找6组对顶角”,侧重点停留在“找”,且有数量“6”的限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相反,后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教学片段1:
学生A:有4组。
学生B:不对,有5组。
学生C:应为6组。
教师:还有其他结果吗?请这3个同学讲讲自己的理由。
A同学走上讲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4组对顶角。
台下很多同学:还漏掉了2组。
教师:谁上来画出漏掉的2组。
学生D走上讲台画出漏掉的2组。
教师:看来,数图形的个数需要仔细认真,力求做到不重不漏。
学生E:我有更简单的方法确定对顶角的组数。
教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E同学上台发表高见。
学生E:如图2,两条相交直线,我们称之为一个基本图形,其中有2组对顶角。如图3,因为图中任何两条直线都构成一个新的基本图形,根据“二合一原理”,构成基本图形的总个数为2×3=6。由此可知,其中有2×3=6组对顶角。(师生惊讶,并给予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教师:E同学解法新颖,讲解清楚明了,值得大家学习。用此法,不用一一画出这些对顶角。只要知道直线的条数,就容易计算出对顶角的组数。
教师:请同学们用E同学的方法分组讨论两个问题:(1)如图4,5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其中包含几个基本图形?有几组对顶角?(2)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其中包含几个基本图形,有几组对顶角。(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二、精彩的生成。源自课堂积淀
您读到这里,难免会产生一丝困惑:学生E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解法?“二合一原理”又是什么新鲜事物?下面的教学片断或许能为您揭开谜底。(说明:片断2是在片断1之前的一节习题课)
教学片段2:
问题1:如图5,一条线段上共有5个点A,B,C,D,E,这5个点可组成几条线段?
学生A:10条。
教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A: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共4条;以日为端点的线段还有:BC,BD,BE,共3条;以C为端点的线段还有:CD,CE,共2条;以,D为端点的线段还有:DE,1条。所以,共有线段4+3+2+1=10(条)。
教师:以B为端点的线段不是还有BA吗,你为什么没有把它算进去?
学生A:因为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不能重复计数。
教师:说得好!在分类计数时,我们一定要做到不漏不重。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用枚举法把所有线段都一一列举出来,这是解决计数问题的一种好方法。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B:因为以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4条,同样以B,C,D,E为一个端点的线段都有4条,因此线段的总条数为4×5,但每条线段都重复计数一次,所以线段的总条数为1/2×4×5=10。
教师: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而且非常简捷。现在请大家选择一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2:如图6,从同一端点O出发的5条射线OA,OB,OC,OD,OE,可组成几个角?
问题3:如图7,过平面内的5个点A,B,C,D,E,最多可画几条直线?
问题4:如图8,平面内有5条直线a,c,d,e,它们最多有几个交点?
学生:独立完成,选代表展示。(结果都是4+3+2+1=10)
教师:它们的结果为何如此相似?你能否从这4个问题的本质上进行分析说明?(提示:这4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教师把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提炼板书:
问题1:任意两点构成一条新的线段。
问题2:任意两条射线组成一个新的角。
问题3:任意两点构成一条新的直线。
问题4:任意两条直线产生一个新的交点。
教师:我们发现,这4个问题有着共同的特征,不妨归纳为:对于n个元素,如果其中任意两个元素都能构成一个新元素,那么构成新元素的总个数为(n-1)+(n-2)+…+2+1=1/2(n-1)n(个)。
学生:原来如此。
教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称之为“二合一原理”。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二合一”问题吗?
学生:握手问题,单循环赛问题,等等。
三、反思
1.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如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正如片断1,学生E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显然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但教师及时捕捉了这一思维火花,并把它转化成生成性资源,通过教师的肯定、总结,学生的强化训练,把这一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也是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
2.整合多元知识,为课堂生成提供原动力
片断2是一节习题课,教师没有就题讲题,而是把同类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从本质上弄清了“它们的结果为何如此相似?”不仅如此,教师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二合一原理”,实现了多元知识的整合,使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得到“归一”,这是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由博返约”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善于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也正因为片断2的积淀,才会出现片断1的精彩,这是知识的迁移,更是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