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2016-11-25王保友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凝华升华灯泡

王保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码设备已经被学生广泛应用。1:1课堂环境,是指教师巧妙地应用线上与线下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新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教师能给予学生及时引导,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下面说明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的要点。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准备是否充分,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的课前预习足够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尽快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减少课堂导入的时间;反之,教师就需要应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课件功能、电子邮件功能、即时交流功能,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做好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得到学生预习结果反馈。

例如,在讲“升华与凝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线下观看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现出生活中的情境:灯泡用久了,灯泡外壁会变黑;冷风吹过玻璃窗时凝结成霜花;干冰被释放出来后,升腾成为气体;樟脑丸放久以后,体积会缩小;等等。多媒体播放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播放的事件中,出现了几种物体形态转变的形式?它们有没有完成固体—液体—气体这三个形态转换的全部过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升华是什么?凝华是什么?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现象是在满足什么条件下才会产生的?初中生对于直观性强的图片、动画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线下引导学生看图片、动画,让学生从中学习物理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在线下自主预习功课,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二、引导学生归纳探究结果,让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应用电子邮件,可以收到学生的预习作业,从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就能够预留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升华与凝华”时,教师根据收到的学生预习作业发现,找到物体的升华和凝华条件这个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很多学生不能系统地答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用物理实验的方法找到答案。有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提出,可以应用最容易找到的樟脑丸作为实验材料,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受到的启发,纷纷讨论,最终小组成员决定实验方案:应用一个烧杯,烧杯中盛有樟脑丸,在烧杯下架设酒精灯。点燃酒精灯,用温度计测试烧杯中的温度。学生一边实验,一边观察,发现当到达某一个温度时,樟脑丸的体积就开始变小了,而且温度越高,樟脑丸升华的速度越快。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升华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到达了物质的升华点,物质才能升华;当温度在升华点以上时,温度越高,升华的速度越快。为了避免出现实验失误,学生再次重复做升华实验,验证物理推测。

三、引导学生拓展迁移学习,让学生个性学习

当教师引导学生攻克了学习重点与难点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这一环节可引导学生在线下完成。

例如,在讲“升华与凝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个物理现象:钨丝灯泡用久了以后,会产生升华和凝华现象,然后钨丝会变细,灯泡的应用故障会变多。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思考,为什么灯丝的应用故障会变多?你能想出哪些优化灯泡质量的途径?有一个学生指出,根据物理公式P=UI=U2/R可知,在灯泡两端电压不变的前提下,灯丝的截面积越小,电阻就会越小,灯丝所承担的负荷就会增大,当负荷超过灯泡承受的范围时,便会烧断。如果要优化灯泡的质量,就要优选灯丝材质,避免灯泡在应用时产生升华现象。通过课后引导,让学生把学过的电流、电压知识与升华、凝华知识结合起来,完善了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

总之,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的要点,就是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线下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教师集中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思考,依学习需求自由拓展,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得以增加;同时,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凝华升华灯泡
贪吃蛇升华记
灯泡创意秀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