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电气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

2016-11-25周泽全张文学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电气安全现代技术

周泽全+张文学

摘 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电气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样,电气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由于电气利用不当而导致很多安全事故发生,因此,要加强对电气的安全管理。探讨了电气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具有创新价值的早期预警、三级监控系统和立体管理的方法,以促进电气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现代技术;电气安全;早期预警;立体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0.067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20-0067-02

1 构建安全管理系统的意义

在建筑施工中,电气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做好安全管理措施必不可少。在电气操作中,往往不是施工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不足,而是他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再加上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因此,要加强对电气人员的安全管理,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构建安全管理系统有利于使他们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范,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按照安全管理的规定施工,促进管理秩序的形成,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电气安全隐患

2.1 施工安全隐患

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穿线工程中,由于导管细而多,因此导管内部空间小,导致热量大量积聚,这样容易引起导线绝缘层老化,缩短导线的寿命。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检测到并更换,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②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擦净腐蚀剂,在处理开关时没有将相线切断,部分插座的相线和零线位置接错等。这些不规范措施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③金属导管的管口经常会处理不当,很多施工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在管口处遗留了大量毛刺。这些金属毛刺可能会划破导线的绝缘层,使导线裸露,容易因此停电。如果导线热量过大,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④在安装避雷系统时,有些施工人员在引下线时会漏焊某处圆钢,使引下线不能发挥它的正常作用,因此,避雷系统就有可能失灵,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硬件设备

目前,在电气安全硬件系统上存在诸多问题,接收不到远传数据、漏电、空气开关的限制等,都不利于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管理,也没有形成统一、固定的标准,因此,硬件设备在规格上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综合新型电气安全系统设计应用

3.1 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领导层要对电气安全管理予以足够重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宣传,完善《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及时检查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并反复确认,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改正。

及时学习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方针,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并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强化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完善建筑工程备案制度,在施工完成后,要对整个项目的安全事故进行备案,为下一次施工或其他施工项目积累经验,并主动接受公众对安全事故隐患的报告和举报,保证安全生产和施工。如果建设项目实行安全监督制度,则要定期进行安全审查,减少事故的安全隐患。

3.2 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

要严格按照电气工作流程的规定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在电气设备管理中要注重4个方面的测试:①强化工业住宅用电设备的安全测试;②检查电气装置的绝缘保护性,检查其漏电状态;③进行变压器、发电机的安全测试;④对电子设备的终极产品进行安全测试,测试的内容为漏电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电流测试等。检测单位应该将测试结果呈现给使用单位,对测试不合格的设备要没收或强令其更换,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高空作业的施工现场,要对安全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在用完安全设备之后,要对其进行清洗,并放置在专用的位置,避免设备的污损,要保持环境的通风、干燥。

3.3 新型电气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3.1 三级监控系统

电气火灾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时常出现,也是社会普遍发生的灾害,尤其是学校、居民楼里的发生频率更大。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2个方面:①处理措施比较被动。就目前来看,主要的手段有消防通道和火灾监控系统。②终端保护设置缺失。线路终端较为开放,很少有监控保护措施,因此,用户可以随意添加负荷,导致线路老化,引起事故的发生。

要针对用户端的用电状况,采用新型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结构。传统的电气火灾检测系统比较落后,忽略了对电能质量的检测,因此,新型电气火灾监测系统着重添加对电能质量进行检测的板块,还通过建立智能防护开关对用电设备进行保护。主要通过LabVIEW平台,保证火灾系统的安全性。新型电气火灾安全监控系统由三级监控系统构成,三级电气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对用电设备、用电线路的电流、电压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图1为三级监控系统的的结构。

3.3.2 早期预警技术

所谓“早期预警的技术方法”,就是 24 h不间断地监测楼宇低压配电系统中各类电气安全元素,其中,检测的内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烟尘等具体参数,并在智能化数学模型的建立下,对各种隐患进行分析,检测电气系统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还要检查用户有无使用非法设备,有无将电气设备关闭。早期预警系统是全天候的检测系统,可以对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比如事件树分析法,帮助解决电气安全事件的精确度的问题。

3.3.3 立体化管理方法

通常,可以通过一些智能终端对电气安全进行预测和分析。常见的智能终端有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参考专家知识库,向有关专家人员发出预警,警示信息包含事件的类型、发生的位置、影响程度和解决方案等。而且相关人员要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跨区域、跨时间地对任何项目进行立体化管理。

4 结束语

在电气工程管理中,很多施工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就需要对电气生产和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目前,我国安全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因此,构建安全管理系统刻不容缓。此外,还要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新型电气安全管理的技术防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洋.电气安全技术及其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225-226.

[2]李焦明.全面电气安全管理初探[J].江苏建材,2015(05):58-60.

[3]熊橙梁,杨奇,马昕,彭浩明.依托现代技术构建新型电气安全管理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6):63-65.

猜你喜欢

电气安全现代技术
浅谈电气安全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置
电气安全接地与接零原理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技术的思考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论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
高层建筑的电气安全和电气节能研究
高层建筑的电气安全和电气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