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石壁的炽热光影
2016-11-25张庭庭
张庭庭
“老师,你把整座山,都变成我们淑莉的啦!”罗幸·瓦旦笑着说。“这座山本来就是你们的呀,那是心灵所有权!”我回答。
来到台湾苗栗县南庄乡东河村,再往山里走,映入眼帘的是被泰雅族人称作Raisinay的大片峻峭石壁。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照射到苗栗人称为“母亲山”的加里山,然后沿着石壁一路往西游移;石壁的正对面,就是石壁染织工艺园区,也是“太阳有脚”的品牌基地。
嫁入部落的农家女儿
深邃的眼睛、黝黑的肌肤,“太阳有脚”创办人林淑莉从小常被误认为台湾原住民,但她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闽南农家女孩。用双手拼生计的生存之道与勤俭质朴的家族性格,从小便深植林淑莉心中。长大后考进复兴美工,林淑莉开始关注原住民的文化习俗。经常背着一只包在部落游走的她,深深着迷于原住民特有的真诚与热情。1986年,适逢赛夏族矮灵祭的十年大祭,林淑莉来到南庄乡,意外结识一位热情幽默的泰雅族青年罗幸·瓦旦,这个像原住民的汉家女,嫁进了南庄的泰雅部落。
原本就热爱设计的林淑莉也开始爱上染织。对没有文字的原住民来说,传统染织工艺就是族群历史文化的记录语言。在泰雅族的传统文化里,织布技艺象征了泰雅妇女的品德才能与社会地位,熟谙织布的女子才能接受纹面、具备婚嫁资格。林淑莉向部落长辈取经学艺,还接下东河小区发展协会的理事长一职,肩负起传承技艺的使命,也提供了部落妇女就业的机会。
传统创新的缤纷旅程
2004年,艾莉台风袭击台湾,山区受重创,许多餐馆、民宿纷纷关闭,但性格坚韧的林淑莉却决定将原本的染织工坊扩大规模,结合民宿、植物园等空间,整合为保留完整泰雅风貌的“石壁染织工艺园区”。
园区设有导览,游客可以亲自体验染织工艺过程,还有DIY工艺教室。而为了让来到石壁的访客能安心欣赏自然美景,园区设置了“石壁彩虹民宿”,萃取传统泰雅染织与石壁自然环境的代表色调,以薯榔、甜柿、芭蕉、樱花、小米、桐花六种色彩布置主题住房,柔软温和的视觉空间,传递着泰雅人热情好客的性格。而环绕四周的天然植物园,则种植了苎麻、姜黄、蓝草、薯榔等染织原料植物,置身其间,深深体会到泰雅人尊敬自然、爱惜土地的美好传统。
以纤维植物苎麻作为织料,以红根仔草、姜黄、薯榔等天然植物为染料,林淑莉保留了传统泰雅染织工艺的风貌,融入美学巧思,结合都市人的审美眼光,造就了多变而雅致的风格。围巾、桌布、笔记本套……石壁染织的产品开始受到关注,获得文人雅士青睐,也赢得许多文创奖项与补助,但一路走来也并不顺畅。
石壁染织到太阳有脚
2013年,石壁染织工坊获选为苗栗县“文创耕苗”项目厂商,林淑莉在上了我的课之后开始深思,如何将部落的文化公共资产与自己的品牌发展加以区分?如何不只是吸引游客上门,还能将自己的产品理念推广出去?一封来自美国一位教授的赞赏与代理合作邀约函,更加强了她要让品牌走出部落、走向国际的决心。“石壁染织”的名号就保留给园区与部落使用,她要另创格局更为宽广的产品品牌。
于是我们共同开始了品牌脱胎之旅。我发现,泰雅染织常见的多半是菱形纹“祖灵的眼睛”,而林淑莉却有一系列以“行走的太阳”纹饰衍生的产品,正好呼应自家对面那块广阔石壁上、日日可见晨光移动的清亮轨迹。于是,我建议将此图纹转化为品牌图腾,以林淑莉个人创作风格为主的产品品牌就唤作“太阳有脚”(WalkingSun),既贴切诠释了林淑莉的人生经历与乐天个性,也传承延伸了泰雅文化,更是世界各民族都能领会的意象符号!
珍视自然环境,将部落传说与现代美学在经纬中织梭,“太阳有脚”一步步把原山的色彩染映成都会时尚,成为台湾原住民文创品牌的典范。
文创商品走进衣食住行,将美学与文化点滴渗透,可以是披肩、可以是背包、可以是寝具,可以是思念的托告、时髦的符号、偷闲的妙招……文创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文化的跨界想象与重组,穿越时间、跨越民族、超越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