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庆国:小说迷宫中的虚实人生

2016-11-25周明全

小说评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马厩现实作家

周明全

张庆国:小说迷宫中的虚实人生

周明全

张庆国是我们云南的作家,不张扬,我一直将他当老大哥看。私下里喝酒,头脑飘然的时候,我对庆国大哥说,我认为他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作家。他不以为然,他说,他在家里的书房写作,就跟进到寺庙的感觉一样。这就是张庆国的态度,他心中有底,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专心写作。

金子不会跳出来说自己是金子,挖不到只说明掘金者没运气,作家张庆国就是这样的金子。他确实写过一部掘金者生活的长篇小说《卡奴亚罗契约》,挖到了金子,却不动声色。

张庆国有30年的创作经历,稳定并步步向上的近400万字作品量,他的小说几乎全部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钟山》《花城》等所有国内重要杂志,被国内的选刊多次转载,入选过年度选本和“中国小说排行榜”。其实,有关张庆国创作的评论和研究文章,已多次见诸《文艺报》《文学报》《小说评论》《南方文坛》等报刊。早在15年前,就有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在谈及当年的国内小说时,把张庆国与莫言和陈应松并列,推介过他的小说《黑暗的火车》。

但他的文名一直不怎么彰显。也许是人在云南,偏僻的缘故。

张庆国的理解是:只能说明我做得不够好。

我认为这不是谦词,是信心。

一、张庆国小说的语言特征

文学的“文”,有一层重要意义是文字,也就是语言,语言之于文学,不是外壳,而是灵魂。张庆国在为云南作者讲课时,多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说,文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只为读者提供思想暗示,不提供实物。一匹马,画家的办法是画出来让人看见,音乐家的办法是让人听到马蹄声,作家的办法是,用文字告诉读者有一匹马,读者看不到也听不见,只能根据语言文字的暗示去想象一匹马。所以,作家的语言处理不好,写作就会失效。

早在2011年,著名批评家贺绍俊就撰文呼吁,当务之急是建立中国当代文学的优雅语言。他指出,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正面对语言这道坎,迈过这道坎,也许就风光无限。在贺绍俊看来,文学语言不同于思想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是用来承载民族精神内涵和永恒精神价值的。因此,语言问题并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建立起优雅的文学语言,也许是中国当代文学得以发展和突破的关键,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关键。①

缺乏语言功夫,再好的主题也没有承载支架。严峻的事实是,语言的浅薄和粗俗化已使近年的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变得平庸,很多作家直奔主题,文本干瘪无力。语言是小说存在的家园。汪曾祺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小说家,历来重视语言,小说成就颇高。他曾说,“语言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小说的语言不是纯粹外部的东西。语言和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②

在我的视野中,老村、金宇澄、李洱、张庆国等为数不多的几位作家,对语言很有准备。我说的准备,是经年累月对语言的琢磨提炼,也就是说,作家应该先找到适合自己表述的语言,再去找故事、人物。但现在的作家,大多数先从故事和人物入手,忽视了语言准备。

语言过剩和语言紧缺并存,是当下中国文学的危机之一。

在一次访谈中,张庆国透露了自己对语言的长期准备过程,他说:“中学时我一度疯狂迷上遣词造句的研究,那时我做得最多的事是查词典,在家里找到一本‘破四旧’遗漏的老式‘四角号码’词典,里面的旧式词汇很多,觉得太丰富了,太好了。所以我最初的语言训练不是在大学里学的,很早就开始了。”③作家老村的语言把握也甚为到位,他写作《骚土》前,也是天天看《辞海》,搜罗陕西语系中的古字、古词。《骚土》使用《辞海》中的词汇也就百十来个,但这百十来个经历岁月淘洗的词,像盖木头房子使用的铆钉,使《骚土》站住了,具有了稳定性、经典性,与传统中国小说接轨。

张庆国小说语言的第一个特征是简练,单刀直入。

应该说,这是张庆国近几年小说的语言特征,早期张庆国写的小说,比如九十年代初期发表于《花城》的中篇小说《巴町神歌》(《花城》1991 年5 期),语言是较为繁复的。语言由繁复转向简练,说明张庆国的文学观点发生了变化,从青年时期的先锋派学习,改变为另取一套的镇定自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先锋小说探索风起云涌,张庆国作为刚从大学毕业的作家,其写作经历与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风行同步,正如他在相关文章中自我介绍的那样,西方现代派文学为他所钟爱,从卡夫卡到马尔克斯他都很熟悉。但熟悉是一回事,正确理解和运用是另一回事。张庆国在2009 年发表于《山西文学》的一篇读外国小说的长篇随笔中,曾对自己的那段文学经历进行检讨,认为早年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作家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只欣赏语言的壳,未能准确领会语言的魂。④

语言不止是形式,也是作品的内容,小说中涉及的生活事件,跟作家采用的语言形式同为一体,不可分割。作家对人生有所理解,发现了主题,就会寻找相应的语言形式。早期张庆国的小说有先锋实验色彩,语言繁复,是因为他喜欢西方现代派小说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他用那种语言形式描述了人生的神秘,却不太明白外国作家为什么那样写,不清楚那种新锐语言后面的西方文化背景及其精神意义。他的语言繁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思想在迷茫地绕圈子。

这不是张庆国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通病。当时的中国文学急于寻找新的出路,青年作家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花样翻新的技巧有所迷恋,剥了其语言的壳,穿到自己身上。他们只能这样做,但这样做是错的,语言不是作品的外衣,是重要内容。西方现代派文学选择的语言形式,出于他们自身的处境和由此产生的作品。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之后,面对“上帝已死”的孤独和恐慌,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巴尔扎克式的外部写实传统无法解决西方人巨大的内心困扰,于是催生出他们的新思考及文学形式的现代性突破,并产生相应的文学语言。

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踏步前进,同样面临传统革命文学不再适应历史转变后的中国经验的困扰,但这个困扰跟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文化相去甚远。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物质困难、精神贫乏、思想空洞。思想空洞导致我们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从西方作家的作品中,我们也找不到自身问题的答案,因为西方作家的写作只能解释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借用他们的语言,为自己的作品暂时取暖。

正如张庆国后来著文所说,“中国有中国的问题,外国有外国的问题,乌鸦解决乌鸦的麻烦,老鼠享受老鼠的欢乐。中国作家写爱情,也许为的是表达生的喜悦,外国作家写爱情,可能恰恰是解释死的无奈。”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青年作家,包括当时的张庆国,很难认识到这个深度,只为读到崭新的语言而惊喜,他们用那种语言创作自己的中国生活小说时,难免徘徊迷茫。

现在,张庆国的小说语言简练明确,直截了当,是因为心里有底。当西方现代派文学成为常识,融会在中国作家的生活观察中,融会在作家的中国方式表达中时,张庆国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想要描绘的人生以及相应的语言方式。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写,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命运有明确认识,对安排出的相应情节心中有数,语言方式就很果断,直接挑明,一针见血。

张庆国的这个语言特色,最为鲜明地体现在其最新发表的小说《马厩之夜》(《人民文学》2014 年第3 期)中。这部中篇小说讲的是老故事,叙事方法却很新颖,人生认识独特而明确。小说中的桃花村人,在日本人的威逼下,把几个村里的女孩送给日军做慰安妇,战后为隐瞒羞耻,引出了更大混乱。如此复杂的伦理故事,张庆国在小说开头,表达得简练有力:

“我母亲六岁那年,被赵木匠从缅甸领回来。原来她有一个印度人的名字,……她跟着赵木匠走进桃花村时,连中国话也不会说,对赵木匠要把自己养大做儿媳的事不懂,也没有兴趣搞懂,只想再活几年,活厌烦了就上吊,去找早就死去的印度父亲。”

短短数十字,就把小说中的几个叙述者摆出来,也把人物国籍与身份的混乱摆出来,同时亮出其生死态度。叙述者多,是因为人生的隐瞒,国籍和身份的混乱出于时代混乱,生死不知,来自于战争危险。信息容量很大,令人赞叹。

简练的语言容量最大,也最有力。金圣叹就曾感慨道:不会用笔者一笔只作一笔用,会用笔者,一笔作百十笔用。⑥莫言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师,从莫言的小说看,他的语言是很不节制的,肆意汪洋,少了韵味,多了泥沙俱下的土味。张庆国不同,他的语言谨慎用心,有很多玄机。在他的中篇小说《钥匙的惊慌》(《十月》1995 年第4 期)中,迷茫时代中的恍惚人物李正,为家里准备做防盗笼的事,心乱如麻,无所适从。价格高了不行,便宜也不行,安装怕麻烦,不安装又恐慌。他最后决定做防盗笼,交付定金,制作人老田却失踪,受到致命一击。这里,张庆国只用一个短句,就把李正的心态写了出来:没有老田,小店已经在昆明城的早晨死去。“早晨”充满希望,但“早晨”后面的“死”字,写尽了李正的万念俱灰。

语言的优雅,是张庆国小说的第二个特征。

这个特色,也许跟作者个人的出身有些联系。我和张庆国有个谈话,他介绍说,自己出身书香世家,直到父亲那一代,家族也全部是大学生,他奶奶的女佣“文革”开始那年才辞退。我知道他自小阅读《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著作,其小说语言,早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中养出了优雅的风度。

张庆国的小说《黑暗的火车》(《十月》2000 年第2 期),就体现了语言优雅的特点。雾、火车的摇晃、目光的潮湿、夜色的疑惑、房间中的慌乱、床上的凹印等等。俯拾即是的优美短句使得《黑暗的火车》色香味俱全,醇厚,很有嚼头,层层推进,让火车驶入读者内心,回味无穷。

优雅来自恬淡,以及对事物细微的体察。在小说《如鬼》(《钟山》2011年4期)中,张庆国写鸽子,表现出细微而深刻洞察力。

“那些神奇可爱的鸟,羽毛光滑,眼睛明亮,骄傲优雅而相亲相爱。公鸽向母鸽求爱,是那样彬彬有礼,不慌不忙。它绕着母鸽点头,一遍一遍地点,用力点,深深地点,乞求它赐给自己爱情。母鸽不同意,表情冷淡,它就再努力,咕咕咕地唱歌,我认为是唱歌。父亲说,不是唱歌,它是在念情诗。”

张庆国的语言优雅,还来自于他对比喻的应用和掌控。在小说《桃花灿烂》(《人民文学》2003 年第12 期)中,张庆国将街上的乘客比喻成豆子,形象且特别有味。他写道:“散落在街上的乘客是大豆、小豆,虫吃过的豆子和金豆,开着出租车满城拣豆子。”小说《水镇蝴蝶飞舞》(《花城》1996 年第2 期),更能体现这方面的特色,这部发表于九十年代初的中篇小说,写得仓皇迷离,纯静唯美。江边的小镇、神秘的纸花店、寂寞的招待所、黄昏中飞舞的金属蝴蝶、琴师与美女、医生和杀手,惟妙惟肖,读来恍然若梦。

在小说《如鬼》中,张庆国写道:“关于二叔的传说,像树上落下的鸟窝,干枯散乱,轻飘飘的一点重量也没有。”在小说《如风》(《芳草》2011 年1 期)中,张庆国把警察陈刚比喻成猎狗,将马局长比喻成狡猾的野猪。明喻、暗喻、隐喻交叉,巧妙运用,有绅士品质,机智俏皮。

张庆国语言的机智俏皮,跟其他作家有明显区别。文学语言不是俏皮话,语言的力量不体现在表面的花哨,表面的俏皮话只是小水花,张庆国的机智是大海本身,出于其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理解,跟小说内容融为一体。这让我想起了作家刘震云的小说,刘震云的小说中亦有很多看似精彩的俏皮话,但他的俏皮话显得游离,未能融入小说的整体语境,来路不明。

此外,反讽与幽默,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亦是张庆国语言的特征,张庆国常把严峻的事件表述得轻描淡写,把痛苦表述得不以为然,把惨烈的现实描绘得虚幻神秘。他的词语研究非常细致,语言中很少虚词,大量使用动词、名词,大量做形象比喻与具体描绘,很少抽象表述。

作为生活在云南这块神性土地上的作家,张庆国还对语言的地方性挖掘很重视。地方性是现代性的一种,做到更高意义的地方性表达,才能言之有物,体现最实在的世界性。刘恪在《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史(1902—2012)》中说,我特别相信语言是地方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诞生于某一个地方,由那一个地方赐予他语言,及一种语言的情感、地方性知识、个人所拥有的地方语言经验与表达方式。刘恪相信,只有地方性的语言才是最独特个性的语言表到。⑦

张庆国的小说中,很早就出现大量昆明及云南的地理名称,他在多年前就对小说的地方性表达做出尝试,力求运用差异化的地方知识,写出特殊人生,实现文学的创造力。但我认为,有关地方知识及相关语言的挖掘,张庆国还做得不够。

中国文学的普通话写作,抹平了地域差异,把不同地域间特有的文化资源、传承、习俗等烙印消灭,十分可惜。但是,只注重地域差异,不研究交流的有效,也会造成重大遗憾。众多中国作家对此已有认识,正开展各种探索,张庆国是其中之一。

云南文化种类繁多,体现出多种多样的差异性,艺术资源很丰富,作家用心琢磨,可以写出体现神性的大作品。作为云南最优秀的小说家,张庆国应该再做努力,继续深入民间,淘洗出云南最有文化魅力、最有地域特色的词汇,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二、人生的虚妄迷茫

张庆国作品很多,题材繁杂,手法多样,他的小说类似迷宫,仔细分析,可看出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蜕变。

第一个阶段是非现实,对人生虚妄与空疏的描绘,即把有写成无,迷恋纯想象的虚构叙述。第二个阶段是关注现实,却常常绕开现实疼痛,把重写成轻,如他所说,“把痛苦的事写成玩笑”。第三个阶段,以近期刊发在《人民文学》的《马厩之夜》为转折点,张庆国的小说创作,保持着现代叙事的多样化与复杂性,注重作品的陌生化,却脚踏实地,对选择的题材有清醒认识,所写事件和人物也有深入分析,做到了言之有物,目标明确。

张庆国在中篇小说集《黑暗的火车》“代后记”中说:“我有意把沉重的生活写轻,把世俗人生的困难写得与世俗概念关系不大,把落在地上的石头写成浮在空中的烟云,把实有其名的城市写成并不存在的梦境,把有写成无,这是2000 年前我的小说观。”⑧

我推测,张庆国早期的小说观主要基于两个层面形成,一是他的家族解放前是传统士族,解放后旧历史被革命摧毁,全家人搬出世代居住的宅院,挤在十几平米的公家小屋中艰难度日。童年时,爱写作文的他被反复警告,说写文章会成右派,这对其早期的心灵产生过影响。二是他上大学时,西方思潮涌入,写作风格受影响,思想迷茫。

两者叠加,使张庆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人生理解很虚妄,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虚无,看上去嘈杂繁华,其实什么也没有。他在接受我的访问时回答:“爱得生死难离,终要分离,生命是过眼烟云。三十岁左右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每到冬天,看着灰色天空,我就很忧郁,非常难受,像要死一样。”

所以,张庆国的早期作品,充斥着大量人生的虚幻与神秘。《水镇蝴蝶飞舞》和《巴町神歌》,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两部小说都明显受到先锋思潮影响,有一望而知的现代意识,写世界的不可知和作家自己内心的迷茫。

水镇是一座缥缈之城,镇上的男女行踪可疑,善恶莫辨,危险突如其来,死亡无可抗拒并原因不明。《巴町神歌》非常超现实,用想象中的云南深山生活,写不可能存在的奇异世界和人生。闭塞的小县上,躲藏着一位自命不凡的歌舞团团长,他是艺术天才,骄傲自大,举止神秘,手下的弟子也行踪诡异。歌舞团所在的旧宅子式样古怪,非中非西,阴森可怖。狗偶尔说人话,鹦鹉能背诵很多外国诗歌,团长排练的作品出自意外获得的失传古籍,时光积尘里鬼影幢幢,演员登台时神奇升空。小说最后,剧场倒塌,神话消失,回归世俗,平淡无奇。

《巴町神歌》的所有描写都很具体,环境、人物及其行为非常逼真,故事却很虚妄,没有现实根据。张庆国杜撰了美丽的梦和遥远传说,描绘其背后的阴森黑影,内容安排很大胆,叙述上旁逸斜出,枝蔓横生,语言探索有诸多尝试。这部小说是张庆国非现实题材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体现出张庆国对生命和文学的深层思考。

之后的《水镇蝴蝶飞舞》跟《巴町神歌》一路,小说叙事却有清晰线索。张庆国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原先我认为故事不好,怕沿着故事下去,会使小说变得枯燥、单调。后来,我认为故事在小说中还是很重要的,一旦写好故事,小说同样完美。”⑨

重视叙事性,强调故事的完整清晰,并非为了解释现实人生。《水镇蝴蝶飞舞》写得复杂多变,却跟现实毫无关系,只是一个梦。张庆国发表于《当代》另一部小说《意外》(《当代》,2004 年1 期),看上去是农村现实题材作品,其实也跟现实无关,只是小说家无中生有的想象尝试。张庆国祖辈生长于城市,并不懂农村,这个小说以玩笑似的纯粹想象文字,把虚幻的猜测写成当下社会的具体人生,借以表现混乱现世中人的孤独无助。

值得注意的是,《意外》尽管虚幻,却是一个信号,张庆国从虚妄的想象中走进了现实生活,开始反省并研究沉重的现实社会。2000 年后,张庆国的小说发生变化,转向对现实的书写。这个转变当然是有限度的,具有明显的张庆国特色。他的小说叙述,仍然重在艺术表达,不以揭露现实困难为目的,他经常绕开现实中的人生障碍,把小说中出现的人生痛苦当玩笑写,化重为轻。

当下的中国文坛,对现实的书写大多呈现正面强攻之势,余华的《第七天》恨不得直接用新闻体写现实,以荒诞回应荒诞,以不可承受之重写命运的不可承受之痛。另外一路,如张庆国,以轻盈来写沉重。米兰·昆德拉曾以“极端轻薄的形式来书写极端严肃的主题”,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第一讲就是“轻逸”,他说,重量轻的软件智能通过重量重的硬件来施展力量,但发号施令者乃是软件。⑩

张庆国不愿面对现实困难,并非其不知道现实困难的沉重,也并非其冷漠无情,而是文学观不同。不少优秀的中国作家,也对现实书写保持着警惕,阎连科的不少作品书写惨痛现实,却放浪形骸,极尽夸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回避简单的现实重复,更强烈地描绘荒诞人生。

把重写成轻,以虚向实,有意拉开文学与现实的距离,以强调文学的审美意义,是张庆国小说的重要特点。张庆国认为,“纯粹的现实故事是生活的重复,如果这种重复还显得有意思的话,应该交给记者或新闻电视去做。文学家要在生活之上展开描述,它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⑪所以,张庆国小说写厚重的社会事件,从不追查原因,更不去判断社会是非。

张庆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表于《十月》杂志的中篇小说《钥匙的惊慌》(《十月》1995 年第4 期),在化重为轻的意义上,也有代表性。首先,小说名就奇异,钥匙是常见的实物,不可能惊慌。其次,内容荒诞。公务员李正担心钥匙丢失,在安装防盗笼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却处处出错。妻子精打细算,一再吃亏,姑妈莫名胆怯,求助气功大师,甘心受骗上当,其中还穿插姓花的女同事的爱情乱码。最后,李正勇于揭发气功大师的骗局,却被警察误抓。

人生很沉重,麻烦不断,演化出的事件像一场玩笑。故事很具体,细节来源于现实,小说中的人物谁都熟悉,类似事件处处可见,它们组合在这部小说中,却不再真实,荒诞不经。实有的钥匙以虚幻假象出现,写出了现实人生中的空虚无助。张庆国着力于具体现实,却无意做现实表达,只想通过“钥匙”这一贯穿始终的意象,写时代的慌张和严峻人生中的不安全感,以触及人心深处永恒的空虚。

《意外》是张庆国的另一部优秀中篇。这部小说开篇就在人名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连串物品名,竟然就是小说中人的真名,教师叫土豆、校长叫板凳、乡镇书记叫钢筋、镇长叫柜子,女学生叫树叶。

现实人生被不可能存在的人名虚化,作品获得了最初的陌生化原创力,其中故事及人物命运,也就与现实保持距离,表面的玩笑,大有深意。《意外》中才华出众的青年教师土豆,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梦想升迁,忽然杀出一个叫板凳的人阻断他的人生,让他经历一系列打击,被迫走上逃亡之路,最后嘎然死于公安大院内的车祸。小说绕开了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解释,以荒诞始,也以荒诞终结。

类似化重为轻的荒诞故事,还有张庆国的小说《错字案》(《十月》2011 年4 期)。其中马师傅孤独出征,只身破除城中大量错字,令人感慨,啼笑皆非。这个印刷厂老工人颇有堂吉诃德风度,他是校对师傅,视整座城市的错别字为仇敌,奋力作战,走火入魔,永远痛苦,在喧嚣的城市里形只影单,以至引火烧身。

张庆国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不一样。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以实写实,把沉重的现实写得更重,他则化重为轻,以虚写实,构思独特。无论是《钥匙的惊慌》《黑暗的火车》以及后来的《错字案》和《如风》等,均不以再现生活为目的,也不解释现实困难,只写生命的狼狈与仓皇。

张庆国说:“我的小说,叙述中均隐约透出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也就是说,总有一只黑手把人推向绝路或死路。”⑫《黑暗的火车》就是这样的小说:牙科医生赵明,为见初恋情人马晓红,去成都参加口腔正畸会议。在驶往成都的列车上遇到另一个女人,上演出“黑暗中摸索的故事”,在阴错阳差中丧命。这部小说十五年前发表时,广受称赞,小说中的“虚”通过丰富饱满的“实”完成,张庆国做到了专业,也做到了精确。他写足了可见的爱情错乱,也给黑暗的精神世界留下空间,有效避免了作品的简单化粗浅。

三、行走、救赎和转变

张庆国勤于思考,却不是书呆子,他的很多小说都是行走的结果。青年批评家杨庆祥一直批评当下的中国小说缺乏“野性”,他认为我们现在被一种伪中产阶级写作所束缚。这种伪中产阶级写作,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规矩,在审美、伦理、人物的塑造上都中规中矩,小情小趣,被禁忌所困。⑬

杨庆祥提到“野”,其实就是要求突破禁忌,审美的禁忌和伦理的禁忌。没有突破,写作就会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让作家走动,跟历史和他人互动交流,深入别人的内心。

杨庆祥认为,张承志就是一个有“野性”的作家,一直在真正行走,《心灵史》也一直在修改,2011 年,他又修改了一个新版本。所以作家一定要动,让思想动起来,身体也动起来。如果停滞不动,写作的新格局,就很难打开。

张庆国深谙此道,一直在“走”,行走使他保持激情,思想活跃,接连创作出新的作品。早年的《水镇蝴蝶飞舞》是他远走云南东北部,独自客居陌生的江边小城的收获;《如风》的创作来源于他前往云南某县,跟随当地人进山打野猎的经历;长篇小说《卡奴亚罗契约》,是他一年中多次往返云南南部的亚热带深山,研究当地疯狂掘金史的结果。

《卡奴亚罗契约》(《十月》2008 年4 期),最早出于张庆国在一个饭局上听别人讲的轶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之后,张庆国立即着手准备,出门行走。他不开车,也不坐朋友的车,是去客运站买票,坐长途客车,像一个真正的乘客,辗转数百公里,直奔传说中的荒凉之地,进入埋藏着淘金秘密的深山。他一年之中六次前往被叫做金矿的偏僻山沟,住在金子河边简陋的小旅店,跟当地人交朋友,同吃同住,最后写成了亦真亦幻的掘金故事。

张庆国认为,《卡奴亚罗契约》不是在写金子,是写时间历史⑭,他的这个自我总结很到位。小说中的事件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当地的掘金历史,可理解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演进史。张庆国写出了改革开放历史,也写出人心的成长史与财富混乱史。但是,他的小说叙述与常见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区别,这部小说不是单线推进,是复调式发展,城市、乡村、历史、现实并存,融会交叉。边远的马峰镇从贫困到富裕,从快乐到痛苦,从宁静到喧嚣,从纯洁到淫乱,触目惊心。他在写历史的混乱时,不忘生命的迷乱,不忘夸张和荒诞的表达,不忘深山原始宗教的神秘幻象,写了现实之重,也写出虚弱的生命之轻。

行走也使张庆国的小说创作获得救赎,发生了重大转变。

小说以假写真,张庆国面对是非难辨的复杂世界不敢大意,不敢随便开口,就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艺术审美。他的做法没有错,人生不完美,古代如此,现代如此,未来也如此。艺术面对现实,常常表现得“无用”,也无奈。小说无论怎么写,都是一件艺术品,失去了审美价值,小说就难以立足。

文学有为人生的意义,完全回避现实人生的解释,再好的小说也会有缺憾。张庆国的写作避实就虚,化重为轻,是其艺术追求,也是其思想的困惑。

张庆国的这种困惑,在2014 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这一年,张庆国发表了最新的小说《马厩之夜》。小说写得复杂,却干净利落,再次获得好评。为此,《南方文坛》刊载了中国九位青年博士评论家对《马厩之夜》的讨论,有人在讨论中认为,张庆国的《马厩之夜》代表了他个人写作风格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先锋文学转型的一种“命运”。⑮

这种“命运”就是落地,中国作家的现代叙事探索落到了中国的土地上,与中国生活、中国情感、中国问题、中国人种甚至中国古典艺术传统,产生了血肉联系。这种联系当然是现代性的,是三十年国际文学思潮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对几千年中国历史和文化重新思考的结果,并非旧式现实主义的简单复活。

这种转变中,人生的虚妄迷茫当然有,因为从绝对意义上说,生命就是一场迷梦,来无踪去无影,但小说中的具体事件却有了明确意义,疼痛就是疼痛,背叛就是背叛,任何错误都要承担后果。

《马厩之夜》揭示了复杂的伦理困难,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接连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刊头条转载。霍俊明、张莉、金理等著名批评家,为此展开了专题讨论。

《马厩之夜》这部小说,同样萌发于张庆国听来的两句话。根据两句话提供的线索,他出门行走,前往一千公里之外的事件发生地,在小村子里居住,四处走访观察,实地感受时间的气息,为找到小说的最佳叙述方向苦苦思索,费尽心机。

这部小说写抗战,却没有战争,更没有抗日行动。桃花村的王老爷为维护村庄不被摧毁,同意给日军送慰安妇,战争结束,重金赎回女孩,又与她们一同服毒自尽。小说将人性的复杂,历史的复杂,时间的混淆以及战争的罪恶等,隐而不露地表现出来,是近年抗战题材中,将人性在战争残酷下自我博弈的表现书写得最充分的作品。

四、惊人的小说掌控力

评论家张莉在《2011 年中国小说年鉴》中,评介张庆国的小说《如鬼》时,有过这样的表述:通过《如鬼》,看出张庆国小说在叙事的推进,节奏的控制、人物的设计、人物关系的安排、结尾的处理等,都有恰到好处的表现,表现出小说叙事的惊人掌控力。⑯

新疆作家董立勃对张庆国的小说也很赞赏,他说,“庆国的小说,叙述技巧很独特,每一篇小说都有一个故事的核心,这个核心情节如同强有力的粘合剂,词语被自由组合在它的周围,故事的每一次推进,都给语言留下一个想象的真空。”⑰

有了行走和各方面的思考,才有良好的小说掌控力。

张庆国在发表于《中篇小说选刊》的创作谈《解套》一文中,这样阐述:“表面的叙述之后藏着暗流,小说家大写特写之处,也许恰恰不是重点。”⑱

我最近和著名作家老村交谈,他提出,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是一个浑然的螺旋型结构,比西方的小说叙述更高级,借此分析张庆国的小说,也可看出,他重视小说技术,在语言选择、叙述安排、人物设计、结构组织等方面,都有仔细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小说《马厩之夜》,这部小说采用多角度叙事手法,和当下很多小说的单线叙述有本质区别。

《马厩之夜》有“我”的寻访、母亲的追忆、神秘老头苦菜的叙述,以及村中各色人的历史表现。母亲的含混表述将整个事件聚焦于残酷,拉近了叙述与事件的距离。苦菜老头“像个鬼,来路不明”,他的叙述看似补充,其实是使事件虚化。小说中的“我”作为叙述者和当事人的“儿子”,也似是而非,鬼影幢幢,在事件中徘徊穿行。诸如此类的叙述安排使《马厩之夜》丰富有力,故事回旋发展,历史与现实时分时合,完成了逼真的写实表现,也留下混沌的想象空间,既引导读者进入痛苦的历史场景,又不断脱离原发地,返回几十年后的现实。

在有关《马厩之夜》的讨论中,深圳批评家赵目珍对张庆国的这部小说做了叙述的技术分析。她说,《马厩之夜》中的叙事主题“我”,并未参与母亲“小桃子”人生经历的全过程,故事的演绎无形中变成了“讲述+转述”双层结构。这种多重叙述使读者能一步一步抵达历史现场,抱着理解与同期之心态,回望那场战争中各种人在历史和命运挟裹下的百态人生。⑲

张庆国在这部小说的创作谈《黑夜背后的黑夜》中说:“小说叙述也是一个等待穿越的黑夜。小说家也许会有事实传闻的写作出发点,可经常性的处境是,传闻查无对证,支支吾吾,并不能支撑小说空间。……穿越叙述的黑夜更难,作家在文本的黑夜中摸索,身边遍布蚁虫般密密麻麻的文字。如果指挥不当,成千上万的文字蚁虫等不及找到黎明,就可能在夜晚的寒风中冻死。”⑳

他说的指挥得当,就是小说的掌控力。

这种掌控力在张庆国的中篇小说《如风》中,另有突出表现。《如风》发表于武汉的《芳草》杂志2011 年第1 期后引起广泛关注,被中国的五家选刊全部转载,创造了中国小说的“大满贯”转载奇观。它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重结构的叙事特色,《如风》包含了三层意义:猎狗奔跑如风、爱如风而逝、生死转换如风,并由此生出猎物与猎手相互混淆的悖论。张庆国让一个普通的社会事件,上升到人生的多重意义高度,使中国的社会事件小说获得艺术和思想表述上的重要开拓。

《如鬼》的掌控力与如上小说不同,它的叙事策略看似平实,清楚明白,并无花哨设计,但从开头起,到结尾终,小说的严密讲述均被一个巨大的历史鬼影所笼罩,那是时代之痛,也是人心之痛,是骄傲,也是空虚。近四万字的有限篇幅,写出了一个家族几户人家的半生岁月,压缩进了长篇小说的容量。其中有亲人的牵挂与吵闹,历史的虚弱和现实的坚硬,父辈的狼狈不堪与下一代的奋起直追,生的悔过与死的降临。种种冲突巧妙穿插,一泻而下,不可阻挡地汇合,在结尾的深夜里,突然发出尖锐回声。

张庆国是一位成熟的小说家,若不为名累,不为利诱,不断探索,相信他能创作出更多优秀小说。

周明全 云南人民出版社

注释:

①贺绍俊:《建立中国当代文学的优雅语言》,《文艺争鸣》,2011 年第3 期。

②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见《小说选刊》,1988 年第4 期。

③贾薇:《文学只是一种消遣与作家张庆国对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2e40d0100ij56.html。

④张庆国:《冬天的树和树上暴露的鸟巢》,《山西文学》,2009 年第5 期。

⑤张庆国:《冬天的树和树上暴露的鸟巢》,《山西文学》,2009 年第5 期。

⑥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转引自叶郎《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版,第114 页。

⑦刘恪:《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史(1902—2012)》,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12 页。

⑧张庆国:《我的生活一成不变》,《黑暗的火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357 页。

⑨贾薇:《文学只是一种消遣—— 与作家张庆国对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2e40d0100ij56.html。

⑩[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萧天佑(译),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版,第8 页。

⑪贾薇:《文学只是一种消遣—— 与作家张庆国对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72e40d0100ij56.html。

⑫参见黄毅《张庆国小说的虚与实》,《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1年第8 期。

⑬参见杨庆祥与周明全对话《“中国当下是最有可能出伟大作品的时代”》,《都市》,2014 年第9 期。

⑭姚霏:《张庆国:我写了一份时间的历史》,见《说吧,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42 页。

⑮2014 年4 月8 日,霍俊明、张莉、金理、房伟等九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会议室开展了张庆国《马厩之夜》的讨论。稿件参见《“时间马厩”中的罪与非罪——关于张庆国中篇小说《马厩之夜》的讨论》,《南方文坛》,2014 年第4 期。

⑯著名批评家张莉在《2011 年中国小说年鉴》中对张庆国的概括,转引自《“时间马厩”中的罪与非罪——关于张庆国中篇小说《马厩之夜》的讨论》,《南方文坛》,2014 年第4 期。

⑰董立勃:《藏在字里行间的金子》,《文艺报》,2009 年3 月3 日。

⑱张庆国:《解套》,《中篇小说选刊》,2011 年第2 期。

⑲此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者赵目珍的发言,参见《“时间马厩”中的罪与非罪——关于张庆国中篇小说《马厩之夜》的讨论》,《南方文坛》,2014 年第4 期。

⑳张庆国:《马厩之夜》创作谈,《小说月报》2014 年中篇小说专号3 期。

猜你喜欢

马厩现实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在马厩
漫画:现实背后(下)
谁在说谎呢?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遗失的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