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以及义别义同兼备问题研究
2016-11-25刘子瑜刘宋川
刘子瑜刘宋川
(1.北京大学 中文系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2.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唐诗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以及义别义同兼备问题研究
刘子瑜1刘宋川2
(1.北京大学 中文系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2.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本文对唐诗中具有平上义同以及平上义别又义同兼备的两类字群的音义关系和用法作了论析,认为:1.平上义同的字有22个,原来在上古只有一读(10字平声,12字上声),表示本义和引申义,后来在字义未变的情况下又取得了二读(10字上声,12字平声),于是形成了平上两读而义同的音义关系。2.另一类字群(10字)原来在上古也只有一读(平声8字,上声2字)表示本义和引申义,后来有一部分引申义和假借义取得了二读(上声或平声),于是形成了平上两读而义别又义同的音义关系。3.这两类字群的用法发端于中古前期,唐代得以继承和发展,主要是为了适应律诗平仄用字的需要。4.诸字音读到现代变化较大,一是诸字同义两读变为一读(平或上),二是部分字音由上变去或由上变平,于是唐代这两类字群的音义关系不复存在,但是阅读唐诗仍需依据诸字当时的音义关系,才不致误释音义,错定平仄,谬解诗律。
平仄两读平上义同义别常读与偏读平仄律式
引言
本文讨论唐诗中一字具有平声、上声两读而义同以及两读义别与义同兼备的问题。这个论题本属我们所定唐诗中一字平仄两读而义有异同总论题的分支。平仄是中古诗体声律中的概念,是对中古四声的概括和在诗体律式中运用的基本节奏单位。诗律的平声即中古汉语声调的平声,仄声则包括汉语声调的上、去、入三声。一字平仄两读(包括平上、平去、平入两读和平上去三读等)而义有异同,是汉语尤其是古汉语在音义关系上的重要特点。这种声调不同的两读、三读,在传统音韵学上则概括为“四声一纽”,现代语音学则解释为一字具有声母相同、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两读或三读。这种一字音读上的关联和不同与其义项上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类型的关联和差别是两相对应的。
根据我们的考察,一字平仄两读而义有异同的情况在唐诗中表现得最突出最集中。判定唐诗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以及义别、义同兼备的问题,一要依据反映隋唐语音系统的《广韵》和《集韵》中字音的反切和义注,同时参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现代工具书中汉字音义的注释,并在必要时对诸书注释的差异加以比较辨正;二要搜集唐诗中诸字平上两读的用例,分析诸字的音义关系,以证实诸字是否属于平上两读而义同或义别、义同兼备的类型。
下文按照这两大类型来论析诸字的用法。
唐诗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
所谓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是指该字的基本义项都具有平声和上声两种音读,唐代诗人可以根据律体平仄或押韵的需要,来选用该字的平声或上声一种音读。我们搜集论定的结果,具有这种音义特点的字群计有22个,即:蛬,籠,壅、巉、徯、瀰、瞑、逾、洶、糾、撓、擁、慷,嶄、泯、窅、臉、逞,嵌、庳、愈、鍵。依据中古韵书和现代工具书(《中文大辞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注释,尚有下列诸字也具有平上义同的特点,但在唐诗中诸字或缺平声用例,或缺上声用例,实际只有一读,即:估、凜、匯、巋、拱、砥、町、稹、臠、稹、赳、詆、阮、鞅、頷(以上诸字唐诗中无平声用例),何、僚、僂、兇、槎、曈、朦、惺、秧、蘼、紓、緹、閹(以上诸字唐诗中无上声用例)。但是韵书不举例证,工具书又基本上是引用古代散文句子作为该字音义的例证,实际是这些散文例句能证明该字的义项,却不能证明该字有平上两种读音。读者可以根据工具书所列第一个反切来认定该字的读音,但切不要以为该字在此文句中具有平上两读,古人可以任选其两读中的一读来给该字释读。其实平上义同的字群用在古代口语交际或散文写作中,古人只会按照当时占优势的常音来释读,而不会随意选用历史上积存下来的平上两读中的一音来释读;只有在写诗时,才会因诗句平仄的需要来选用该字的平声或上声。而诸字在现有唐诗中或缺平声用例,或缺上声用例,实际都只有一读,因此我们不能将诸字归入平上义同一类的字群。这是值得注意的。
根据以上22字的音义从唐至今的变化,我们分作三小类进行论析。
一、唐诗一字平上两读义同,后代音义关系未变,现今仍保持平上义同者,仅有一字,即:蛬〔蛩〕。
蛬〔蛩〕
A.蛬、蛩,《广韵》渠容切,《集韵》同切,平声锺韵群母(简称平锺群),今读qióng;“蛬”下注义:蟋蟀。B.蛬,《广韵》居悚切,上肿见,今读g ng;注义:蟋蟀。在表示蟋蟀义上“蛬”、“蛩”通用。不过“蛩”只读平声,“蛬”有平上两读,其中平声例居多,我们称为常读,上声例较少,称为偏读。今仍保持两读。下举4例:
(1)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五律)
(2)绕壁闇蛩无限思,恋巢寒燕未能归。(白居易《感秋咏意》,七律)
(3)秋风萤影随高柳,夜雨蛬声上短墙。(李咸用《旅馆秋夕》,七律)
(4)平芜寒蛬乱,乔木夜蝉疏。(苏颋《饯泽州卢使君赴任》,五排)
前二例“蛩”字用在“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第五和第四字,平声;后二例“蛬”字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律式第三和第四字,一平一上(以上声归仄声)。
二、唐诗一字平上义同,现今音义关系有变,其平声和上声分别表示不同义项,转为平上两读义别者,仅有1字,即:籠。
籠(笼)
A.《广韵》卢红切,平东来,今读lóng。B.《广韵》力董切,上董来,旧读l ng。义为:竹制的各种器具,用于盛物,或蓄养鸟类、家禽,名词;把……置于笼中,又包举、笼罩,动词。诸义在唐诗中有平上两读,而以平声为常读,上声为偏读。《汉语大字典》等把以上名、动义只注为平声,有缺。现今“笼”字音义关系有变,名、动义分为平声和上声,以示有别。下举6例:
(1)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浮。(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五律)
(2)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张仲素《春闺思》,五绝)
(3)酒甔香竹院,鱼笼挂茅檐。(皮日休《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五排)
(4)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贾岛《题皇甫荀蓝田厅》,五律)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七绝)
(6)云天敛馀霁,水木笼微曛。(李群玉《同张明府游溇水亭》,五律)
前四例“笼”字表示名词义,其中一、二例用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平仄仄”律式的第三和第二字,都读平声;三、四例用在“仄仄仄平平”和“仄仄仄平仄”律式的第二字,都是以上归仄。五、六两例“笼”字用于动词义,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二和第三字,一平一仄(上声)。
三、唐诗诸字平上两读义同,后代音义关系有变,现今已合并为平声或上声一读,或转为去声一读,共有20字。下面分类论析:
(一)唐诗一字平上义同,现代字义未变,而音读已简化为平声一读者,有11字,即:壅、巉、徯、瀰、瞑、逾、洶、糾、撓、擁、慷。其中“壅、巉、徯、瀰、瞑、逾、洶”7字的平声为平上两读中的常读,偏读上声在中古以后音义关系简化过程中被淘汰,常读平声因而得以保留;“糾、撓、擁、慷”4字的常读是上声,中古以后却被淘汰,而保留了偏读平声,属不规则语音变化。下面依次论析:
1.壅
A.《广韵》於容切,平锺影,今读y ng;注义:塞。B.《广韵》於陇切,上肿影,旧读y ng;注义:壅堨,亦塞也,障也。“壅”字义为:堵塞,阻挡,引申为障蔽、蒙蔽,又为在植物根部培土,动词。诸义有平上两读,而平声为常读,上声为偏读,现今只保留平声一读。下举5例:
(1)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之二,五古)
(2)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无可《寄题庐山二林寺》,五排)
(3)壅泉教咽咽,壘石放巉巉。(皮日休《江南书情二十韵……》,五排)
(4)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卢纶《书情上大尹十兄》,五排)
(5)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杜荀鹤《山中对雪有作》,七律)
例(1)“壅”义为培土,通常读平声;例(2)、例(3)“壅”义为障蔽、堵塞,用在“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律式第五和第一字,平声。后二例“壅”义为障蔽、堵塞,用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第五和第四字,仄声(以上归仄)。
2.巉
A.《广韵》锄衔切,平衔床二,今读chán;注义:险也。B.《广韵》仕槛切,上槛床二,旧读zh n;注义:峻巉貌。“巉”字平上义同,而以平声为常读,今只读平声。义为:险峻陡峭,形容词。唐诗有“巉崒(意为险峻)、巉绝(险峻陡峭)、巉岩(险峻的山岩、险峻貌)、巉巉(山势陡峭险峻)”等复合词语。下举4例:
(1)雨馀幽沼净,霞散远峰巉。(陆龟蒙《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五排)
(2)登高晓踏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王仁裕《和韩昭从驾过白卫岭》,七律)
(3)紫气氤氲捧半岩,莲峰仙掌共巉巉。(温庭筠《老君庙》,七律)
(4)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罗隐《忆九华》,七律)
前三例“巉”字用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中,都读平声。例(4)“巉”字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字,仄声(以上归仄)。
3.徯
A.《广韵》胡鸡切,平齐匣,旧读xí,今读x;注义:有所望也。B.《广韵》胡礼切,上荠匣,旧读x;注义:待也。“徯”字平上义同,唐诗中用例较少,今只读平声。义为:等待,动词。下举2例:
(1)起草徯仙阁,焚香卧直庐。(宋之问《和库部李员外秋夜寓直之作》,五排)
(2)昔试邦兴后,今过俗徯予。(苏颋《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五排)
二例“徯”字义为等待,用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律式的第三和第四字,一平一仄(以上归仄)。
4.瀰
A.《广韵》武移切,《集韵》民卑切,平支明,今读mí;注义:渺瀰,大水貌。B.《广韵》绵婢切,上纸明,旧读m;注义:瀰瀰,水盛貌。“瀰”字平上义同,唐诗中平声为常读,现今只有平声一读。义为:“瀰瀰”,水满貌,叠音词。“瀰漫”,水满貌,又充满,双声联绵词。“渺瀰”,水流旷远貌,双声联绵词。下举4例:
(1)桑林摇落渭川西,蓼水瀰瀰接稻泥。(郑谷《访题表兄王藻渭上别业》,七律)
(2)东流既瀰瀰,南纪信滔滔。(李百药《渡汉江》,准五排)
(3)洞庭瀰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元稹《遭风二十韵》,七排)
(4)渺瀰江树没,合沓海潮连。(孟浩然《洞庭湖寄阎九》,五律)
前二例“瀰瀰”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仄”律式中分别读平平和仄仄(以上归仄),后二例“瀰漫”、“渺瀰”的“瀰”用在“仄平平仄仄平平”和“仄平平仄仄”律式中都读平声。
5.瞑
A.《广韵》莫经切,平青明,今读míng;注义:合目瞑瞑。《集韵》注为翕目。B.《集韵》母迥切,上迥明,旧读m ng;注义:瞑,目不明(此义唐诗无用例)。“瞑”字本义为:闭目,动词;有平上两读,平声为常读,今只读平声。《广韵》只收平声反切,有缺;《集韵》注为平上义别,无证;《汉语大字典》按平上义同作注,是正确的;《汉语大词典》只收平声反切,失察。下举4例:
(1)俣俣行忘止,鳏鳏卧不瞑。(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五排)
(2)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李山甫《夜吟》,五律)
(3)倚身松入汉,瞑目月离潭。(无可《送清散游太白山》,五律)
(4)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元稹《哭吕衡州六首》之三,五律)
前二例“瞑”字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律式中,平声;后二例“瞑”字用在“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律式中,仄声(以上归仄)。
6.逾〔踰〕
A.《广韵》羊朱切,平虞喻四,今读yú;注义:越也。B.《集韵》勇主切,上麌喻四,旧读y;注义:越也。“逾”字平上义同,唐诗中平声为常读,今只读平声。大词典等只收平声反切,有缺。义为:越过,超过,动词;更加,副词。下举6例:
(1)逐虏西踰海,平胡北到天。(岑参《送张都尉东归》,五律)
(2)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五律)
(3)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明皇李隆基《早度蒲津关》,五律)
(4)冲水路从冰解断,踰城人到月明归。(黃滔《塞上》,七律)
(5)经旬不饮酒,踰月未闻歌。(白居易《题笼鹤》,五律)
(6)转令栖遁者,真境逾难抛。(周繇《题东林寺虎掊泉》,五律)
六例“逾(踰)”字意义是越过、超过、更加,前三例“逾(踰)”读平声,后三例读上声。其中例(3)“逾”字用在“仄仄平平仄”律式第四字,平声。例(4)一联律式是“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出句第一字由仄变平,第三字由平变仄,对句也作对应的调节,第一字由平变仄,第三字则由仄变平,这是对一联的平仄律句作合法的对称式的调节,王力先生把它归入拗救范畴①王力:《汉语诗律学》,《王力文集》第14卷第一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109页。。“踰”字用在此诗对句第一字,仄声(以上归仄),正好与出句第一字位置的平声“冲”字相对。
7.洶(汹)
A.《广韵》许容切,平锺晓,今读xi ng;注义:水势也。B.《广韵》许拱切,上肿晓,旧读xi ng;注义:水貌。“汹”字平上义同,唐诗中平声为常读,现代只有平声读。义为:水波腾涌。“汹涌”,水流或云层腾涌翻滚,叠韵联绵词。“汹汹”,水流腾涌,又形容喧闹声。下举4例:
(1)鬥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五排)
(2)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李频《八月上峡》,五律)
(3)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鬥战欲何须。(杜甫《……口号绝句十二首》之一,七绝)
(4)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韩愈《泷吏》,五古)
例(1)“汹涌”的“汹”是上声读(用在“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四字),例(2)、例(3)“汹汹”的“汹”也是上声读,只有例(4)“汹汹”的“汹”是平声(用作平声韵脚,与“侬”字相押)。
8.糾〔糺〕(纠)
A.“纠”的古体为“丩”,《广韵》居求切,平尤见,今读ji;注义:相纠缭也(意即纠缠、缠绕)。B.“纠”,《广韵》居黝切,上黝见,旧读ji;注义:督也。“纠”字平上义同,唐诗中上声为常读,今只有平声一读。常用义为:缠绕、纠缠,纠集、集合,督察、检举,纠正,动词。以上诸义大字典、大词典只取上声反切,按一读作注,有缺。下举4例:
(1)自贤夸智慧,相纠鬥功能。(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之六,五律)
(2)一朝逢糺谬,三省竟无虞。(沈佺期《移禁司刑》,五排)
(3)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独孤申叔《终南精舍月中闻磬》,五排)
(4)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杜甫《寄常徵君》,七律)
例(1)“纠”义为纠集,例(2)“糺”义为纠正,用在“仄仄仄平平”和“平平平仄仄”律式中,都读上声。后二例“纠纷”意为纠缠,“纠”字用在“平平平仄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的第四字和第三字,一上一平。
9.撓(挠)
A.《广韵》呼毛切,平豪晓,今读náo;注义:搅也。B.《广韵》奴巧切,上巧娘,旧读n o;注义:挠乱。“挠”字平上义同,唐诗中上声为常读,现今只读平声。义为:搅动、搅扰,阻挠,弯曲、屈服,动词。下举4例:
(1)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李敬芳《题黄山汤院》,五排)
(2)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司空图《歌者十二首》之六,七绝)
(3)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高适《饯宋八……之岭南》,五排)
(4)远岸雪难尽,劲枝风易挠。霜禽各啸侣,吾亦爱吾曹。(孟郊《立德新居》十首之四,五古)
前二例“挠”义为搅动、搅扰,用在“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中,读上声;后二例“挠”义为使弯曲,一上(用在“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三字)一平(以平声作韵脚,与“曹”等字相押)。
10.擁(拥)
A.《广韵》於陇切,上肿影,旧读y ng;注义:抱也。B.《集韵》於容切,平锺影,今读y ng;注义:遮也。“拥”字义为:抱、持,聚集、壅塞、围着,遮盖,据有、拥有,动词;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现今只保留平声一读。下举6例:
(1)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刘长卿《观校猎上淮西相公》,七律)
(2)将军别换马,夜出拥彫戈。(杜甫《日暮》,五律)
(3)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即事》,五排)
(4)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岑参《奉和……贾至早朝大明宫》,七律)
(5)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刘禹锡《双溪》,五律)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七律)
前二例“拥”字义为持,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中;三、四例“拥”字义为聚集,用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后二例“拥”字义为壅塞,用在“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中;音读各有一平一上。
11.慷〔忼〕
A.《广韵》苦朗切,上荡溪,旧读k ng;注义:慷慨,竭诚也。B.《集韵》丘冈切,平唐溪,今读k ng;注义:慷慨,叹也。“慷”字平上义同,而上声为常读,今只读平声。义为:“慷慨”,又“慨慷”,双声联绵词,正气满怀、情绪激昂的样子,又表示深情的感叹。下举4例:
(1)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五古)
(2)今日霖雨霁,飒然高馆凉。秋风吹二毛,烈士加慨慷。(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五古)
(3)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五排)
(4)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来鹄∕贯休《古剑池》,七绝)
前二例“慷”字在五古诗中以平声押韵,后二例“慷”字用在“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中,以上归仄。
以上平上两读而义同的字到现代都只有平声一读。究其原因是:“壅、巉、徯、瀰、瞑、逾、洶”7字的平声为平上两读中的常读,偏读上声在中古以后音义关系简化过程中被取消,常读平声于是得以保留。“糾、撓、擁、慷”4字的上声为两读中的常读,中古以后却被淘汰,而保留了偏读平声,这应属于汉语字音不规则的变化。这4个字都是形声字,其声旁“丩、堯、雍、康”都是平声字,用这4字作声旁的形声字大多读平声,分别有“朻、糾、赳”,“橈、撓、蟯、譊、鐃”,“噰、壅、澭、擁、臃、饔、癕”,“槺、慷、穅、糠”等,人们很容易记住“糾、撓、擁、慷”的平声音读,而摈弃它的常读上声,这大概是偏读平声得以保留的原因①参阅王力:《不规则的变化》,《汉语语音史》卷下第九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05—714页。。
(二)唐诗一字平上义同,延续到现代,由于字音的简化,摈弃了两读中的偏读平声,而保留其常读上声,计有5字,即:嶄、泯、窅、臉、逞。
1.嶄〔嶃〕(崭)
A.《广韵》士减切,上豏床二,今读zh n;注义:高峻。B.《广韵》锄衔切,平衔床二,今读chán;注义:崭喦,山貌。《集韵》同切,注义:巉岩,高也。“崭”字平上义同,上声为常读,现今只有上声一读。义为:高峻、险峻。有“崭岩、崭绝(险峻陡峭)、崭崭(高峻、突出)”等词语。下举3例:
(1)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宋之问《龙门应制》,七古)
(2)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五排)
(3)朝思登崭绝,夜梦弄潺湲。(崔泰之《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准五排)例(1)“崭”用在七古内入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平声。例(2)“崭”字用在“仄仄仄平平”律式第四、第五字位置,平声;大词典引此例把“崭”字注为上声,有误。例(3)“崭”用在“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四字,上声。
2.泯
A.《广韵》武尽切,上轸微;《集韵》弥尽切,上轸明;今读m n。注义:水貌,亦灭也,尽也。B.《广韵》弥邻切,平真明,旧读mín;注义:没也。“泯”字平上义同,上声为常读,今只读上声。义为:消灭、消失,混淆,动词。“泯泯”,叠音词,水清貌,混淆貌,消失貌。下举5例:
(1)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钱起《自终南山晚归》,五古)
(2)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七律)
(3)海外恩方洽,尘中教不泯。(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五排)
(4)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五律)
(5)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五排)
例(1)“泯”字义为消失,在五古诗中作韵脚,以上声与“引”等字押韵。例(2)“泯灭”是同义复合词,“泯”字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六字,上声。例(3)“泯”义为泯灭,在“平平仄仄平”律式中读平声。后二例“泯泯”分别是水清貌,混淆貌,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律式中,都读上声。
3.窅
A.《广韵》乌皎切,上筿影,今读y o。B.《广韵》於交切,平肴影,旧读yáo。唐诗中“窅”字平上义同,而常读是上声,今只读上声。义为:本义是眼睛深陷貌(唐诗无例),引申为深,深远,深奥,幽静,形容词。常用词语有:“窅然”(深远、幽静貌),“窅冥”(幽暗、遥远、遥空),“窅窅”(幽暗、遥远)等。下举5例:
(1)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徐安贞《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五排)
(2)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七绝)
(3)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綦毋潜《宿太平观》,五律)
(4)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高适《留上李右相》,五排)
(5)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贾至《西亭春望》,准七绝)
前二例“窅然”表示深远幽静貌,用在“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仄”律式中,一上一平。三、四例“窅冥”意为幽暗,“窅”字用在“平平平仄平”(此句救上句“仄仄仄平仄”)和“平平仄仄平”律式中,一平一上。例(5)“窅冥”指遥空,“窅”字上声。
4.臉(脸)
A.《广韵》力减切,上豏来,今读li n。B.《广韵》七廉切,平盐清,旧读qián。唐诗中“脸”字平上义同,而常读是上声,今只读上声。义为:两颊的上部,即目下颊上妇女搽胭脂的地方,后来指头的前部,即面部(大词典注为面颊、面部,此是后起义,不是中古义)。下举4例:
(1)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白居易《王昭君二首》之一,七绝)
(2)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赵彦昭/李嘉祐《秋朝木芙蓉》,七绝)
(3)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张祜《题苏小小墓》,五律)
(4)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寒山诗五律)前二例“脸”字上声,后二例“脸”字平声。
5.逞
A.《广韵》、《集韵》丑郢切,上静彻,今读ch ng;注义:通也,疾也,尽也(以上诸义唐诗无例)。《集韵》又引《春秋左氏传》中“何所不逞(欲)”来释义,意为力求满足、称心。B.《集韵》痴贞切,平清彻,旧读ch ng;注义:纵也。唐诗中“逞”字义为:满足、称心,施展、显示,放纵、放任,动词。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今只读上声。大字典按平上义同作注,是恰当的;大词典只收上声反切,有缺。下举4例:
(1)帅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柳宗元《韦道安》,五古)
(2)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汪遵《聊城》,七绝)
(3)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张九龄《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入律五古)
(4)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武元衡《赠佳人》,七绝)
前二例“逞”字义为施展,音读一平(在五古诗中以平声押韵)一上。后二例“逞”字义为称心、显示,音读一平(用在“仄仄平平仄”律句中)一上。
(三)唐诗一字平上义同,到现代读音有了简化,摈弃了两读中的偏读平声,而常读上声又转读为去声,计有“嵌、庳、愈、鍵”4字。
1.嵌
A.《广韵》口衔切,平衔溪,旧读qi n;注义:嵌岩,山也。B.《广韵》才敢切,《集韵》在敢切,上敢从,今读qiàn;注义:开张,山貌。“嵌”字平上义同,唐诗中常读为平声,大概中古以后上声成为常读;由于后来上声读的浊声从母消失,转为清声母,而声调也就由上声转为去声(即“浊上变去”)。义为:山崖险峻,形容词;凹陷、下陷,动词;山洞,名词。唐诗中有“嵌穴、嵌谷、嵌岩、嵌空、嵌窦、嵌壑”等词语。唐代以后又由凹陷而引申为镶嵌,今只用此义,并转读去声。下举4例:
(1)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入嵌岩。(李洞《赠可上人》,七律)
(2)拥肿寒山木,嵌空成酒樽。(李白《咏山樽二首》之二,五绝)
(3)嵌壑惊山势,周滩恋水声。(郑馀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五律)
(4)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五排)例(1)“嵌岩”意为山洞,例(2)“嵌空”意为凹陷,例(3)“嵌壑”指山洞,例(4)“嵌穴”意为凹陷。前二例“嵌”字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平仄平”律式的第六和第一字,平声;后二例“嵌”字都用在“仄仄平平仄”律式的第一字,上声(以上归仄)。
2.庳
A.《广韵》便俾切,上纸並,今读bì;注义:下也。B.《集韵》宾弥切,平支帮,旧读b;注义:下也。“庳”字常用义是:低矮、低下,形容词。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平声为偏读。到了近古,由于浊上而变去,现今义项未变,而音读为bì。下举三例:
(1)却成双翅蝶,还绕庳花丛。(元稹《生春二十首》之十五,五律)
(2)轻屐单衫薄纱帽,浅池平岸庳藤床。(白居易《池上逐凉二首》之一,七律)
(3)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白居易《失婢》,五律)
三例中“庳”义为低矮,前二例“庳”字用在“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三和第五字,仄声(以上归仄);例(3)“庳”字用在“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平声。
3.愈
A.《广韵》以主切,上麌喻四,今读yù;注义:差也,贤也,胜也。B.《集韵》容朱切,平虞喻四,旧读yú;注义:胜也,益也。“愈”字义为:病好了(此义《说文解字》作“瘉”,后又作“癒”),胜过,动词;又更加,副词。诸义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大字典、大词典只收上声反切,有缺。“愈”字今失偏读平声,而上声又转读为去声。下举4例:
(1)积病攻难愈,衔恩报转微。(包佶《立春后休沐》,五律)
(2)飞檄愈风知妙手,也须分药救漳滨。(吴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七律)
(3)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孙鲂《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七绝)
(4)光接神愈骇,音来味不成。(韦嗣立《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准五排)
前二例“愈”字词义分别是:病好了,把病治好;用在“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第五和第三字位置,“愈”字一上一平。后二例“愈”字义为更加,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律式第六和第四字位置,一上一平。
4.鍵(键)
A.《广韵》其偃切,上阮群;《集韵》纪偃切,上阮见,旧读ji n;注义:关楗。B.《广韵》渠焉切,平仙群,旧承平读qián;注义:钥也。唐诗“键”字平上义同,上声为常读,近现代由于浊声从母清化而声调转读去声。义为:门闩,又比喻事物的最紧要的部位,名词;锁闭,关闭,动词。下举2例:
(1)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苏味道《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五排)
(2)披揭覆载枢,捭阖神异键。力掀尾闾立,思轧大块旋。(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五古)
两例中“键”字表示名词义,一上一平;后一例“键”字在五古诗中以平声仙韵字押韵(此诗韵脚字属诗韵先韵,包括《广韵》的先、仙二韵)。
唐诗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别与义同兼具的问题
所谓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别与义同兼具,是指一字具有平声和上声两种关连的音读,而该字的一部分义项只用平或上一种音读来表示,另一部分(或一个)义项则可以用平和上两种音读来表示。可以说,在音义关系上与一字平上义同的概念是同中有异。具有这种特点的字计有10个,即:漸、渾、崦、攘,祇、祗、粗、顆、只,搴。此10字又可细分三小类:一、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别又义同,二、一字一读(平或上)义别又平上两读义同,三、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又义别。讨论如下。
一、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别又义同
这类字先有平声一读,表示本义和近引申义,后来产生了远引申义或通假义,又取得了相关的上声读,于是这些后起义可同用平声和上声两读来表示,使该字的早期义项与部分后期义项形成平上两读义别及平上两读义同的音义关系,计有“漸、渾、崦、攘”4字。唐代以后这类字的音义关系逐渐简化,有的失去了原来两读义别中的一义一读(“漸、渾”失去了上声义),有的失去了具有平上两读的词义(“崦”字失去山曲、山谷义项),有的由于浊上变去规律的作用,使它的中古上声到后代转为去声(“漸”字),有的由于不规则的语音变化,失去了常读平声(“攘”字),就使这类字变为只用一读(平声或上声)表示诸义(“渾、崦、攘”),而个别字(“漸”)由平上义别变为平去义别。下面依次论析:
1.漸(渐)
A.《广韵》子廉切,平盐精,今读ji n。义为:缓缓流入,浸泡,沾湿、溅湿,滋潤,动词;逐渐,副词。又“渐渐”,植物吐穗貌,泪流貌。“渐台”,台名,一在今湖北江陵县,楚昭王所建;一在今陕西长安县,汉武帝所建。B.《广韵》慈染切,上琰从,今读jiàn。义为:古水名,即今浙江(唐诗无例);渐进,逐步发展,动词;逐渐,副词。唐诗常用下列词语:“渐及”(逐渐发展到、润泽普及)、“渐次”(逐渐依次)、“渐渐”(逐渐)、“积渐”(逐渐形成)、“鸿渐”(鸿鹄飞翔由低到高,比喻仕宦逐渐升迁)。C.《集韵》锄衔切,今读qián;注义:通“巉”,山石高峻貌。“渐”的副词义“逐渐”有平上两读(现代工具书都未注明此义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其他义项只有一读,分读平声或上声,于是“渐”字具有平上义别和平上义同的音义关系。中古以后到现代,“渐”字保留了流入、浸泡等平声义,又摈弃了同义两读中的偏读平声,而常读上声因为浊声母变为清声母,声调也由上声变为去声(即“浊上变去”),“渐”的音义关系于是变为平去义别。下举7例:
(1)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陈至《荐冰》,五排)
(2)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平《春怨》,七绝)
(3)云中鸡犬无消息,麦秀渐渐徧故墟。(胡宿《淮南王》,七律)
(4)更怜晴日色,渐渐暖平居。(张籍《早春病中》,五律)
(5)今日东渐桥下水,一条从此镇常清。(张辞《上盐城令述德诗》,七律)
(6)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刘商《送李元规昆季赴举》,五律)
(7)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五古)
前二例“渐”字义为逐渐,分别用在“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四和第五字,一平一仄(以上声归仄声)。例(3)、例(4)的“渐渐”一表示植物吐穗貌,一表示逐渐,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平”律式中,一读平平,一读仄仄(以上归仄)。例(5)“东渐”意思是东流,“渐”字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四字,平声。例(6)“鸿渐”意为鸿雁飞翔,循序渐进,用来比喻仕途上升。“渐”字在律式中读上声。例(7)“渐”字意为山石高峻,平声。
2.渾(浑)
A.《广韵》户昆切,平魂匣,今读hún;义为:大水奔流声,象声词;引申为大,浑浊,形容词;混杂、混合、混同,动词;全,形容词;简直、都,副词。又吐谷浑,中古鲜卑族一支在今甘肃、青海间所建国名,简称“浑”。B.《广韵》胡本切,上混匣,今读hùn;义为:混杂、混合、混同,动词(此义今只用“混”,所以“浑”已失掉上声读)。又糊涂,形容词;苟且度日,动词。“浑”在表示混杂、混合、混同义上有平上两读(用例都较少),其他义项都分读平声或上声,于是形成平上义别和两读义同的音义关系。现今保留浑浊、糊涂、全等义,只读平声。下举8例:
(1)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緜蛮。(李华《杂诗六首》之一,五古)
(2)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杜荀鹤《山中对雪有作》,七律)
(3)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白居易《送友人上峡……》,五排)
(4)膘大宜悬銀压胯,力浑欺著玉衔头。(秦韬玉《紫骝马》,七律)
(5)九姓羌浑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薛逢《送灵州田尚书》,七律)
(6)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韩愈《赠贾岛》,七绝)
(7)夏雨万壑凑,沣涨暮浑浑。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吞。(韦应物《观沣水涨》,五古)
(8)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长孙无忌《与欧阳询互嘲》,准五绝)
前二例“浑”字义为混合、混同,一用在五古句尾以平声押韵(与刪韵字通押),一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二字,以上声归仄声。(3)—(6)例中“浑”字意义依次是浑浊、大、吐谷浑的简称、全,都读平声。大字典、大词典把例(4)“力浑”的“浑”引作中古上声例证,有误。最后二例“浑浑”分别表示大水奔流声和糊涂的词义,一读平声(以魂韵字作韵脚,与元、魂、痕三韵字相押,属诗韵元韵),一读上声(用在“平平平仄仄”律式中)。
A.《广韵》央炎切,平盐影,今读y n。B.《广韵》衣俭切,上琰影。“崦”字义为:山名,即崦嵫(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古代传说为日落之处),平声;又泛指山,上声;山曲(山势弯曲隐蔽处)、山谷,此义项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于是“崦”字兼有平上义别和义同。大词典未收上声反切,有失。后来“崦”字失去山曲、山谷义,因而失去上声读,因此现今各义只有平声一读。下举5例:
(1)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崦嵫。(岑羲《饯唐州高使君》,五律)
(2)定拟秋凉过南崦,长松石上听泉声。(顾非熊《寄陆隐君》,七绝)
(3)终撑舴艋称渔叟,赊买湖心一崦山。(韩偓《睡起》,七律)
(4)山脚崦中才有雪,江流慢处亦无冰。(白居易《……喜元八寄金石稜到……》,七绝)
(5)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薛能《凌
云寺》,五律)
例(1)“崦嵫”的“崦”用在“仄仄仄平平”律式第四字,平声。例(2)例(3)“崦”义为山,用在“仄仄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的第七和第六字,上声。后二例“崦”义为山曲,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三和第二字,一平一上。
4.攘
A.《广韵》汝阳切,平阳日,旧读ráng;注义:以手禦,又窃也,除也……揎袂出臂曰攘。B.《广韵》如两切,上养日,今读r ng;注义:扰攘。C.《广韵》人样切,去漾日,旧读ràng;注义:揖攘。按,“揖攘”唐诗只作“揖讓(让)”,尚未发现“攘”的去声用法。“攘”字义为:排斥,侵夺,偷窃,平声;扰乱,上声;捋起、挽起,平上两读(而平声为常读)。于是“攘”字形成平上义别和两读义同的音义关系。大词典等把“攘”的各义都注为两读义同,不合唐诗用例。诸义现今合并为上声一读。下举4例:
(1)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杜牧《郡斋独酌》,杂言七古)
(2)秀质非攘善,贞姿肯废忠。(陈中师《瑕瑜不相掩》,五排)
(3)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黃巾。(杜甫《遣忧》,五律)
(4)天皇攘袂敕神龙,雨我公田兆岁丰。(徐夤《喜雨上主人尚书》,七律)
(5)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张祜《周员外席上观柘枝》,七律)
例(1)“披攘”意思是屈服、倒伏(此义从排斥、驱逐义发展而来),“攘”字以平声押韵。例(2)“攘善”意思是窃善掠美,“攘”字用在“仄仄平平仄”律式第四字,平声。例(3)“攘攘”表示纷乱貌,用在“仄仄仄平平”律式中一、二字,属仄声(以上归仄)。后二例“攘臂”意思是挽袖伸臂,“攘”字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三和第七字,一上一平。
二、一字一读(平或上)义别又平上两读义同这类字先有平声或上声一读,表示本义和引申义,后来又产生了间接引申义,同时又取得了上声或平声一读,使后起义具有平上两读,于是这类字形成了一读(平或上)义别又两读义同的音义关系,计有“祇、祗、粗、顆、只”5字。这类字到现代或者由于具有两读的义项已经不用(“祇、祗”),只保留了最初义别的音读,或者由于同义两读中的偏读被取消(“粗”字取消了偏读上声,“只”字取消了偏读平声),或者由于不规则的语音变化,失去了常读,使这类字只保留了一读(平或上)。下面依次论析:
1.祇
A.《广韵》巨支切,平支群,今读qí。本义是地神,名词。唐诗中有“地祇”、“灵祇”(天地之神)、“金祇”(司秋之神)和“祇园”(印度佛教圣地,又泛指佛寺)、“祇苑”(即祇园)、“祇陀”(佛教语,意思是胜,后泛指佛寺)等常用词语。B.《广韵》章移切,平支照三,旧读zh。义为:仅仅、只,副词。唐诗中“祇”用于此义实有平上两读,共有4例。其上声应与平声相应,即诸氏切,上纸照三,今读zh。由于“祇”的副词义有平上两读(常读为上声),就与平声名词义组成平声义别和平上义同的音义关系。现今副词义“仅、只”已专用“只”字表示,“祇”字已失此义,于是只表示平声地神义。大字典在章移切下未收中古“祇”的副词“只”义,有缺;大词典所引“祇”的副词义在《全唐诗》中实际都用作“祗”,有误。下举5例:
(1)地祇愁垫压,鳌足困支撑。(牛僧儒《李苏州遗太湖石……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五排)
(2)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苏味道《咏霜》,准五律)
(3)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白居易《题东武丘寺六韵》,五排)
(4)高塔六街无不见,塔边名出祇吾师。(张乔《寄荐福寺栖白大师》,七绝)
(5)祇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杜甫《……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十,五律)①此例《全唐诗》作“祗应与朋好”,我们依照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5页。前三例“地祇”、“金祇”、“祇园”的“祇”都读平声;例(4)、例(5)“祇”是副词,用在“平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平仄”律式的第五和第一字,一上一平。
2.祗
A.《广韵》旨移切,平脂照三,今读zh。本义是恭敬。唐诗中有“祗奉、祗承(意为敬奉)、祗召、祗命、祗役(奉命任职)”等词语,“祗”都用于本义。B.《集韵》掌氏切,上纸照三,旧读zh;注义:辞也。意即仅、只,副词。此义与“祇”相通,有平上两读,而且《全唐诗》(1960年版)用“祗”较多(有700例以上),用“祇”甚少(只有4例)。“祗”字现今只保留平声恭敬义,中古的“仅、只”副词义则一律用“只”字表示。下举6例:
(1)长被有情邀唱和,近来无力更祗承。(杨巨源《酬崔博士》,七律)
(2)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张九龄《南山下旧居闲放》,准五排)
(3)不复人间见,祗应海上期。(李颀《送卢逸人》,五律)
(4)从来疏懒性,应祗有僧知。(张籍《晚秋闲居》,五律)
(5)祗缘五斗米,辜负一鱼郎。(岑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五律)
(6)生涯祗麤粝,吾岂讳言穷。(李端《题山中别业》,五律)
前二例“祗承”、“祗役”的“祗”在律式中读平声。三、四例“祗”义为只,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一和第二字,一平一上。五、六例“祗”义也是只,用在“平平仄仄仄”和“平平仄平仄”律式的第一和第三字,也是一平一上。
3.粗〔麤、麄〕
A.《广韵》千胡切,《集韵》聪徂切,又麤,《广韵》仓胡切,平模清,今读c。B.《广韵》徂古切,上姥从,应读z。“粗”的本义是糙米,引申为粗粮,名词;粗糙,粗疏,又(条状物体横剖面)粗大,(性情)豪壮,形容词;诸义读平声。又略微,副词;此义有平上两读(平声为常读,今保留平声)。由此形成平声义别、平上义同的音义关系。“麤”本义是行超远(唐诗无例),又与“粗”相通,表示粗糙、粗大、粗疏、粗豪等义。“粗”字现今已失去糙米、粗粮等义(有词语“粗粮”,“粗”与“细”相对),其他各义都只读平声。下举6例:
(1)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杜甫《宾至》,七律)
(2)衣褐唯粗帛,筐箱祗素书。(贾岛《孟融逸人》,五律)
(3)闲中展卷兴亡小,醉后题诗点画粗。(陆龟蒙《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之二,七律)
(4)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麤。(姚合《剑器词三首》之三,五律)
(5)幽贱粗能分菽麦,从容岂合遇公卿。(方干《别胡中丞》,七律)
(6)书卷略寻聊取睡,酒杯浅把粗开颜。(白居易《闲居》,七排)
前四例“粗”、“麤”的词义分别是糙米、粗糙、粗大、粗豪,都读平声。后二例“粗”义是略微,用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三和第五字,一平一上。
4.顆(颗)
《广韵》苦果切,上果溪,旧读k。唐诗中常用义为:颗粒状物,名词;又表示量词。“颗”字在《广韵》、《集韵》中只有上声反切,但在唐诗中,“颗”作量词时还用于平声(戈韵),说明“颗”字表示名词义只读上声,而表示量词义则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现今“颗”字已失上声读,只有平声读。下举5例:
(1)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戴叔伦《荔枝》,又白居易《种荔枝》,七绝)
(2)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杜甫《野人送朱樱》,七绝)
(3)不食千锺粟,唯餐两颗梨。(肃宗李亨《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五律)
(4)千颗泪珠无寄处,一时弹与渡前风。(郑綮《别郡后寄席中三兰》,七绝)
(5)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柳浑《牡丹》,七绝)
前二例“颗”字用于名词义,读上声。后三例“颗”字用作量词,例(3)、例(4)“颗”字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式第四和第二字,都读上声;例(5)“颗”字用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第七字(韵脚),读平声(应属平声戈韵字,与歌韵字“何、多”押韵)。可知“颗”的量词义在唐代有平上两读。
5.只
A.《广韵》诸氏切,上纸章(照三),今读zh。B.《广韵》章移切,平支照三,今读zh。“只”字从上古以来就用作语气词,表示终结和感叹,读上声,唐诗仅有一例。汉以后开始用作副词,表示数量和范围有限,相当于“仅”。唐诗中表示这一词义的字有“祇、祗、只”,其中“只”字用例最多,有900来个(有的工具书说,此义宋代以前多用“祇”、“祗”,看来这个断定与唐诗不合),有平上两读(上声为常读),于是构成平声义别和平上两读义同的音义关系。现今“只”字仅用作副词,而且仅有上声一读。下举5例:
(1)沿波式宴,其乐只且。(崔知贤《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四言)
(2)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杜审言《都尉山亭》,五律)
(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成一绝》,七绝)
(4)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白居易《山居》,五律)
(5)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刘长卿《使次安陆寄友人》,七律)例(1)“只且”(zh j)是两个语气词连用,一上一平。后四例中“只”字用作副词,处在“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律式第一、第五和“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律式第三位置,音读是两平和两上。
三、一字平上两读义同又平声一读义别
这类字先有平声一读,后来在字义未变的情况下又有了上声一读,形成了平上两读而义同,再后来该字的平声又表示新的词义,于是构成了一字平上两读义同和平声一读义别的音义关系。由于后代一字音义关系逐渐简化的结果,这种一字平上两读而义同和平声义别并存的情况到现代则变为一字诸义只有平声一读,仅有1字:搴。
搴
A.《集韵》丘虔切,平仙溪,今读qi n;注义:取也……拔也。B.《广韵》九辇切,《集韵》九件切,上獮见,今读qi n;分别注义“取也”,“拔取也”。“搴”字义为:拔取、摘取,平上两读;其中平声为常读,上声为偏读。又揭起、提起,通“褰”(今失此义),平声。由此组成平上义同和平声义别。“搴”字现今只保留拔取一类义项,又取消了偏读上声,只有平声一读。下举6例:
(1)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准五排)
(2)私调破葉箭,定饮搴旗杯。(元稹《酬卢秘书》,五排)
(3)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马戴《浙江夜宿》,五律)
(4)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刘禹锡《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五律)
(5)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五排)
(6)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白居易《闲卧有所思二首》之一,七律)
前二例“搴”义为拔取,用在“平平仄平仄”和“仄仄仄平平”律式的第一和第三字,一平一仄(以上归仄)。中二例“搴”义为摘取,用在“平平平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律式的第一字和第四字,一平一仄(以上归仄)。后二例“搴”义为揭起,用在“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式的第四和第三字,都读平声。
余论
上文分别讨论了唐诗中两类字群平上义同和平上义别兼义同的问题,还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两类字群的音义关系有同有异,这取决于两类音义关系产生的原因和形成的过程。平上义同的字最初几乎都用于上古(有20字用于先秦文献,又“嵌”字用于汉代文献,只有一个“臉”字出现在汉以后的中古前期),其中一部分字(“蛬、籠、壅、巉、徯、瀰、瞑、逾、洶、嵌”10字)先有平声一读,一部分字(“糾、撓、擁、慷、逞、嶄、泯、窅、臉、庳、愈、鍵”12字)先有上声一读。诸字大都(有20字)表示本义(词性为名、动、形、状态和副词),少数(“糾、窅”2字)表示直接引申义;后来它们在义项未变的情况下又有了第二音读(上或平),于是形成了一字同义而有平上两读的音义关系。另一类平上义别兼义同的字群最初全都用于上古,表示本义,多数字(“攘、祇、漸、崦、渾、祗、粗、搴”)原读平声,少数字(“只、顆”)原读上声;后来产生了引申义或假借义,其中部分后起义既仍用平声(或上声)表示,又用第二音读上声(或平声)来表示,于是形成了两读(或一读)义别又两读义同的关系。这两类字群音义关系的异同大致是如此。
第二,这两类字群音义关系的产生不是始于唐朝,而是在东汉以后的中古前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已露端倪,现已发现“逾、擁、攘、慷、泯”等字平上义同的特点在中古前期的诗作中已得到了运用。以“泯”、“逾”二字为例:
(1)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南朝宋.谢灵运《临终诗》)
(2)投步三才泰,扬声五道泯。不为故为贵,忘奇故奇神。(晋.支遁《咏八日诗三首》之二)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梁.王籍《入若邪溪诗》)
(4)逾寒衣逾薄,未肯惜腰身。(梁.刘氏《暮寒诗》)
“泯”字义为尽、灭,在例(1)中用作韵脚,以上声轸韵字与“尽、殒、菌、愍、忍、朕”相押;在例(2)中用作韵脚,以平声真韵字与“因、滨、津、神”等字相押,说明“泯”字平上义同。“逾”字义为更加,例(3)中用在五言律绝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律联上句第四字,读平声;例(4)中用在失粘五律诗“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律联上句第一、第四字,以上声归仄声,说明“逾”字平上义同。
至于一字平上两读而兼有义别、义同的情况,中古前期尚只有“只”字具有这种音义特点。下举3例:
(1)从我所好,其乐只且。(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遥望芙蓉影,只言水底燃。(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三,准五律)
(3)无妨对春日,怀抱只言秋。(庾信《和庾四诗》,准五绝)
例(1)的“只且”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只”字读上声。后二例“只”字表示仅只义,用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仄平平”律式中,一平一仄(以上声归仄声)。
由此看来,这两类字群的用法是发端于中古前期,唐代则加以继承和发展。因为唐代律诗的形成和兴盛,一字平上义同或平去义同的特点能更好地适应律诗平仄的需要,为诗人用字合律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唐代以后,由于诸字平上义同的音义关系逐渐消失,诗作中这类用法也就逐渐敛迹了。
第三,唐代以后从近古到现代,这两类字群中绝大多数字(“蛬、籠”2字例外)在音读上有了简化和变化。基本途径是:
(一)废弃该字同义两读中的偏读,而保留其常读。又细分为:1、废弃偏读上声而保留常读平声,如“壅、巉、徯、瀰、瞑、逾、洶”和“粗、搴”等9字。2、废弃偏读平声而保留常读上声,结果分化为二:“嶄、泯、窅、臉、逞”和“只”等6字多属清声母(“嶄”字例外),上声得以保留到现代。“嵌、庳、愈、鍵”和“漸”等5字的常读上声有浊声母,受浊上变去规律的制约,音读则由上变去。3、“糾、撓、擁、慷”和“顆”等5字由常读上声而转为平声,“攘”字由常读平声而转为上声,这属于不规则的语音变化。
(二)少数字因失去了平上两读并存的义项而只保留早期的平声音义,如“渾、崦、祇、祗”等4字。今人需要了解诸字音读简化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掌握诸字古今音义的异同,才不致以今律古,以诸字的现代音义来判定唐代音义,才可以正确释读唐诗,准确判定平仄和诗律。
The Synonymy and Polysemy of Characters with Level and Falling-rising Tones in Tang Poems
Liu Ziyu1Liu Songchuan2(
1.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Hubei,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ne-meaning relationship of two kinds of characters with level and falling-rising tones in Tang poems. One kind of them has the same meaning with the two tones, while the other has different meanings with the two(or one)tones. 1.There are 22 synonymy characters with level and falling-rising tones. These characters have only one tone in pre-Medieval Chinese(level tone 10 and falling-rising tone 12), which indicate the original and the extended meanings. Afterwards they get another tone(falling-rising tone 10 and level tone 12)without changing their meanings. This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synonymy characters with level and falling-rising tones. 2.There are 10 characters that also have only one tone in pre-Medieval Chinese(level or falling-rising tone). Afterwards some of them get another tone for the extended or borrowed meanings. This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synonymy or homonymy characters with level and falling-rising tones. 3.The usage of the two kinds of characters has a history of emerging in earlier Medieval Chinese and developing in Tang dynasty.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meet the demand of metrics of Tang poems. 4.These characters have greatly changed their tones in Modern Chinese: The synonymy characters have only one tone(level or falling-rising tone); while some characters have changed from falling-rising tone to falling or level tone. As a result, the tone-meaning relationship of these characters has disappeared in Tang dynasty.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ang poem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one-meaning relationship then, so that the meanings and metrics are not mistaken.
One Character with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Synonymy and Polysemy of Characters with Level and Fallingrising Tones; Normal and Abnormal Pronunciation; Metrics of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责任编辑:卢烈红
刘子瑜(1967—),女,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刘宋川(1938—),男,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汉语诗律学研究。
北京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诗的平仄音读与字义异同关系研究”(项目号13WYB00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