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

2016-11-25孔见

中华魂 2016年7期
关键词:船队三宝郑和

文/孔见

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

文/孔见

明代开国之初,日本海盗就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严密的“海禁”政策。但在防海盗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海外的商贸往来。及至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开始改变“海禁”政策,鼓励海上贸易,并以朝廷名义组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于是郑和就成为统领航海活动的合适人选。

郑和祖上原居住西域,后移居云南,回族,信奉伊斯兰教。他幼年就从父辈那里获得不少海外知识,萌发了出海远航的志趣。明军征讨云南,郑和被俘,后成为朱棣燕王府的小太监。他跟随燕王出征多次立功,晋升为“三宝太监”。当明成祖决定组织船队下西洋,便授予郑和统帅的职务。西洋,是当时对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的统称。

郑和受命后,1405年7月从福建五虎门第一次出海,到1433年为止,曾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使远航。前后参加远航的有208艘船,最大的船可容纳1000多人,船上载有各类人员27500多人;七次出航前后达到10万多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支航海船队。船上装满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铁器、金银和铜钱,用来换取外国的象牙、香料、染料、药材,所以这支船队又称“宝船”。这支雄壮威武的船队,航行在惊涛骇浪之中,历尽艰险,前后到达了广大的东南亚、南亚、东非沿岸约30个国家和地区。保存至今的《郑和航海图》(现存世界第一本航海图,共20页),就收录了530多个地名,可见航行区域之广、规模之大了。随同郑和航海的一些官员,写下了不同航次沿途见闻的《星槎胜览》(费信)、《瀛涯胜览》(马欢)、《西洋番国志》(巩珍)等,以及郑和第七次出航前,在福建长乐县南山寺立的“天妃灵应碑”,记载了前六次出航的时间和经历,这些都为“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留下了翔实可靠的史料。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反映了当时很高的航海水平。以远航的船只设计来说,其大型船只长达150多米,宽60多米,船体深12米,载重量达到1000吨左右,甲板面积有9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有九根桅杆上挂12张帆,这在今天也是大型木制船只。有了比较成熟可靠的导航能力,这时郑和不但能够更好地运用指南针技术,而且能够熟练地通过观察潮汐、海流和季风等技术,并掌握物标导航、天文定向等复杂的航海技术。像利用“牵星术”定位,即在夜间行驶时通过观察星斗的位置,参照水罗盘的指向,来保持航向,这是保证航海安全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统率领航的组织技术上,在没有现代通信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协调这支庞大的船队,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航向,做到相互配合,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表现了相当高超的指挥才能。

在人类航海史上,被认为著名的,如1492年哥伦布率西班牙三只帆船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率葡萄牙的船队绕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1522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实际上,郑和七下西洋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他第一次航行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也早116年。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是友好的商贸往来,是和平之旅;没有掠夺财富,没有杀戮殖民,是海洋文明之旅。时至今日,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流传着“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一些佳话、遗迹。如印度尼西亚有三宝井、三宝巷、三宝墩、三宝洞;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塔、三宝宫;爪哇岛上有三宝祠堂。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博物馆,保存了一块石碑,碑文有中文、泰米尔文、波斯文三种文字,记载了郑和1409年的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山)时,向寺院布施物品的盛况。人们怀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和平的使者。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的启示。它不但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珍惜友谊的开阔心胸,而且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我们的祖国不但陆地面积广阔,而且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有473万平方公里辽阔的海域,这是我们蓝色的国土。我们具有开放的意识,既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和平发展战略,又懂得守护自己的家园,神圣的国土包括蓝色的国土,是绝不允许被侵犯的。

猜你喜欢

船队三宝郑和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美国乙烷进口对发展我国大型乙烷船舶的影响
家有三宝
“岑溪三宝”有真味
珍品阁十一:【三宝佛】收藏:曾荣文
淡水河谷40万吨级大型船舶船队对铁矿石供应链的影响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