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海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的历史考察
2016-11-25毛志华
文|毛志华
党领导海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的历史考察
文|毛志华
从五大发展理念角度深入考察党领导海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奋力开创海南改革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926年6月,中共琼崖地方党组织在海口成立。自此,琼崖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奋斗,铸就了辉煌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琼崖党组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远离中央、远离主力、外援极少的情况下,长期坚持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篇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海南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努力发展生产和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海南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仍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海南岛问题座谈会,作出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定,开创了海南发展的新阶段。
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共海南省委带领海南人民探索和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海南特点的发展路径。今天的海南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先进文化不断繁荣、社会财富极大增加、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态环境持续优良,中外游客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幸福家园的建设目标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共琼崖第一次党代会召开90周年之际,全国上下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时,从五大发展理念角度深入考察党领导海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奋力开创海南改革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是实现海南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胜的宝贵经验。民主革命时期,琼崖共产党组织始终从琼岛斗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共中央指示与琼崖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正确斗争方略,保证了琼崖革命的正确方向。解放战争时期,正确处理“北撤”“南撤”指示亦是光辉的典范。为执行国共两党签署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党中央指示中共琼崖特委,将琼崖独立纵队北撤山东烟台。同年8月和10月,中共广东区委又两次下达琼崖独立纵队和地方干部南撤越南北方的指示。面对“北撤”“南撤”指示,琼崖特委从琼崖革命实际出发,审慎思量,最终作出了坚持琼岛斗争的决策,号召全琼党、政、军民坚持自卫反击,打退国民党的进攻,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正确处理“北撤”“南撤”指示,使琼崖解放区这一党在祖国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得以保存下来,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策应了全国解放区战场,加速琼崖解放的到来,成为琼崖党组织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方针政策的一个成功范例。
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省委带领海南人民立足省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催生了海南建设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成就。特区建立伊始,省第一次党代会就提出要实行市场经济,在全国率先叩击市场经济大门,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架构,建立省直管市县地方管理体制。进入新阶段后,海南又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提出以更加开放的措施,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近年来,海南又率先在全国开展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等。这些创举都是省委、省政府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生动诠释和有力实践。
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反复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回望过去,敢为人先的海南,从不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土壤;前瞻未来,创新必将继续成为海南迈向新阶段的“不二选择”。展望“十三五”,海南要实现历史新跨越,就必须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力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新一轮农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瞩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选之地。
坚持“做优长板”和“补齐短板”相统一,是实现海南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做优长板”与“补齐短板”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同样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否则就会贻误全局。”多年来,海南在做优长板和补齐短板上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统筹兼顾好各领域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海南是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特区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着力发挥“长板”效益,始终将热带农业和海岛旅游业摆在突出位置优先发展。一是着力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不断加快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等建设,同时,不断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海南农业发展空间。二是着力做大做强旅游业,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软硬件设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同时,丰富和完善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2015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对海南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1%。
在做优做强“长板”的同时,省委、省政府也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坚持以小财政办大民生,在解决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进展。“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坚持每年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新增财力的5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5年间,海南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建设40余万套,建成近30万套,惠及近100万城乡群众,覆盖率达28%;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全省36.3万人脱掉贫困的帽子;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百姓,全省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取消择校生,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逐步扩大;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医疗服务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向边远山区覆盖;建立健全城乡平等的就业援助制度体系,2011年至2015年9月,全省新增就业人数49.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9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城镇从业人员五项社会保险省级统筹,新农合参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比国家计划分别提早两年和一年全覆盖,参保率均高于全国指标。
实践证明,坚持“做优长板”与“补齐短板”相统一,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是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协调发展有着极为系统的论述,他强调“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展望“十三五”,海南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岛屿省份的特点,重点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同步、陆海统筹、军民融合、“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各要素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是实现海南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多年来,国内许多省份纷纷提出工业立省、工业强省,追求高速度发展,而海南省委、省政府坚决捍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使海南走出了一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的新路,为海南永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早在1999年,海南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为推进生态省建设,海南不仅率先在地方法规中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修订和出台了《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等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正式成立了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而且明确提出了开发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持之以恒“增绿护蓝”,大力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人居、培育生态文化,使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2012年,省第六次党代会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前进方向。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438.92亿元增至2015年的3702.8亿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三次产业比由1998年的35: 21:44调整为2015年的23.1:23.6: 53.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48.7%增至2015年的62%,大幅提升;大气、水体和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2000年9月,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在创建和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进程中,省委、省政府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利用有利的生态条件,美化绿化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融为一体,以农村特殊环境与特色资源为基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拓宽农民致富道路。截至2015年底,海南共建成文明生态村1644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70.56%。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电视、报纸等竞相报道。
实践证明,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生态省建设战略,是关系到海南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全局,关系到全省人民根本利益以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为“十三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展望“十三五”,海南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把海南建设成为绿意盎然、更加令人向往的生态岛。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统一,是实现海南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也是岛屿型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海南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海南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海南经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以对外开放促进内部开发的一个重要缩影。为了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的脚步,198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以洋浦开发作为特区建设的首要突破口,采取“引进外资,成片承包,系统开发,综合补偿”的开发模式。199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首例外商投资成片开发的开发区就此诞生。20多年后的今天,洋浦经济开发区面积已由最初的30平方公里扩容至120平方公里,通过大规模招商、开发和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珍贵样本。在“引进来”的同时,海南也积极在“走出去”上做文章,加强旅游、房地产、热带农产品“三大促销”,不断拓展岛外市场,与此同时,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十二五”期间,海南对外投资核准或备案企业172家(含增资项目),实际对外投资45.36亿美元,以海航集团、海马汽车、海胶集团等为重点的一批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全省对外投资取得丰硕成果。
实践证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统一的对外开放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和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提出开放发展理念,指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展望“十三五”,海南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必须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促推发展,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全方位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对外开放度。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实现海南稳固发展的应然选择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曾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正是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才使我们的事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年,琼崖革命处在反革命势力和日本侵略者的重重包围之中,却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奇迹,其关键之一就是冯白驹总结的,“山不藏人,人藏人。”正是琼崖共产党人始终以代表、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为己任,矢志不渝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使海南革命事业无坚不克、无往不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琼崖特委领导根据地农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土地改革,废除根据地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同时,积极带领根据地人民开展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使根据地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特委从全琼人民利益出发,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得到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海外琼侨等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解放海南战役中,琼崖人民在中共琼崖区委和临时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力以赴地进行筹款、筹粮、支前、劳军、情报、策反、接管和接应等工作。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渡海作战部队顺利渡过琼州海峡,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解放了海南岛和海南人民。
海南解放后,中共海南地方党组织充分照顾人民生活所需,把改善民生纳入重要的工作范畴。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规模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农村生产力极大解放;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和建设各项社会事业,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领导人民有计划地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海南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掀起兴修水利的高潮,修建了松涛水库等一大批水利设施,改善了海南农业发展条件,为海南农田水利体系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通过各项改革和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和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权建设。
实践证明,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许多场合谈到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他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并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共享作为发展理念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和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展望“十三五”,海南推进改革发展,关键是要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建设,通过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工程等,把各项民生指标落到实处,真正把海南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四季花园。H
系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