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2016-11-25徐婉琦沈文凡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杜诗杜甫诗歌

徐婉琦 沈文凡

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徐婉琦 沈文凡

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6年10月15日,在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日本、中国香港以及北京、上海、福建、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重庆、山东、江西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160人出席。专家中汇集了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天水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夔州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等,以及全国各个杜甫纪念地的相关同志。此次会议在历届全国杜甫学术研讨会中,是规模较大的一次。

本次会议主题为“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主要探讨前人后世对诗圣的传播与接受、海内外杜甫文化研究、杜甫与地域文化研究等相关内容。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共计102篇。在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中,专家学者们纷纷就各自提交的论文各抒己见,为杜甫的海内外接受传播、文化精神及其他各方面研究都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深层次的论述。各小组论文角度多样,内涵丰富,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国内外从古至今对杜甫的接受与传播,对杜甫个别作品的研究,对杜甫的论辩和考证性研究,对杜甫诗歌艺术技巧和人文情怀、精神思想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时间跨度从唐代到当代,空间跨度从国内到国外,研究者涉及老中青三代学人,更有主持人、点评人的精彩恰当的评点与总结,各个小组的讨论都气氛热烈,成果丰富,展现了目前杜甫研究格局的多样化。这也为研究杜甫诗歌形象、文本以及文化接受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方向和方法。现将本次年会论文的论见分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关于杜诗接受与传播问题的研究

本次会议有40篇论文探讨杜诗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纵向来看,时间上由唐至清,再至近现代,跨越一千余年;接受的地域从国内至域外如日韩、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更远涉英美西欧;接受的对象涉及到诗人、画家、官员、士大夫、政治家、遗民等等;接受的题材涉及到诗、词、曲、画、笔记小说等;涉及到的领域有文学、美学、传播学、翻译学等等。

论及杜甫对前代接受的文章如刘越峰《论杜诗对魏晋南北朝赋中词语的接受》一文,对杜诗接受魏晋南北朝赋中词语的情况进行数量统计,继而给出判断:魏晋六朝赋中的词语是杜诗重要的语料来源,杜甫以其入诗,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之更加凝练传神,富于神采。孟祥娟《论杜甫对神话的接受与运用》一文,主要分析了杜甫诗歌中运用的古代神话。涉及到专论杜甫对古代具体诗人接受的文章如管遗瑞《贯休与杜甫——读贯休诗歌札记》,论述了晚唐五代诗僧贯休对杜诗的推崇和对杜甫多舛命途的同情。文章指出,贯休诗堪称晚唐诗史,出世人写入世作,在杜诗影响下,突破僧人笔触界限,从佛理和个人内心世界挣脱,扩大描写范围,忧国忧民,记录历史,抒写自我,继承发扬了杜甫的精神。陈才智《论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咏物诗为中心》以咏物诗为中心,探讨了杜甫对白居易的影响,指出白居易有意识地继承了杜诗的写实精神、艺术手法。付振华《敬而远之:陶杜关系新说》一文,一反前见,作者认为杜甫对陶渊明缺乏深刻的理解,文章通过对杜诗与陶诗思想、内容、诗艺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杜甫泛论陶诗,并未高度评价和大加推崇。杜甫对陶渊明,正如孔子对荷蓧丈人,大体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的结论。

着眼于后世对杜甫的接受,论及中国古代对杜诗接受的文章,如张忠纲《韦庄的杜甫情结》一文,分析了唐人韦庄《又玄集》选诗将杜甫排在首位,且收诗最多的历史和时代缘由。又从韦庄的家世渊源、诗歌艺术、人生境遇、生死历程等不同侧面与细节,深入剖析了韦庄对杜甫“生平尊杜意,死亦灵犀通”的别样深切情怀。刘俞廷《元明清笔记小说中的杜甫》主要关注元明清三代杜甫在笔记小说中的形象和主要事件。包括海棠诗、与李白诗歌的酬答、杜甫严武的关系、时人对杜甫作品的负面批评等问题以及杜甫在元明清时代仍流传的其他生前身后轶事。在此基础上作者还简析了笔记小说中杜甫较少被记载的原因。聂大受《关陇道上的杜甫》一文说明了杜甫对秦陇的设施建设,提出了这几个设施建设对杜甫文化传承的意义,十分富有启迪性。刘尚荣《话说〈金元明人论杜甫〉》一文,则以书评形式介绍了冀勤《金元明人论杜甫》一书的内容及学术价值。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给我们以启发和思路。祁和晖《说杜诗的传播与传承》(提纲)一文,借鉴近现代传播学的方法,对杜诗的传播与传承进行了研究。王红霞、冉驰《南羲采〈龟磵诗话〉对杜诗的评析》通过分析材料,对杜甫的影响史进行补充。采用逐条评析的方式,考察杜甫在李氏朝鲜时代产生的影响。蔡锦芳《乾隆与杜甫:诗称杜圣李谪仙,吾与甫也无间然》一文,对乾隆皇帝对杜甫与杜诗的学习、认知和评价做了深入的阐释。杜华平《苏轼与杜甫词语接受史考论》一文,从微观语言接受史的研究角度,考察杜诗接受史的可行路径。

论及近现代对杜甫接受的文章如张志烈《杜甫精神追求之现代启示》一文,论述了杜诗所传达的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以及对我们今天现实生活的重要启示。孔令环《民国诗话中的杜甫评论》一文,对民国杜诗学呈现出前所未见的众声喧哗之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反思。张吉兵《废名杜甫研究的时代特征述论》一文,对废名先生研究杜诗的时代特征做了研究述论。他认为,废名先生的杜甫研究区别于历史上的杜甫研究最根本的地方,就是他是在科学文艺观即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研究杜甫诗歌的,主要从现实主义、爱国主义、人民性三个方面对杜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陶喻之《记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的杜甫诗意图情结》论述了国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创作的杜甫诗意画中与杜甫相契合的生命精神。

横向来看,接受的地域从国内跨至域外如日韩、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更远涉英美西欧。论及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对杜甫的接受的文章如徐希平《再拜杜鹃少陵翁,遗芳賸馥大雅堂——从高丽诗人李穑的一首诗作看杜诗与巴蜀文化之海外影响》一文通过评介高丽诗人李穑及其有关杜甫、黄庭坚大雅堂诗作,以李穑《前篇意在兴吾道大也,不可必也。至于诗家,亦有正宗,故以少陵终焉,幸无忽》一诗为切入点,论述杜甫与杜鹃文化的关系,考订大雅堂的历史文化意义,管窥全豹,见出杜诗与巴蜀文化的海外影响。杨理论《日藏本〈内阁批选杜工部诗律金声〉考辩》、房锐《杜甫对日本文人的影响——以山川早水〈巴蜀〉为重点》、曹逸梅《杜诗在日本五山禅林文学中典范地位的形成——以杜诗阅读与阐释为中心》等文章,论述了杜诗在日本的接受情况。再如张思齐《杜甫律诗与当明时期越南七律的繁荣》论述了当明时期,越南七律诗特别繁荣的原因是,越南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受益国。作为在众多朝代中于文化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黎朝,中国文学的所有样式也在其影响下在越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七言律诗在明朝受到特别的重视,这种重视在越南也有着类似的表现形式。其中越南的使臣诗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外交文学上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马兰州《杜诗在越南传播和接受的几个特点》概述了杜诗南传的情况,对杜诗的接受和传播特点作了梳理,揭明了越南对杜诗的接受特点。论及英美西欧等国家对杜甫诗歌接受的文章,如曾祥波《 宇文所安杜诗英文全译本“The Poetry of DuFu”》对2016年出版的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的首部学术性的杜诗英文全译本“The Poetry of DuFu”进行评价,认为此译本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目前汉学界杜甫研究的前沿水准,并指出了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赵化《变异的“诗圣”:英语世界学者的杜甫研究》一文对英美学者与国人对“诗圣”的理解之不同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她指出,这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对于研究者认知的巨大影响。文章探讨了西方文化语境下“诗圣”的内涵,揭示了西方汉学对于杜甫阐释存在的错位与变异,这是符合西方经典而剥离了中国传统政治道德的现象。

其他再如孙纪文《清代少数民族诗人与杜诗——以满、回、壮三个民族的诗学视域为中心》、吴增辉《虚构视野下的唐宋诗之变——兼论杜诗之写象与宋诗的精神契合及范型意义》、王立国《唐宋至清杜甫文作研究述评》、毕宝魁《从魏燮均诗看杜诗影响之深远》、刘晓凤《元代书画中的杜甫及其诗歌》、吴淑玲《名岂文章著:杜甫晚年对自己诗歌的传播认识》、张慧玲《明代杜诗“师法众长”说》、王永波《论〈读杜诗愚得〉的注杜特色及其得失》、徐婉琦《近三十年杜甫诗歌接受史研究综述》、王伟《杜甫、杜诗接受过程中的负面评价及其诗学意义》、占如默《杜甫〈八哀诗〉褒贬述评》、刘明华《唐宋作家论杜补遗》、杨永发《杜诗注释的引用法》、张月《张綖〈杜工部诗通〉研究》、张芷萱《略论宋人对杜诗的评价——以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和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为例》等文章,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杜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做了深入的论述。

总体来讲,对于杜甫传播与接受问题的讨论,大多数学者的文章都十分精细深入,涉及到的时间长、地域广,而且相关研究更呈现出了不同学科相交叉,不同文化相交融的扩展与进步。这皆是杜甫接受与传播领域显示出的可喜成果。

二、对杜甫地域文化的研究

本届会议有10篇文章论及杜甫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这些文章角度新颖,论述有据,见解深刻,也是探究杜甫传播与接受很好的切入点,打开了杜甫研究的新视野。

葛景春《杜甫诗歌在地域文化中的主调与兼调》一文指出,杜甫诗歌兼具多重其他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及鲜明的中原文化的主导性,恰如一部交响曲,八音纷陈,兼调丰富,又不失主调灵魂。冯婵《试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与地域文化之关系》一文,立足杜诗文本,结合成都文化的各个方面探讨杜诗与成都的渊源,并阐释了杜甫对成都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刘洪《再论浣花夫人、浣花祠与杜甫草堂》从浣花夫人任氏英勇破贼护城的事迹及其身世由来说起,辨析了草堂寺与杜甫草堂、草堂寺与梵安寺、浣花祠与杜甫草堂的关系,纠正了一些以讹传讹的说法和观点。最后得出结论,任氏以一弱女子之躯,舍命护城,这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大爱精神是一致的,所以浣花祠作为成都草堂内的“特殊”建筑之一,历来为后人所尊崇敬仰。文章鞭辟入理,确凿详实。程得中《杜甫蜀中临江诗探析》一文,从内容、思想、意义等方面,结合杜甫流寓蜀中的心路历程,对这一时期寓居成都所作临锦江诗、流亡梓州所作临涪江诗、定居夔州所作的临长江诗、流亡阆州所作的临嘉陵江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王树森《唐蕃关系视野下的杜甫诗歌》一文主要从杜甫涉蕃诗的创作背景与基本内容、杜甫对唐蕃关系的基本态度、杜甫涉蕃诗的史诗价值与文学意义三个方面对唐蕃关系视野下的杜甫诗歌进行阐释,从人道主义情怀的高度出发,视角独特,分析深入。李君鉴《杜甫的幸福生活在夔州》一文以杜甫在夔州客居的经历与创作为基点,重新客观、全面地认识杜甫,并指出他在夔州的生活是相对幸福的。杨观《论杜甫流寓梓阆之诗》一文,作者将杜甫在流寓梓州、阆州期间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诗歌与在成都时期的创作进行了细读与对比,由此得出杜甫的艺术风格由前期蜀道行役诗的雄劲奇丽转为沉郁哀伤。此外,还有蒲向明《陇蜀道诗:杜诗分地域研究之重要区间》、王飞《荔枝道与杜甫荔枝诗》等文章,也都结合陇蜀道及荔枝道饶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对杜甫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三、对杜甫诗歌思想艺术的研究

本届会议还有诸多高质量的论文,立足于文学本位,对杜甫具体诗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技巧,做了更深刻、精细的探讨。

对杜甫诗歌思想进行更深层次挖掘的文章,如沈文凡《论杜甫诗歌的生命厚度》一文,对杜甫“大庇”思想及“闻”的思想进行深入阐释,着重强调了杜甫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文情怀。作者指出,杜甫如同伟大的战地记者,他以生命厚底写诗,堪称诗“圣”;他以真实笔触记录,其诗可谓诗史。在他的诗篇中不仅仅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到了“大庇天下”的思想,还有很多诗中都有着对建筑民居的关注,这种关注更加凸显了杜甫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心和思考。周裕锴《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一文,则以“课堂讲稿”为底本,以杜甫诗中的儒家情怀作为着眼点,从“仁者爱人:杜甫诗中的人道主义”“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杜甫诗中的现实批判”“杜甫诗中的民本思想和反战意识”等四个方面,对杜甫诗歌文本中体现的儒家情怀进行了举例分析及经典阐释。陈小波《论杜甫的宗亲诗》一文,用“知人论世”的理念分析了杜甫写给自己的宗室中人的80余首诗歌的思想情怀。刘跃进《漂泊无助的远游——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及其他》以《秦州杂诗》为中心,细致地分析了诗人从远游、到流浪、到流亡的心态变化的背景及其对后半生的影响。分析透彻,见解独到。黄慧娟《此身游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子美巴蜀寺庙游历诗概论》一文主要是通过目录及简介和内容分析归纳两种方式对杜甫约三十首巴蜀寺庙道观游历诗进行梳理和概括。从日常生活、交友、悟道、审美和创作五个方面概括了此类诗的丰富内容,从人生哲学的高度展现了杜甫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尤其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杜甫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人生正能量的保存与转换作用,更是杜甫不朽人生价值的直接载体。

从艺术层面对杜诗进行更细致解读的文章如许外芳《浅论杜诗的递进艺术》一文,通过语言学方法研究杜诗。通过对杜诗中应用的很多句式类型、虚词使用等方面的解读,推进读者对其“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支那《新议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雨脚如麻”》一文,从民俗学角度探究“雨脚”出处,提出雨脚和雨点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从训诂学维度揭示“雨脚”误区,从修辞学尺度感受“雨脚如麻”诗意,将其多维度有机结合。李宇林《试论杜甫陇右诗的描写技法》一文,研究了杜甫陇右诗的叙事和抒情特征,并归纳了其描写技法的特征。成玮《基于凿实的精微——论施鸿保〈读杜诗说〉的艺术阐发》一文以张慧剑先生校点的清代施鸿保所撰的《读杜诗说》为对象进行专题研究。文章从思力、字面、义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指出对于施氏诗义解释和文字校正尚可商榷,但从艺术阐发角度则值得加以探讨。林宜陵《杜甫所显现的唐代宗时期诗风探论》一文,论述了唐代宗执政前期(762-770)杜甫诗风、诗艺及诗歌内容的形成原因及表现特点。此外,还有陈冠明《论代书诗的流变及杜甫代书诗的创作出新》,刘厚政《杜甫夔州诗中展示的人格魅力及其深远影响》,刘咏涛、涂春红《再论杜甫夔州诗的思想情感》,郭树伟《论杜甫与中原文化的担当精神》等文章,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杜甫诗歌思想艺术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究。

四、对杜甫生平与杜诗的版本、考证校勘研究

本届会议还有11篇文章,对杜甫生平与杜诗版本以及相关研究中一些值得商榷的细微问题进行了立论翔实的考证。

龙占明《杜甫瀼西草堂不在东瀼水之滨——和简锦松先生商榷》一文,旨在根据作者的考察和甄别,以杜诗、其他诗人诗歌、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作为佐证,对简锦松先生提出的“杜甫瀼西草堂定位在唐赤甲山主体向东南延伸的土地岭上”的观点提出了“唐时瀼西在三峡水库淹没前的奉节老县城,瀼西草堂不在东瀼水之滨的土地岭”的看法。而对于杜甫茅屋位置及杜甫本人曾停驻位置等,也持有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意见。郭海文《杜甫母系家族新资料初探》一文通过《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并序》得出临川公主是杜甫高外祖母的结论,由此梳理脉络以理解杜甫的忠君等思想。胡永杰《杜预至杜甫世系中所缺一世考论及推断》一文对杜预——杜甫家族世系进行探讨。作者经过细致的考证与分析,推断杜预至杜甫世系中所缺一世应在杜顾与杜逊之间。文章角度新颖,考证性强,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推论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邝健行《从杜甫亲属丧事论〈仇注〉在丧事期间的作品编年》一文将杜甫于天宝元年(742)到天宝三载(744)问遭遇的两回亲人丧事与仇注中的一些作品在这一段时期的编年对照起来,颇有参考辅助作用,并对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张家壮《杜甫〈佳人〉篇发微》一文,超越以往单纯作注的分析方法,对《佳人》一篇的“诗外本事”进行深究,了解其生存境遇,从而对“纯是比兴,羌无故实”的说法进行了辩驳。这篇文章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既深入文本又观照心灵,结合杜甫的创作心理、历史文献对作品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梳理,以创作为核心,充分表现了作品与作者的相互成就。孙微《杜甫的官阶变迁及其相关问题考辩》一文,结合具体问题,对杜甫授官经历的复杂过程进行考辩,解释了很多学界对此尚存分歧,亟待澄清的问题。彭燕《关于杜诗旧注辑录整理的问题》指出了宋代杜甫研究分散于各刻本之中,研究者若想要了解某一注家的注杜状况却不便查阅,而且集注中注家的注解并不清晰。作者为改变这一状况,正在做宋代蜀人三家杜注的辑录工作,这项工作不仅能为阅读提供方便,也能使阅读中的身心更贴近杜甫,贴近经典。此外还有白建忠《杨慎〈杜诗选〉考述》、张勇《杜诗所见“榿木”考》、张宏《传世杜诗书画与杜集校勘——以苏轼书〈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为例》、陈宁《成都杜甫草堂明代杜集述略》等等。以上众文章,考证与论证行云流水,为我们提供了

从内容到方法论的多重思考。作者们基于丰富文献的文本细读所进行的考辨,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杜甫的创作经历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本届年会的论文学术含量颇高,反映了当代杜学研究,尤其是杜甫诗歌传播与接受领域的前沿学术水平,总体呈现出如下鲜明特点:

第一,对杜甫接受史研究的时间与地域跨度广,由古代至近现代,由国内而域外,论及的学科、人群,分布广泛而全面,研究成果精细而深入。

第二,研究视角新颖,注重多角度发掘材料,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会,从而得出切实准确的结论,呈现出分量厚重的文章。

第三,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对具体文本生发出的诗人诗作思想艺术层面做更深入的体察,关注杜甫与杜诗的文化内涵和及现代意义。考证类文章亦扎实稳健,不放空言。

本届研讨会,老中青三代学人济济一堂,各抒高论,识见卓著。通过探讨前人后世对杜甫的传播接受,海内外杜甫文化研究,杜甫与地域文化研究等相关内容,促进了杜甫接受史与传播领域的横向扩展与纵深研究。诸学者在论文中所展现的对杜甫作品文化意义的深层认知,也促进了社会对杜甫的思想精神的更深刻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价值。尤其是体察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他“穷年忧黎元,叹息场内热”的家国情怀,他“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担荷精神,这种无所不包的对整个社会与人类的关怀之情,以及他犹如新闻记者般的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当今社会的国学发展与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文化继承与文化自觉,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陶冶都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可以说,本次杜甫学术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发展还是精神继承各方面,都有着深刻而重要的意义。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杜甫的精神,是不断更新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其必将生生不息,万世流芳。

责任编辑 陈宁

作者:徐婉琦,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130012; 沈文凡,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30012。

猜你喜欢

杜诗杜甫诗歌
诗歌不除外
登高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诗歌岛·八面来风
贫困无田杜太守
绝句
杜诗对高丽汉诗影响初探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