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敦仁先生博学多识 水明楼藏书留益世人
——白敦仁捐赠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图书梳略

2016-11-25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刊草堂杜甫

陈 宁

白敦仁先生博学多识 水明楼藏书留益世人
——白敦仁捐赠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图书梳略

陈 宁

蜀中著名学者白敦仁先生原为成都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识渊博,曾被聘为四川省杜甫学会顾问,与成都杜甫草堂渊源颇深。先生逝世后,其子女一致同意把其生前所藏将近5800册珍贵图书全部捐赠给杜甫草堂,以丰富馆藏,有益后学。文章通过介绍白先生的生平成就,并简要梳理先生的藏书情况,体现了前辈先贤深钻博取、孜孜不倦的学术风范,值得世人学习瞻仰。

白敦仁 水明楼 成都杜甫草堂 捐赠 图书

白敦仁先生为蜀中著名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宋代文学研究造诣极深,在学术界颇负盛名,曾被聘为四川省杜甫学会顾问,与成都杜甫草堂渊源颇深。先生故去后,其子女遵照先生遗愿将其所藏5782册图书全部捐赠给杜甫草堂。图书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门类,包括线装书、平装书、手抄本、期刊等各种形式。从这些藏书,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治学历程、研究领域及兴趣爱好等,部分藏书有先生亲手批注,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特设“水明楼”藏书室专门收藏。2016年4月15日,成都杜甫草堂在草堂别馆举办了《深钻博取,孜孜不倦——白敦仁旧藏书展》,通过展示先生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及藏书情况,以体现白敦仁先生深钻博取、孜孜不倦的文学修养和学术风范。

一、白敦仁生平简介

白敦仁(1918年1月—2004年5月21日),字梅庵,室名水明楼,祖籍河北通州,自四世祖白汝衡宦游成都,遂定居此地。与屈守元、王文才、王仲镛等并为近世蜀中学者綦江庞石帚先生高弟。生前为成都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受聘为四川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理事、四川李白研究学会、杜甫研究学会顾问。

1921年,入家办私塾,始习“四书”“五经”、《古文观止》诸书。继就读于成都县立第一小学、成都县立中学。1932年,拜查蹇公(字介庵)先生为师,学习国画、诗歌、七弦琴等,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颇深,这为他以后的求学、研究与创作等奠定了基础。17岁时,与同班同学陈怀仁创办“文会”壁报。高中时,与雷履平、徐汝坤等人组成诗社,取名“春吟社”,专做旧体诗。22岁时,与雷履平、钟树梁合刻词作《焦桐集》。

1937年,考取四川大学中文系,师从名儒龚向农、林山腴、向宗鲁、李培甫、庞石帚等。1940年8月转到华西大学中文系,主要研读“三礼”,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华大发生学潮,中文系全体教授辞职,白先生随后在成都县中、天府中学任教,在成华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56年,在成都七中任教,被评为成都市优秀教师,并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九月被派到波兰华沙大学任教。归国后仍留七中,在政论文和古典文教学中,攻克难关,被评为“成都市先进工作(生产)者”。叶圣陶来川考察时,肯定了白先生“理思路、抓表达”的教学方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50岁的白先生遭到迫害,旋被抄家,收藏的数千册典籍亦被没收,被责令打扫厕所及校园卫生。三年后从“牛棚”释放,解除拘押,仍在七中教授语文课,后又调到成都师范学校、成都大学任教,任成大师范部中文科主任,教授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课程。1983年,受聘于省高教局,为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73岁退休时,成都大学为先生召开了“白敦仁执教五十周年庆祝会”,以示对他教学生涯的肯定与表彰,自此,先生奉献了大半生的教育事业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4年5月21日,在家洗浴时,不慎溺于浴盆,抢救不及而去世,享年86岁。①

二、白敦仁学术成就

白先生主要研究宋代文学与晚清文学,于陈与义研究用力尤勤,精校雠考证之学,擅诗词,著述颇丰,有《水明楼诗词集》,著有《陈与义年谱》《宋诗略论》,笺注有《陈与义集校笺》《巢经巢诗钞笺注》《彊村语业笺注》,主编有《周邦彦词赏析集》,整理辑印有《养晴室遗集》等。

先生少年时,就撰写了《〈古今注〉校注》《石渠礼记疏证》,今已不存。25岁时,研读“经学”,对郑子尹、朱彊村词产生兴趣,拟作《巢经巢诗笺注》《彊村语业笺注》。《彊村语业》是近代词人朱孝臧(祖谋)词集,朱词在广泛吸收前人作品优势的基础上,匠心独运,推陈出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白先生对彊村词嗜好尤笃,32岁时,作《彊村词笺注》。于82岁高龄时,历59年三易其稿,2002年《彊村语业笺注》终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先生以词人特有的敏锐通感,在详考史事的基础上,钩玄提要,辨析入微,始可知彊村词之故国之思,沧桑之痛”②。此书是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在社会上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彊村语业笺注》除《彊村语业》本稿外,另收入《彊村词剩稿》《彊村集外词》和《庚子秋词》,是目前收录彊村词作最为完备的本子。

1975年,白先生开始撰写《陈简斋年谱》,1981年完稿,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陈与义集校笺》完稿,199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纳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2014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再版了《陈与义集校笺(附年谱)》,将《陈与义集校笺》和《陈与义年谱》合二为一,可见白先生校注影响。《陈与义集校笺》对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的诗词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校勘注释,并指出诗词中涉及的时事和典故,有助于学者正确理解陈与义的诗词作品,是研究宋代文学的必读之书。《陈与义年谱》,详细考订了陈与义生平的著作,钱钟书称之为“采掘之博,考索之精,绝无仅有”,乃“近世之奇作,当与天下学人共宝玩之”③。

在撰写《陈简斋年谱》的同时,白先生又着手多方搜求先师川大庞石帚(1895—1964,名俊)先生遗著,始得《简端记》一卷,继得《养晴室笔记》三卷、《读书札记》一卷。次年,开始抄辑《养晴室碎金》。1979年,录得庞先生诗三十余首,准备撰写《养晴室遗集》。1995年,自己斥资钜万印行先师庞石帚教授遗作《养晴室遗集》500册,义声动于士林。《养晴室遗集》为庞俊先生遗著汇编,包括诗、文、词、笔记、杂著、讲义稿等,为目前庞氏著作最全的汇编,文献价值重大。2013年9月,四川巴蜀书社再版了此书。

白先生的其它著述也由巴蜀书社先后出版,1988年出版了由先生主编的《周邦彦词赏析集》,1996年出版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清代郑珍著、白敦仁笺注的《巢经巢诗钞笺注》,1997年、2006年分别出版了先生的《水明楼诗词集》《水明楼诗词论集》。严铭在《〈水明楼诗词集〉论略》里评价道:《水明楼诗词集》是白敦仁六十年间生活、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他的诗词作品清幽淡雅,深邃渺远,特有一番渊深儒雅的韵致。④其中有他心系国家、壮气豪言之歌,有师友唱和、 重情重义之诗,有恣意山水、抒情怡性之言,也有感怀伤事、吟咏离愁之词。整体风格严谨朴实,自成一体,已故四川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教授王仲镛在《水明楼诗词集叙》里评价其“心力卓异,哀乐过人,故能字字轩昂,归于辞达”⑤。

白先生发表学术论文有三四十篇之多,最早发表的是1964年在《中学教育通讯》上,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见解和看法。八九十年代,多发表在《成都大学学报》及《杜甫研究学刊》上,主要是与先生编著的学术著作相关的内容,还有研究唐宋文学与晚清文学的见解与成就,例如:《李白与七言绝句》《从“石角皆北向”谈起》《也来谈谈〈咏怀古迹五首〉》《略论〈夔府咏怀一百韵〉的立意和行气》《“焚灰吞杜甫”及其它》《李商隐〈安定城楼〉诗赏析》《周邦彦及其〈清真词〉》《论黄庭坚诗》《黄庭坚〈记梦〉诗臆说》《论东坡诗的“新”和“妙”》《关于陆游的所谓“晚节”问题》《论陈简斋学杜》《积极开展宋代文学研究(代前言)》《顾炎武及其诗》《林则徐、邓廷桢诗词述略》《〈郑子尹交游考〉序》,以及载于《文学遗产》上的《宋初诗坛及“三体”》《文史杂志》上的《为开展宋诗研究进一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上的《唐诗研究的重大成果:读王仲镛同志新著〈唐诗纪事校笺〉》等。先生主要研究古典文学,1985年,应西南师范学院邀请,为其研究生班讲“宋诗研究专题”,后辑录为《宋诗略论》,并参加《宋代文学词典》《全宋文》《中国文献大典》等编纂工作会,担任过《宋代文学大辞典》的副主编,还经常参加与屈原、李白、杜甫、宋代文学、古典文献等相关的学术会议。可见,先生在唐宋文学研究上建树卓著,成果斐然,被称为古典文学研究家,当之无愧。

三、捐赠草堂图书梳略

2006年12月8日上午,在杜甫草堂博物馆藏经楼内,白敦仁先生的子女将白敦仁生前毕生收藏的将近六千册珍贵图书全部捐献给杜甫草堂博物馆。白敦仁的女儿白璜说,这是全家人讨论后一致决定的:白老生前是著名的杜甫研究学者,也是四川省杜甫学会顾问,所以这些书捐赠给杜甫草堂是再合适不过了。杜甫草堂博物馆特设“水明楼”藏书室,把捐赠图书分门别类摆放收藏。“水明楼”藏书室的命名据白先生《水明楼诗词集》而来。“水明楼”是他1976年曾居住于锦江畔的一座小楼之名,取杜甫《月》诗中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意,这也正如先生为人,清幽淡泊,深邃绵邈,平易旷达。从捐赠的这些藏书我们可以知晓先生的治学历程、研究领域和兴趣爱好,亦有部分先生手抄本,上有红笔圈点批注,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值得后人重视和珍藏。

先生所藏图书按装帧形式大致分为线装书和平装书两类。线装书共439套,2453册,大多为清朝中晚期及民国时期刊刻的图书。其中收藏集部和子部书籍较多。集部大约有240多套,大多为历代名家诗文集,如《楚辞章句》《曹子建诗注》《昌黎先生集》《李太白文集》《东坡全集》《唐四家诗集》《范文正公集》《诚斋诗集》《蕙风词》等等。子部大约100多套,不仅有诸子百家著述,还有音韵、训诂、风俗、政论、笔记小说等方面的书籍,如《管子》《老子道德经》《孙子集注》《太玄经》《荀子集解》《庄子集解》《风俗通》《仪礼私笺》《说文通训定声》《方言笺疏》《国故论衡疏证》《清波杂志》《世说新语》等等。史部60多套,包括史书、逸史、地方志、目录、谱录等,如《后汉书》《北齐书》《北史》《陆氏南唐书》《隋书》《明史》《南北史捃华》《资治通鉴》《荆驼逸史》《六朝事迹编类》《读史方舆纪要》《注陆宣公奏议》《汇刻书目》《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等。经部约20套,如《春秋谷梁传》《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尚书大传》《周易集解》《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等。捐赠的平装书有1986套,3329册,大多为建国后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主要为各代名家诗词文集、评论笺注著作、人物家谱传记,另有部分史书、美学、文论、佛学、哲学、马列、世界名著、武侠小说等方面的书籍资料。

先生在成都大学任教期间主要担任古典文学教学工作,教授有中国古代文学、目录学、校雠学等课程,对宋代文学造诣极深。先生讲课极受学生欢迎,辨析入微,音辞清朗。建国前就与四川师院(今四川师大)中文系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雷履平先生以“雷白”并称,名播遐迩。堂上行云流水、娓娓道来的金石良言,源于堂下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研读揣摩,这不仅要有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学养积淀,从先生深钻博取的大量相关的教科书与参考书名目中可寻得根因,如:《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古典文学论丛》《古典文学三百题》《文学评论丛刊》《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唐宋文学论集》《唐代诗人丛考》《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1999)》《宋代散文选注》《宋代蜀学研究》《宋代文化研究》《金代文学思想史》《明代文学》《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清代散文选注》《世纪之交的对话——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古典目录学浅说》《目录学概论》《目录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国文学目录学》《古籍点校疑误汇录》《校勘学概论》等。

先生倾注平生时间与精力笺注了《陈与义集校笺》《巢经巢诗钞笺注》《彊村语业笺注》三部著作,在校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必定付出了诸多的汗水与心血,这也可以从先生的藏书窥得一二。先生藏有:《陈与义集》《巢经巢诗钞》《巢经巢文集》《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郑珍评传》《彊村词》《彊村语丛》《彊村丛书》等,为先生的笺注学术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先生作为四川省杜甫学会顾问,对有着大同思想爱国爱民的杜甫也是由衷地热爱,在杜甫研究方面“内容丰富,触手成春,求实求真而精能细致”⑥,自成特色。这主要源于其寢馈杜集,所以能深契诗心。先生在杜集收集上也颇为丰富,不仅藏有宋、明、清时期影响较大的杜诗注解本,如:鲁訔编次、蔡梦弼会笺《杜工部草堂诗笺》、黄鹤等校正《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王嗣奭撰《杜臆》、仇兆鳌注《杜诗详注》、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杨伦笺注《杜诗镜铨》、浦起龙著《读杜心得》、金圣叹著《杜诗解》等,还有现当代杜学同仁的研杜成果,如: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 》、金启华著《杜甫诗论集》、萧涤非著《杜甫研究》、胡焕章编著《杜甫夔州吟》、傅庚生著《杜诗析疑》、曾枣庄著《杜甫在四川》、缪钺著《杜甫》、陈贻焮著《杜甫评传》、洪业等编纂《杜诗引得》、刘开扬、刘新生著《杜甫诗集导读》、刘友竹著《李杜与万州》、钟树梁著《杜诗研究丛稿》、张志烈主编《杜诗全集》,以及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杜甫年谱》、华文轩编《杜甫卷》(古典文学汇编)等。

先生从少年开始就对诗、词、文等文学作品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收集历代诗词名家集本较多,如:《曹操集》《王粲集》《阮籍集》《陆机集》《岑参诗选》《韩愈文选》《白居易集》《柳河东集》《樊川文集》《李璟李煜词》《梅尧臣诗选》《苏舜钦集》《东坡乐府》《乐城集》《老学庵笔记》《陆游集》《范成大诗选》《稼轩长短句》《梅溪词》《鹤林玉露》《杨慎词曲集》《龚自珍全集》,还有现当代学者诗文集,如:钱钟联的《梦苕庵诗词》、钱钟书的《七缀集》、杨绛的《春泥集》、《程千帆选集》等。在诗词方面的浸染越深,越促成了先生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先生把自己的思想、感悟、性灵诉诸于笔端,最后结集为《水明楼诗词集》。张志烈先生评价其曰:“学术成果丰茂,诗词创作高妙”⑦。先生晚年闲居时,对武侠小说曾一时痴迷,尤爱金庸所著十四种,阅藏有《碧血剑》《飞狐外传》《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书剑恩仇录》《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等。

捐赠给草堂的还有白先生亲笔抄录的部分诗词集,有些还有先生的圈点批注,可以看出先生既胸罗万卷,又勤于考察。其中为撰写《养晴室遗集》而辑抄了其先师庞石帚的诗词论著,有:《养晴室笔记》2册、《养晴室碎金》2册、《养晴室遗稿》1册、《养晴室遗诗》1册等,并钤有“白敦仁”“敦仁手抄”“敦仁经眼”“水明楼”等印。其余还有晚清及民国诗人的诗集《海藏楼诗》《樵风乐府》《比竹余音》《半塘定稿》《东洲草堂诗选》《海绡词》《蕙风词》《香宋诗前集》《杨荷集》《陈俊山诗集》等,以及《韩诗郑珍批注》《陆放翁年谱》《宋词三百首》等。

2016年,是白敦仁先生去世十二周年,也是其藏书捐赠草堂十周年。4月15日-25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草堂别馆举办了“深钻博取,孜孜不倦——白敦仁旧藏书展”,展出先生部分精品藏书及先生生前手稿,来缅怀先生对杜甫草堂的关心和支持,并展现其在学术研究上严谨求实、深钻博取、孜孜不倦的精神态度和学者风范。

四、先生与草堂

白敦仁先生与草堂关系密切,渊源颇深,对杜甫别有一番尊崇的情怀。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张志烈与白先生接触颇多,认为“他的为人、他的诗风、他的学术研究,处处都流露出杜甫思想、杜甫人格、杜甫诗歌的深厚影响”⑧。

先生少年时就经常拜谒草堂,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诗圣人格与精神的浸润也越来越深。这也许是先生在研读杜诗的过程中,潜意识里与杜甫民胞物与和忠君爱民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又倍是推崇,所以在他的诗歌中草堂情结多有体现,沉郁之风也明晰可见,如1959年远在华沙时写的《垂杨》:“紫李朱樱节序催,三年不见草堂梅。垂杨本是天涯树,却为乡心一举杯。”远在异国,思念故乡,想起了人日常游的草堂,赏梅悦事,而今只能在天涯为故乡举杯,赤心不改,此中体现的深深的草堂情结自是不言而喻。题咏草堂的诗句在《水明楼诗词集》中处处可见,“千秋杜甫讴吟地,有百花、潭水粼粼”“万古江河不废流,春风蹀躞浣溪头”“少陵定是稷契侣,茅屋仍怀广厦忧”,通过对草堂、诗圣的吟咏,来表达对杜甫的尊崇情怀。草堂馆藏有先生所赠书法作品《白敦仁先生题咏诗八首》,皆为春日游草堂之作,并附有其师石帚遗诗。另外,其诗歌也深受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影响,如《癸未成都花市》写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沿袭杜甫写史风格,忧思深广,诗圣笔法贯穿其中。化用杜诗之处,更是不胜枚举。其笺注巨著《陈与义集校笺》《巢经巢诗钞笺注》《彊村语业笺注》,更因陈与义、郑珍和朱孝臧都是习杜、学杜、宗杜、崇杜之较有成就者,自然也是白先生对他们的诗词青眼有加之缘由。

白先生在杜甫研究上别有建树,精细深入。如他1986年发表在《草堂》(《杜甫研究学刊》早期刊名)上的《从“石角皆北向”谈起》一文,论及《剑门》一诗中“石角皆北向”,诸家所注纷纭,白先生援引杜诗,字诠句释,深入时代,分析鞭辟入里,见解酣然屹立。此外,还有先后发表在《杜甫研究学刊》上的《也来谈谈〈咏怀古迹五首〉》《略论〈夔府咏怀一百韵〉的立意和行气》等,从历史入手,抓住诗眼,逐层分析,引经据典,由内而外,详细透彻。对内容丰富的长篇组诗能解析的如此晓畅明易,可见先生的研杜功底之深,见解自是独到,这也是先生嗜好杜诗的根本原因在驱使。

先生作为蜀中著名学者,对杜甫研究成就较高,自然被聘为四川省杜甫学会顾问,从1980年学会成立伊始就一直参与由四川省杜甫学会主办的学术年会与研讨会及其它相关活动。先生还经常参加草堂每年的人日活动,赋诗遣怀并诵读杜诗。先生对由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杜甫研究学刊》更是情有独钟,除了在学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外,从1994年第一期就被聘为学刊顾问,直到2004年第一期(先生去世前),长达十余年。在学刊创刊五十周年之际,白先生赞曰:“《杜甫研究学刊》自创刊迄今,忽已达五十期,此吾国精神文明建设中一盛事。”⑨并题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先生对杜甫、对草堂、对学会、对学刊几十年的坚守与热爱,这是怎样的情怀与风范,在此也对故去的白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并缅怀这位执着于学术、热忱于中国古典文学并挚爱杜甫的先贤!先生去世后,家人一致决定将其珍藏的近六千册图书全部捐给草堂,也算是了却先生与诗圣杜甫对话的遗愿(白璜语)。

注释:

①白敦仁生平参看许世荣《白敦仁年谱》,详见《杜甫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第2期。

②许世荣:《深文而隐蔚 远旨而近言——白敦仁先生〈疆村语业笺注〉读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出自钱钟书与白敦仁手札,白敦仁子女收藏。

④严铭:《〈水明楼诗词集〉论略》,《蜀学》(第九辑),2015年版。

⑤王仲镛:《水明楼诗词集叙》,载白敦仁《水明楼诗词集》序,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4页。

⑥⑦张志烈:《白敦仁先生学行述略》,《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8卷第1期。

⑧张志烈:《白敦仁先生的杜诗研究》,《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⑨见《〈杜甫研究学刊〉五十期贺刊词》,《杜甫研究学刊》1997年第1期。

责任编辑 张宏

作者:陈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助理馆员,《杜甫研究学刊》编辑,610072。

猜你喜欢

学刊草堂杜甫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登高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薪草堂由来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