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挣溢”与“定位”
——论罗彩琴的画作
2016-11-25作者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国际知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
作者|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国际知名水墨画大师 李奇茂
生命意义的“挣溢”与“定位”
——论罗彩琴的画作
作者|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国际知名水墨画大师李奇茂
著名的法国当代哲学家梅洛·庞蒂(Merleau-Ponty,Maurice)在他的巨著《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特别强调所谓事物的“意义”,不是用“可看见”或“不可看见”来界定,所谓的“意义”,并非在事物中预先给予意义,也不是从某种具有主导性地位的主体一次就给予绝对性的价值界定。梅洛·庞蒂认为,事物的意义,具有永远开放性、多样性、歧异性、丰富性,而且不是“完全透明”,正因为事物的不“完全透明”,可以让人不断透过事物开放性、丰富性的感知,体会真正“意义”的价值。
梅洛·庞蒂是现象学大师,也是存在主义大师,诠释“意义”的丰富,完全摆脱一般人解说“意义”的窠臼。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罗彩琴的画作,更是“入木三分”。
出生于台湾中部的罗彩琴,不是美术科班出身,自幼喜游山玩水,大学攻读的更是外文系。原本与绘画完全没有渊源,在一次生命的困顿中,面见死亡威胁,内心摆荡不言可喻,从此开始与绘画结缘。而绘画可说是她的“自我精神疗养”,一笔一笔划下她生命的刻痕,从困顿解脱,到专业投注,令人刮目相看。罗彩琴作品初期色彩较深,属于抽象和印象的结合,随着心境的转变,色彩转为淡雅。她曾罹患口腔症,见证死亡的惊惧,经过了彻底的生与死的挣扎,再拿起画笔,作品所呈现意境,突破外在的约束,原来浓黑重绿的色彩减少,安详平静的白、紫、蓝色在作品中大量被使用。她大胆的用色,狂野的线条,堆砌厚实的肌理,道道地地说出精神与思想在极度压缩状态下,不被约束又源源而出的创作原动力,展现磅礡的气势,让人感受到罗彩琴内心挣溢一种生命“意义”的解脱,寻求另一种真正的“意义”,回归定位到意义本身!
罗彩琴不是美术科班出身,论技术,她没有美术出身者的娴熟技巧,可以从容地从画作的思想里面、色彩、线条、形状等去演练画作所要表达的意义,从表现中彰显意义,从意义中寻求表现,也因为如此,使得她的作品显得与众不同。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者,所有画者一生的追求,然而,什么是“道”?老子又是怎样看“道”?道德经中说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之为物,惟恍惟忽。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样的解释,跟梅洛·庞蒂在解说“意义”时,不是有异曲同工之效?看罗彩琴的画作,包括过去她以老子的画作为画展的名称,我们都可以深深感受到她透过画作,寻求生命的密码的企图,老子谈“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想抓“道”又抓不着“道”,寻索生命的“意义”,又无法完全解透。这样的感觉,从罗彩琴的画作中,每每撞击欣赏者的感知。
罗彩琴曾说:“在创作过程中,观画者的关怀是变相的动力。相对的对我而言,比较大的瓶颈是自我认定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阶段之后,我问自己,‘我接下去到底为什么而画?’‘为什么而画?’这个问题,正是画家自我成长与生命追逐最大的原动力,而这种动力就如同老子所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想抓‘道’又抓不着‘道’的原始力量。”罗彩琴说,她答案是“为自己而画,为绘画而画”,也因为这样的答案,让她很快地摆脱瓶颈,泅泳向创作的大海,也使得她的作品一件又一件的诞生,创作力始终不坠!
而她的作品,也因为时光转轮不断地转动而有变化,从初期色彩较深,属于抽象和印象的结合,随着心情的转变,后来色彩转为淡雅。近年来,更因为创作力不断的拓展,甚至到大陆最顶尖的展览圣地,她的作品的丰富性更是随着这样的情境,更让人见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与生命的蜕变,几乎与画作展示的生命,一起成为人们一窥她内心深邃而不可捉摸的力量。从一幅一幅画家生命底层的惊恐、痛苦、挣扎、吶喊与无奈所幻化出的作品,充满张力与挣力,罗彩琴皆一一在画作里向读者作无声的告白。她的作品虽不尽唯美,却是人性赤裸裸的呈现。
也就是因为这种想抓“道”又无法完全掌握,生命的意义挣溢超乎画作想要表达的境界,又因为探索流浪需要回归精神本体,为生命找到定位,走过生死边缘的罗彩琴,深深感觉到画作只不过是她嘻笑人间与探索生命密码的解脱文本与工具,生命真正的价值,却是在那“可见的”(visible)的背后的“不可见的”(invisible)深邃海中。在“挣溢”与“定位”中,我们看到罗彩琴的画作摇身变换成为一道道不可抓取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