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及道路选择
2016-11-24黄汝轩
黄汝轩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之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国外知名跨国银行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现实以及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竞争的加剧,因此我国银行业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竞争能力,分散经营风险。
关键词:银行业;国际化;金融服务
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打破的地域的限制,相互依靠共同发展,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经济体。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经营、国际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各国金融政策和法规趋于一体化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在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只能是国际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仅仅只是靠一两家国有大银行进行国际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促进整个银行业的国际化。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要求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其影响更为剧烈。欧美各大银行命运迥异,在欧美各国的银行由于其各自涉及的业务范围有所差别,这次金融危机对它们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有所不同的。如在这次危机中发展壮大的有美国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巴黎银行、摩根大通等,但大多数的银行并没有这么幸运。华盛顿互惠银行、雷曼兄弟等骤然破产给其他银行敲响了警钟。从市场方面来说,我国国内的银行业并没有充分的实现全球化,同时由于政策的因素,充分开放资本项目比较困难,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有关当局的监管比较审慎,所以我国银行加入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也十分困难,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整体造成的直接损失较为有限,所以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大好时机。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应该加快国际化经营,抢占国外市场,加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
(三)我国银行业加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自从2007年外资银行法人化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2011年更是创下盈利额历史新高,在华外资行利润总额达到167.3亿元人民币,相对于2010年的77.8亿元,涨幅达到115%;资产总额高达2.15万亿元人民币,相对2010年上涨24%,增速远高于同期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行。2008年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71%,到了2009年,市场占有率上升到了1.83%,截至2011年末,国内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上升为1.93%,上升的速度有所加快。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是中国市场对于外资银行来说,仍旧很具有吸引力。以上数据均来自普华永道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这一报告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外资银行对于中国市场还是很看好的,因此我国银行业在国内市场将面临更为强劲的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抢滩国外市场,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境外机构分布不合理,海外资产和利润比重小
以工商银行为例,截止到2012年,工商银行共有境外机构383个,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机构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周边地区,仅仅整个亚太地区就占到了62.67%,而在这些地区中港澳和新加坡又占了绝大多数;与此相反的是,在拥有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等金融中心的欧洲地区所占的比例却少的可怜,只有区区3.92%;在非洲地区,工商银行仅设有一个海外机构,这样的境外机构布局显然很不合理。
我国以国有四大银行为首的银行业与海外知名银行对比,还存在着很多差距,主要表现在:①海外资本数量少,工农建中海外资产所占比例均不到9%;②海外利润较低,工、农、建、中的海外利润比分别为0.54%、0.56%、1.26%、4.37%,均不到10%,而有些外国知名银行的海外利润的比例已经超过50%,达到了63.34%;③海外机构数量少,从海外员工数量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仅仅才刚刚起步。
(二)业务过于集中,利润来源单一
以银行资金的来源为根据,银行的业务可以划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方式筹措日常工作所需资金的活动,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来赚取利润的业务,也就是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资金贷放或投资出去来赚取收益,现金资产、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等都包括在银行的资产业务当中;广泛的来说,代理类业务、保管类业务、结算类业务、咨询类业务以及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等服务类业务都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而商业银行涉及的业务中,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的,同时对银行资产与负债总额不产生影响的业务都是表外业务[3]。利息收入主要来自资产业务,而非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中间业务。从下图我们可以得出,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过于依赖利息收入,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业务的重点都是放在资产业务上;2012年,摩根大通银行的总收入是609888百万人民币,其中非利息收入达到了326707百万人民币,占据了53.72%,而中行的总收入是366091百万人民币,其中非利息收入只有109127百万人民币,只占29.81%,农行的非利息收入比更低,只有18.9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与摩根大通等知名跨国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分析
银行业国际化通常来说有两条途径——在其他国家分别自主设立其分支机构,或可以在其已有的目标市场中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我国银行在选择国际化途径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灵活合理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状况,如果自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化经验,而且在组织管理经营方面具有优势的话,并购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以中国银行为例,它是我国国际化经营比较早的银行,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大洲都设有分支机构,着眼于全球的金融服务网络已经建立的比较完整,并且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本身具有一定的实力,那么就可以优先考虑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如果银行在国内具有较大的规模,但是缺乏进军国际的经验,那就要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了,比如工行、农行。而并购设立子银行对于招商银行等股份制相对比较弱势的银行来说是进入和拓展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途径。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利用目标银行的客户基础、原有市场、信誉、市场网络以及长期以来建立的运营体系和人才储备,能够迅速的打开市场,拓展业务,同时也可以减少进入新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其次要考虑的是东道国的状况,包括东道国的金融监管程度、文化差异、市场集中度、收入水平、与我国的贸易联系等等。如果想要进入存在着比较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的国家,则跨国并购应该是更为合理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避开东道国对于外资银行严格的法律限制。
参考文献:
[1] 陈雷.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
[2] 曹彤.推动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变革与创新[J].银行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