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问题探究
2016-11-24韦丽桂徐路遥
韦丽桂+徐路遥
摘 要:商业银行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金融企业,因其交易对象、交易特征、经营性质和目标等特征决定了其成为风险聚集性很强的企业。而如今内部审计风险在商业银行内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了解其目前现状并分析成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对于商业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和控制
一、引言
由于多次世界五百强企业(如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虚报巨额利润事件,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审计风险的问题。但人们广泛关注的往往只局限于社会审计,忽略了其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对于我国来说,审计工作起步晚,将关注点转移在内部审计风险上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二、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大体现状
(一)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上损失比重大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风险的界定和作用没有充分重视;而目前许多一流活跃银行对检查操作风险提出了更为精准的要求,不仅限于控制可能的损失,而且包括盈利机会等能为金融机构实现价值和提高竞争力的目标,商业银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上,而对内部审计风险重视不足(以内部操作风险为例)。操作风险具体行为主要分有来自客户及商业行为操作;内外部欺诈;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操作。据科德操作风险数据库(CORO)2012年中国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损失报告指出:内地截止到2011年为止操作风险事件损失总额达2001938百万元,这些损失来自非故意或者有意地为满足对客户的职业业务。而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从整个金融业还是从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中,在操作风险损失数量上都是占了比较多的比重。单从操作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上看,我国一个银行内部审计风险损失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
(二)内部审计发展不足,审计质量低
意识到内部审计风险带来的损失问题时,我国商业银行审计工作有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审计的成效,在商业银行方面,内部审计工作也凸显出了其不可泯灭的作用。据2016年8月24日的《审计与理财》汤煜在文章《借鉴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方法建立人民银行非现场内部审计模式》中指出,随着目前业务流程、数据的信息化和电子化,新的审计理念的提出,当前内部审计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业务发展的要求。目前审计方式倾向现场审计并对风险管理方面涉及不足,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阶段尚未达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咨询等相应职能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也没有发生相应转换。这些导致在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存在如审计面小而狭窄、监督不连续和间隔时间过长等薄弱问题。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的具体成因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我国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的原因有二:
1、机构不独立。
如上图所示,商业银行总行及各分行下分别设总行内部审计机构和分行内部审计机构,也就是说总行内部审计机构和分行内部机构分别直接向总行和分行负责和报告。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要绝对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得不到保证的;追求经济盈利是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这是其商业性质决定的;行长如果只为追求利润而控制内部审计机构,那即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时为了经济利益及私人的关系会在提交审计报告时有所顾忌,或者因为压力而不敢提出客观的审计建议。
2、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欠缺充分。如果内部审计机构受制于商业银行总(分)行;上级掌握着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各项权利,如工资方面的控制权、任免和奖惩的决定权等等。所以在以下情况下:在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行长追求业绩而进行不当授权时;对经营决策行为进行批准而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所做决策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时;存在于内部审计人员有亲属关系的其他人员……审计人员会因为涉及到他们自身的个人利益而畏缩,往往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会威胁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二)内部审计手段方法不先进
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晚,传统上主要以现场审计为主,在非现场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目前非现场审计主要是搜集审计证据、设计审计文档、发放审计问卷等,基于风险管理基础上的监测仍然处于空白阶段。在新的审计理念的冲击下以及各种审计电子系统的推出,显传统的审计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商业银行的需要。再对比一下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方法,据2015年8月27日浙江省科研所《德国内部模式新发展》指出:德国目前是风险导向性的典型代表;美国已实现在线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等,虽然各国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我国仍可以借鉴其优秀部分。
(三)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普遍不高
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审慎性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要具备的因素。据对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是获得特许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证或硕士学位,90%的人员至少获得过一个大学学位,其他人均为丰富经验或具有高风险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在职业素质上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业人员来源渠道单一,专业结构不足。商业银行多数情况下是从内部提拔审计人员,而这些提拔上来的审计人员之前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日常业务、财务会计等方面,往往没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培训质量并没有达到整体的达标,造成从业人员质量层次往往参差不齐。二是流通渠道不畅。因为商业银行基本上直接从内部提拔审计从业人员,接受过专业审计业务知识的审计队伍就不能及时流入商业银行。三是审计培训的制约性。相应的培训不及时落实,对业务发展、政策制度的更新了解相对滞后,导致跟不上时代步伐,造成技能更新速度缓慢。
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审计的工作基础是企业建立起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我国现有的内审工作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独立性观念落后。但在美国,其内部审计协会明确规定各银行要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保障股东的权益,直接对董事会报告负责,各分行的审计部门直接向总行部门报告工作。借鉴于美国内审机构设立的规范,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也应该独立于被审计的活动和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不受各支行分行行长的管制,直接向总行内部审计机构报告。这有利于内部审计机构对银行的审计工作,同时有效避免徇私舞弊等易产生重大风险的行为,从而有助于防范风险。
(二)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无论是在利益关系上还是在人际方面都跟企业其他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因而对于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商业银行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是应该尽量做到亲属回避,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如果跟审计对象有利益关系或者其他有损于独立性的问题时,都应该采取恰当的回避措施。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审计业务时必须经过几个人之手,不能由一人全部包办,按一定程序共同分工负责,以充分发挥部门之间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作用。最后,内部审计人员还要要做到实质上的独立性,在精神是独立,在道德上正直。
(三)革新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现场审计大势已去,数据审计成为大势所趋。非现场审计因其成本低、效率高以及时效性的优势,使得目前多数商业银行都积极大力推行非现场审计。首先,审计部门应该建立单独的网络,在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留有获取数据和信息的接口,以便审计人员能及时获取数据、在线处理。其次,商业银行面临诸多风险,应该明确审计目的不仅是查错纠错,更重要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风险,利用风险导向的原理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一系列有效的非现场审计工具,利用敏感度、均方差、可容忍度等等来描述目标变量的审计等,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OAS系统(非现场审计系统)和AMS系统(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等。最后,将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结合实施,共同促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来自于内部的提拔;二是来自于外部招聘。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内部考虑成本效益的问题多采用前者,但由于基本上是从会计、出纳、储蓄等岗位提拔到审计工作,造成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2)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定期培训能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更新的知识及政策变化,并针对不同的能力要求以及不同的级别的内部审计人员,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时间成本和经济效益成本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针对计算机金融审计能力的培训,培养能适应新时代非现场审计方式的人才(3)适当采用外部招聘的方法来收纳审计专业人才。
(五)健全内部审计理论和标准,规范审计行为
完善齐全的内部审计理论和标准能够让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有根有据,同时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其镇.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
[2] 易臻,傅纹羚.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企业经济,2005,(2)
[3] 刘桢.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
[4] 赵风.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与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3,(21)
[6] 孟辛.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规范化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
[7] 王晓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发展趋势[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6)
[8] 方涛.数据式审计模式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
[9] 杨东.对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审计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7,(3)
[10] 郑强.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有效防范内部审计风险[J].市场论坛,2008,(6)
[11] 时东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
[12] 曾慧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