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渔民(2012)
2016-11-24张杰
张杰
目前,海南琼海潭门镇共有3.2万人,渔业人口超过四成,长期在西沙、南沙海域作业的渔民超过五百人,而两百多艘大渔船里的渔民,八成都去过黄岩岛打渔作业,更远的西沙、南沙等远洋海域,都是他们拼搏谋生的场所。
渔民们的辛苦是从早上四五点开始的,女人们头戴斗笠,身着长衣长裤遮阳,脚上穿着水靴,孩子小的,还得背在身上,不能影响干活;男人们则挥洒着汗水,将大筐大筐的鱼搬上岸,拣鱼、过秤、包装、登记、搬上车……海水夹杂着汗水,这些靠海吃海的渔民,在这个有着百年沧桑史的潭门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谋着生计。
王维州是五十岁的潭门渔民,从十八岁就开始出海打渔,三十多年来,在风浪中打拼,脸上布满了渔民固有的沧桑。王维州现在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去过黄岩岛的次数,他自己都记不清了。2012年5月14日,他带着十多名船员,开着这艘十多年“工龄”的琼琼海02087渔船,从黄岩岛回到潭门港,进行休渔。在人和船休息的期间,也让海里的鱼儿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在这艘同样饱经沧桑的渔船上,王维州从抽屉里拿出他使用了多年的航海地图,指着黄岩岛的位置说:“你看!黄岩岛在咱们中国境内!”跟很多渔民一样,王维州对五星红旗有着很深的感情,船靠在潭门港后,他下船之前,爬上船顶,慢慢解下被海风褪了色的五星红旗,认真折叠、收好。他说,在远离陆地的深海国界处打渔,五星红旗给了每个渔民足够的力量!王维州的船刚回来没两天,紧挨着他的船停靠的琼琼海09033号和琼琼海08077号渔船,一艘要去南沙作业,一艘要带专家去西沙科考,而他们每出去一趟,都得告别家人近一个月。跟风浪英勇搏斗,却与家人聚少离多,这就是渔民们的常态生活。潭门渔民出海一般都是潜水作业,对于全世界来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他地方的渔民是海面上的渔民,而潭门的渔民则自称是“海里的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