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财富伦理困境及对策思考

2016-11-24韦凤唐海燕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策思考现实困境

韦凤?唐海燕

【摘 要】 文章分析当前广西财富伦理困境,认为要解决当前广西财富伦理建设的困境,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论为基础,创建与时俱进的新型财富伦理体系:建立财富正当性获得的财富伦理认知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伦理生产观;建立公平正义的财富伦理分配观;建立适度中道的财富伦理消费观。

【关键词】 财富伦理;现实困境;对策思考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伦理学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广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广西,因此广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逐步提高,居民财富不断增加,生活条件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广西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存在财富分配不公、城乡贫富差距大、居民炫耀消费等不良现象,阻碍了广西经济绿色发展的步伐。因此,对广西财富伦理现状进行分析,寻找解决困境的现实对策,是促进广西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应有之义。

一、当前广西财富伦理困境分析

2016年,笔者对广西居民进行了关于广西财富状况的调查,旨在分析广西财富伦理建设的困境所在,找出解决的对策。调查内容分别围绕居民对当前广西财富伦理建设的满意度、当前广西财富伦理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等方面展开。被调查对象来自广西的不同地区各行各业的民众,年龄层在18至75岁之间。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广西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财富伦理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没有保持一致的步伐,其困境表现在广西的财富认知、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等方面出现不合理现象。

在财富认知方面,40%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公民还存在不正当获财富的伦理认知观,他们想通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获取财富;在财富生产方面,7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合理的财富生产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这是非理性发展带来的后果;在财富分配方面,5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国民财富分配不均,居民收入悬殊,部分人还存在“仇富”心理;在财富消费方面,75%的被调查者认为,还有相当多的居民享乐主义膨胀,日常消费过度,铺张浪费、讲排场、攀比现象时有发生。

从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广西在追求经济发展、财富增长的同时,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脱轨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广西财富伦理的困境和发展悖论。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下,“义”“利”关系相互对立,人们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见利忘义”。另一方面,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度和关注度逐渐下降,财富与伦理道德呈现相互剥离趋势,财富失去应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化约束。因此,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着眼于理论层面和社会现实,广西需创建与时俱进的新型财富伦理体系,这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国家科学发展观战略的现实要求。

二、把“以人为本”作为广西财富伦理体系建设的理论来源

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在财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广西要解决财富伦理困境问题,必须要做到财富伦理与人的发展保持一致,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财富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建设财富与人的和谐发展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马克思曾说过:“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不就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的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不就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1]认为财富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类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同时也让自身获得了充足的发展,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财富的发展,“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2]人类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样看来,财富的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步调是高度统一的。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提条件下,人才可以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未来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形态也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石。新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两个百年计划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广西财富伦理建设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广西财富伦理建设的基石,在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同时,以人为中心,尊重财富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中国梦”,充分调动创造者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广西经济持续有力地发展。

三、解决当前广西财富伦理困境的对策

要解决广西当代财富伦理困境,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建设财富认知、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的新型财富伦理体系,实现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1、建立财富正当性获得的财富伦理认知观

对财富要有理性认识和正当的财富观。首先,肯定财富的正当性获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基础。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3]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对财富的获得必须要有一定的“度”,《论语》中就有告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次,批判资本家们以追求财富的最大化为幸福指标的谬论。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资本家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速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损失。”[4]这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思想。

中华传统主流伦理思想,一直秉承财富是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重要和必要手段,但并不是终极目的的观点。儒家一直崇尚以“义”作为获取财富的道德规范。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认为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应贪恋财富而抛弃道义。西汉学者戴圣告诫世人“临财毋苟得”。[6]当人们在获取财富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伦理道德的问题,而伦理道德衍生出来的核心是关乎“义”和“利”的问题,如何以合乎伦理的手段获取的财富,处理好“义”和“利”的问题?“无德而贿丰,祸之胎也”。[7]东汉政论家王符主张以德取财,不取不义之财,拥有的财物才能与自身的道德修养相称。在现代在广西财富发展进程中,我们也要继续倡导弘扬这些思想精华,建立财富正当性获得的财富伦理认知观,以伦理道德进行合理的规范制约,坚持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选择,才能保障财富的合法性,推进广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加动力。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伦理生产观

现代发展理念的核心和根本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广西经济要实现绿色发展,理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伦理生产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推进财富伦理建设,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长期以来,资本家们秉持的“以物为本”的财富观,追求财富增值的最大化,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引发巨大的生态伦理危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财富伦理生产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广西财富伦理新型体系建设的核心之一。其实财富最初是来自于自然的赐予,自然本身也是财富的重要部分。比如道家学派“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8]广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既要有所发展,又要处理好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以增值财富为借口而蓄意破坏自然,坚决抛弃盲目的物本财富观,发展不能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自然财富。

3、建立公平正义的财富伦理分配观

公平正义的分配是财富伦理的价值诉求,也是解决广西财富伦理困境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财富分配问题,财富分配是否公平正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广西的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而人民作为劳动者,在创造财富上有着巨大的作用。建立公平正义的财富伦理分配观要做到三大方面:首先,要着力维护劳动收入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所有合法的劳动。其次,在财富分配领域,要继续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坚持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两手抓,注重经济效率和体现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实现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在市场调控方面,政府要合理调控,稳定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致富的行为,限制投机取巧,为民众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4、建立适度中道的财富伦理消费观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广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常合理的消费观有助于经济健康发展和刺激生产,但如果消费不足或者消费过剩,将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

合理消费应秉持适度消费观原则,实现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实现广西经济健康发展,应引导人们树立适度中道的财富伦理消费观,《论语》中提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9]崇尚既不奢靡也不过度节俭的消费观。荀子认为“务本节用财无极”。[10]只有合理的计划消费,财富才会无限积累和丰富。在合理消费的基础上,实现“中道”,即避免奢侈消费,但也不过度的节俭。只有引导居民建立合理的消费理念,才能让市场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避免市场出现生产过剩供大于求,或者生产不足,求大于供的现象。

四、结语

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解决广西财富伦理建设的困境,在广西经济未来发展进程中,理论方面,要继续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论层面,以人为本,尊重财富主体性的能动性。在现实层面,要以财富认知、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四大方面为根本,不断创建与时俱进的新型财富伦理体系,实现保持财富伦理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只有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与时俱进、共同提高,才能使广西财富伦理实现整体文明和谐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7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4.

[5][9] 论语·述而[M].

[6] 礼记·曲札上[M].

[7] 潜夫论·遏利[M].

[8] 庄子·天运[M].

[10] 荀子·成相篇[M].

【作者简介】

韦 凤,女,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唐海燕,女,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

猜你喜欢

对策思考现实困境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对MOOC认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中学生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