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是怎么回事
2016-11-24闵青
文◎本刊记者 闵青
近日,有英国媒体传希拉里患上“血管性痴呆”,让“血管性痴呆”这一大众并不熟知的疾病变成了热词。
也许大家听说过阿尔茨海默病,但对于血管性痴呆,想必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魏翠柏主任,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我们都知道,以前通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学名是“阿尔茨海默病”。那么,血管性痴呆有没有什么学名呢?
魏主任解释说,血管性痴呆本身就是个学名,它属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一部分。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患者的记忆、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已经达到了痴呆水平,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这一类叫做血管性痴呆。
另一类是尚未达到痴呆水平,是介于正常状态和痴呆状态之间的,叫做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所以,血管性痴呆本身就是一个病名。
那么,血管性痴呆有没有进一步的分类呢?
魏主任介绍说,血管性痴呆又可以分为很多亚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的血管性痴呆包括大动脉梗塞、小血管性梗塞、关键部位的梗塞、家族遗传性的脑白质病变等。还有一种是出血性的,即脑出血以后出现的认知功能损害。另外,随着年龄增长,痴呆患者的发病率会增高。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有何区别
那么,很多人想知道,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以前讲的老年性痴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病因不同
魏主任介绍说,这两种疾病都属于痴呆综合征,但导致疾病的病因不同。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痴呆综合征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一种变性病,是原因不明的一种痴呆类型。它的特点是起病缓慢,是逐渐进展、慢慢加重的一种疾病形式。但是血管性痴呆往往都是有明确的血管事件,比如说一次脑卒中(脑梗死或脑出血)以后出现的认知功能损伤,然后逐渐加重而导致的症状。
那么,哪些疾病有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呢?魏主任介绍说,主要是脑血管病和血管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脑血管病,也叫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比例很高,3个月之内会有接近4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发病率不同
从发生率来看,欧美国家是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但在我们国家,血管性痴呆患者占的比例要比阿尔茨海默病更高一些。
表现不同
魏主任说,两种疾病表现也不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早期可能有记忆损害或语言损害为主。血管性痴呆患者虽然有时也会有语言障碍、记忆损伤,但在早期,往往是执行功能损害更突出一些。
那么,什么是执行功能损害呢?魏主任说,临床上进行判断时,一般会让患者做一个连续的指令,比如,“用右手拿起这张纸对折一下放在你的左腿上”,这就是一个连续的指令,往往执行功能差的人是不能做这项工作的。这一点,是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大的不同。
那么,既然二种疾病早期表现有所不同,那么后期表现是否也完全不同呢?魏主任说,如果到了痴呆的中晚期的话,二者的预后是一样的。后期认知功能完全丧失,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完全依靠别人的照料。
血管性痴呆可以治愈吗
刚才说到,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那由此看来,是否血管性痴呆是可以预防的呢?如果控制好心、血管疾病,是不是就会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呢?
魏主任说,的确,如果控制好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那么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就会降低。因为血管事件少了,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就少了。因此,血管性痴呆是可以预防的。其次,它也是可逆的。比起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在治疗方面,相对预后要好。因为血管性痴呆主要与心、脑血管事件损伤脑细胞有关系,所以第一要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第二是要营养脑细胞、第三是提高智力。这三种治疗方式一起用的话,有一部分患者是可以有一定的恢复的。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是口服药物。一方面是预防再次得中风,另一方面是要吃增加记忆的药物。如果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已经是痴呆水平了,就要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等专业的抗痴呆药物。
出现什么症状需警惕
那么,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容易和哪些疾病相混淆呢?魏主任介绍说,痴呆有很多分型,比如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痴呆、路易体痴呆,或者是因为维生素B12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发的痴呆。但这些需要有专业的医疗机构来判断才会比较准确,普通民众自己判断比较难。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警惕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呢?魏主任说,一般明确的大的脑血管事件,因为脑损伤重,所以早期会出现记忆减退、反应变慢或者情绪低落等,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警惕。小血管性缺血早期也会有一些症状,比如偶尔出现忘事、记忆力不好,或者工作时间比以前明显延长了,做事效率下降,执行力差了等,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小心。
魏主任提示说,不仅是血管性痴呆,任何的一种疾病,只要觉得和过去3个月相比有异样,就应引起警惕,及时来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