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2016-11-24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电凝卵巢囊肿囊肿

喇 慧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喇 慧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 进一步对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80例,据术中止血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电凝组与缝合组。对比分析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 术后半年内观察发现,无论在FSH水平,还是LH水平方面电凝组均明显高于缝合组,而在E2水平、F0以及卵巢大小、PSV方面电凝组则明显低于缝合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行缝合止血方式其远期效果显著优于电凝止血,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止血方式;电凝;缝合;卵巢囊肿;卵巢功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与生活压力也越发增大,加之作息、饮食的越发不规律使得我国女性患有卵巢囊肿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对于卵巢囊肿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腹腔镜剔除术作为现阶段临床最为常用的微创术式已成为卵巢囊肿患者的首选[2]。大量临床病例表明,对于行相同腹腔镜剔除术的患者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3]。本文就电凝止血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下剔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更进一步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卵巢囊女性1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且需行手术剔除治疗的患者。排除癌变、恶性病变以及伴有内分泌疾病患者;排除不孕不育患者以及半年内使用激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各90例。电凝止血组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5.8±5.4)岁;缝合止血组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4.8±5.2)岁。两组卵巢囊肿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囊肿类型以及囊肿直径与部位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全身麻醉处理,而后行腹腔镜剔除术进行治疗,令患者呈平卧位,而后立即建立气腹,气腹压力以10~15 mmHg为宜。而后在腹腔镜视野下使用手术电钩将患者卵巢皮质打开,而后观察发现卵巢囊肿较薄的表明,并入刀行小切口,而后立即吸出卵巢内囊液,并作钝性分离处理,剔除囊肿。然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创面进行止血处理,电凝组采取双电极进行电凝止血,电凝功率45~50 W,2~3 s/次。缝合组则主要采取创面镜下缝合止血,一般取3-0可吸收缝合线对卵巢创面进行缝合。而对于易发生粘连的囊肿,如巧克力囊肿等则需在剥离囊肿之前,于患者正常卵巢与囊肿囊壁之间注射水垫处理,以达到水分离减少出血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对于类似巧克力囊肿等易粘连囊肿最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一般水垫的注入主要以稀释的肾上腺素盐水亦或是稀释过的垂体后叶素为主。在水垫注入水分离相关组织后,再行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取电凝止血组与缝合止血组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三个时间段内月经周期3~5天的清晨静脉血进行对比分析,采取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血液中患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雌二醇(E2)的水平含量;此外,对两组术后患者阴道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检测其止血后卵巢大小情况以及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以及窦卵泡数(F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止血术后卵巢功能差异

电凝、缝合两组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与3个月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半年各功能指标则具有显著差异,行缝合止血的缝合组各卵巢功能指标明显优于电凝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情况(±s)

表1 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情况(±s)

分组时间LH(U/L)FSH(U/L)E2(pmo1/L)PSV(cm/s)F0(个)卵巢大小(cm2)电凝组术后1个月9.97±2.855.91±2.77292.6±43.718.21±0.045.41±2.223.93±1.13术后3个月10.55±3.197.02±2.09305.9±43.917.92±0.075.84±2.024.01±1.04术后半年15.75±3.688.79±1.88254.7±53.418.02±0.044.09±1.223.62±1.64缝合组术后1个月9.90±2.866.11±2.56301.1±42.718.57±0.045.61±2.033.93±1.14术后3个月10.39±3.046.68±2.31315.1±32.418.10±0.065.96±1.934.04±1.21术后半年11.13±3.247.11±2.20340.3±38.618.45±0.066.13±1.963.92±1.36

2.2 卵巢早衰情况对比

行电凝止血的电凝组有7例出现早衰,而缝合组则有2例出现早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尽管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越发完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已成为广大卵巢囊肿女性的首选,但大量研究表明,往往由于术后未选择最佳的止血方式,而大大影响了患者术后康复以及卵巢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女性,卵巢功能的恢复与保护直接影响着其生育功能与生活质量。

现阶段,对于腹腔镜下行剔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缝合止血是常用的手段之一,这一止血手段以其操作简便易行、止血牢固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加之对于巧克力囊肿等易发生粘连的囊肿需注入水垫进行水分离处理,以降低因粘连而产生的出血以及对卵巢的损伤等操作。此时,应用镜下缝合更具可操作性,临床止血效果也更加。而电凝止血尽管具有见效快、易于腹腔镜下操作等优势曾被多数医生应用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4]。

由上述结果可知,对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在术后半年对比发现,采取电凝止血手段的电凝组其FSH水平以及LH水平均明显高于缝合组,而在E2水平、F0以及卵巢大小、PSV方面电凝组则明显低于缝合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缝合止血对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其远期疗效更佳,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卵巢功能。

[1] 薛海蓉.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45-1146,1153.

[2] 张李钱,徐海鸥.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85-1686.

[3] 王 霞,李翠英,王 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1):87-89.

[4] 程彦君,张德葵,蒋德菊.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46-1648.

本文编辑:鲁守琴

R737.31

B

ISSN.2095-8803.2016.17.024.02

猜你喜欢

电凝卵巢囊肿囊肿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