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2016-11-24王存国

大学化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分子双语英文

王存国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教学研究与改革·

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王存国*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结合大学本科生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体会,从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中英文教材的选择、双语教学授课模式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授课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双语教学方法的优化、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分析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为提高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双语授课教学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双语教学;高分子化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改革

www.dxhx.pku.edu.cn

为了加快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转化,加速我国科技向前发展,教育部早在2001年便颁发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国内有条件的高校积极推广以英语等外语语种进行的双语教学模式。2007年又下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在2007-2010年间,大力支持和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从而在全国省部属高校中掀起了双语教学模式授课的热潮。十多年来,我国的双语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研究生每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更是名列世界前茅。本文作者借鉴国外高校教师授课经验和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体会,结合国内本科生开设的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课程授课实践,对国内高校该如何开展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课程及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详细剖析,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1 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我国的大学本科生“双语教学”授课模式主要指在课堂上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专业课教学。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一方面掌握专业课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培养其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和英文原版教材的能力,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更好地促进中外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2 中英文教材的选取

对于高分子化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中英文教材的选定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高分子专业学生使用的中文教材是潘祖仁先生主编的高分子化学教程[1],该教材内容与美国George Odian教授编写的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英文教材内容基本一致[2],可以说是一本很好的中文翻译版。因此,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选用潘先生主编的高分子化学作为课堂授课中文教材,英文教材则直接选用George Odian编写的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这样做到了授课内容的中英文统一。当然,也可以选用国外其他英文教材[3-5]和国内其他作者编著的中文教材[6-12]或双语教材[13,14],但应尽可能做到中英文授课内容的相对一致性,便于学生对比参考。

3 双语教学授课模式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纵观国内课堂双语教学多媒体授课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用英文撰写,在授课时用汉语讲解;另一种是多媒体课件的撰写主体用汉字,在一些专有名词、名称、概念和原理的称谓上用括号标注其英文称谓,课堂讲解主要用汉语。这两种教学模式,前者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入门门槛较高,后者对于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学习高分子化学的大学生来说又太过于简单。因此,双语教学采用哪种授课模式,首先要关注授课对象是哪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哪种级别?然后,对授课模式进行调整。对于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高分子化学的高校,此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因而可以采用第一种双语授课模式,即多媒体课件用英文撰写,在一些专有名词、名称、概念和原理的称谓上,在刚开始出现时可用括号标注中文称谓,例如:chain polymerization(连锁聚合)、monomer(单体)、initiator(引发剂)等,随着讲解内容的深入,再出现时可不用反复标注,这样可防止学生在学习之初在一些化学名称和概念的称谓上发生混淆。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我们除了按部就班讲解课本基本知识和原理之外,还穿插了许多英文图片与动画,例如穿插各种各样的高分子材料图片,不同层次的高分子链结构图片,高分子材料的结晶、半结晶、球晶等图片,另外课件中还插入了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加工过程的英文动画、电影片段等,使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学习该课程知识,并了解国外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科研进展。

4 授课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在高分子化学的授课内容和讲解先后顺序上,我们做了如下调整:先讲解教材绪论中的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使学生了解整个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再讲解绪论中的其他内容。通过讲解英文小故事,如Staudinger关于高分子(即大分子)概念的由来、硫化橡胶的发现、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酚醛树脂和酚醛塑料等,将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简史贯穿起来,将学生缓缓引入高分子化学的殿堂。另外,关于高分子化学中的“自由基聚合”和“缩聚与逐步聚合”两部分内容,先讲前者还是先讲后者,一直是高分子界同仁们讨论的热点,以至于老一辈科学家如潘祖仁先生在最早编著的高分子化学教材中[15],把自由基聚合内容列在教材的前面,即先讲自由基聚合内容,一开始便给人引人入胜的感觉,明显觉得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与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反应特点有着天壤之别,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先讲自由基聚合反应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显得有些突兀,还是先讲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内容较为流畅,因为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与学生刚刚学过的有机化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这样便于衔接,因而潘先生在后来再版的高分子化学教材中也将上述两部分授课内容在顺序上做了调整,即先讲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再讲自由基聚合反应。总之,笔者认为仁者见仁,怎么安排授课顺序,皆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自由基聚合反应与逐步聚合反应是两大不同类别的反应,无论先讲前者还是后讲前者,都要面对自由基聚合这一新型反应特点。但高分子化学作为双语授课模式来讲,笔者认为还是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思路较好,因为既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步入高分子化学这一崭新学科,又要从语言上切换到英语领域,学习难度加大,因此建议先讲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部分为佳,让学生在高分子化学专业英语词汇方面在大二刚刚学过的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先做一下积累与铺垫。

5 双语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分子化学双语授课模式既兼顾了传统的中文高分子化学授课方法,又融合了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方法,例如:我们在讲解一些通用高分子材料的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缩写时,先写出整个英文单词,再给出其英文缩写,然后是该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和聚合单体,最后是该聚合物的中文名称,如表1所示。这是本着“先入为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看到PPT时,首先映入大脑的是该种高分子材料的英文名称,因为英文名称单词较长,记忆需较长的目视时间,让学生目光和大脑首先定格在英文单词上多停几秒,至于最后面的中文名称,看一遍学生便记住了。

表1 常见的烯烃聚合物及单元结构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每次课一开始便让学生集体回顾上次课所学到的高分子化学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做到温故而知新。对于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命名部分,我们结合英文分类记忆方法,将通用高分子材料按橡胶、塑料、纤维、涂料、粘合剂等进行归类,例如:在讲解橡胶材料的命名时,将所有橡胶材料的英文名称和中文名称对应起来,便于学生分类记忆(表2),中间穿插讲一些重要橡胶的发现和发展历程。

在讲解聚合反应内容时,将聚合方法用PPT课件图示法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反应历程的了解。例如:在讲解乳液聚合时,先将该聚合方法中用到的专业术语用英文标识出来(如:monomer单体,emulsifier乳化剂,micelle胶束,polymer聚合物,等等),然后再用英文讲解整个聚合反应体系在不同时间段的组成和反应演变过程(图1),做到有时中英文对比解说,有时如讲述英文故事般娓娓道来。

表2 常见橡胶材料

图1 乳液聚合过程示意图

另外,在课堂提问时,不仅教师用英语提问,而且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语来回答问题。刚开始,学生用英语来回答问题还不是那么流畅,等授课半学期过后,学生回答问题时英语讲得也就很自然了。因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6 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

在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方面,我们参考了美国高校的考核模式,即学生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出勤率等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加强和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笔者在深入考查中美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差别时发现,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大多数中国学生一旦考入大学,中学阶段那种学习的干劲瞬时松懈了,甚至部分高校的院系课程都不设期中考试,学生学完一学期课程,期末答一张试卷算是最终成绩,导致整个学期学生一直处于“放羊”状态,等到期末考试时,临时突击复习几天,这种教学考核效果显然非常糟糕。反观美国的教育,学生在中学时代学习是最轻松的,教师上课也是寓教于乐,课程难度系数很小,例如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涉及微积分内容;一旦考入大学,便一下进入紧张状态,几乎每门课每周都有考试测验,每堂课几乎都留作业,每天都考勤,不仅中国学生觉得学习非常紧张,就连美国学生都感到学习有很大压力,人人都不敢丝毫懈怠,至于学生总成绩考核: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出勤率等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即加强学生平时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种教学效果怎能不佳呢?因此,我们在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考核试卷的出题方面,也参考美国GRE等考试模式,期中、期末考题大都用英文表述,甚至选用美国大学的部分考试原题,并鼓励学生也尽量用英语答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过去的连续三年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中,考研录取率达60%以上,其中考取“985”和“211”高校的研究生占40%以上,少数落榜的考生很少是因为英语受限造成的。实践证明,我们这种教学与考核模式对于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的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双赢的。

总之,双语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得到大力推广,这是件可喜的事情。当然,不同高校,由于学生生源层次不同,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推广双语教学模式时究竟采用何种双语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也要因地制宜,只要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与交流,就都是有益的教学方法。

[1]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Odian,G.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4th ed.;John Wiley&Sons,Inc.:New York,2004.

[3]Braun,D.;Cherdron,H.;Rehahn,M.;Ritter,H.;Voit,B.Polymer Synthesis:Theory and Practice Fundamentals,Methods,Experiments,4th ed.;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New York,2005.

[4]Hiemenz,P.C.Polymer Chemistry:the Basic Concepts;Marcel Dekker,Inc.:New York,1984.

[5]Flory,P.J.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53.

[6]潘才元.高分子化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7]焦书科.高分子化学.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3.

[8]林尚安.高分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9]肖超渤,胡运华.高分子化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0]夏炎.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冯新德.高分子合成化学(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12]王槐三,寇晓康.高分子化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黎白钰.高分子科学双语基础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14]李坚.高分子材料导论(双语教学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15]潘祖仁,于在璋,焦书科.高分子化学.第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Polymer Chemistry

WANG Cun-Guo*
(Shando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Rubber-Plastics,Key Laboratory of Rubber-Plastics,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Shandong Province,P.R.China)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polymer chemistry,the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everal important aspec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bilingual teaching,including the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books,the text model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courseware making,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the optimiz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effect of bilingual teaching.These would provide good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level for both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Bilingual teaching;Polymer chemistry;Multimedia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G64;O63

10.3866/PKU.DXHX201602008

,Email:cgwang789@qq.com

山东省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项目(潍办字2013-69);山东省教育厅公派出国留学基金项目(2011-236);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GDJ20143700012)

猜你喜欢

高分子双语英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