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2016-11-24刘蓓
刘 蓓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小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刘 蓓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小学)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力求充分贴合所教学生的主观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教学策略,结合相关教学实践经验,以“疑问”“生活”及“手段”为切入点,就切实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总结。
小学数学;兴趣;疑问;生活;手段
随着新课改运动的日渐推广,众多基层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优化、提高教学效果的实际意义。关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笔者不才,在自身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也对保持学生对数学该科目的浓厚学习兴趣进行了一番探索与实践,现将个人感悟与体会总结、归纳如下,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些许教学帮助。
一、设置疑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具备对外界事物的探究欲望;相反,由于年龄小,接触的外界事物较少,他们对纷繁的大千世界有着分外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主动了解的欲望。对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数学知识点教学时,可以适当设置一些与所教数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疑难问题,这对于诱发学生对问题背后所蕴含数学知识点的积极探究兴趣将产生极大的帮助。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具体的数学知识点,而是首先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向学生出示了一张幻灯片,如下图所示:
并明确表示,这是全班50名学生的血型统计情况。询问学生从上述图片中是否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陷入了热烈的课堂讨论活动中。学习气氛热烈、学习态度主动而踊跃。如此一来,借助幻灯片以及后续的疑难问题就很好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疑问、需要进行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将借助疑问诱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贴合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是学科知识的最根本来源,蕴含有丰富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面对如此一笔宝贵的课程教育财富,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充分挖掘与扩充,尽量做到结合所教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情况开展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与讲解。这样,既能消除学生“数学学习无用论”的消极、错误倾向,同时,还能进一步保持其学好数学、服务于自身现实生活的坚定信心与意念。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章内容时,笔者搜集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像洗衣机、微波炉、冰箱、魔方、方便面纸箱包装等实际物品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将这些常见的生活物品进行分类。学生的参与兴趣很高,因为通过这一活动,他们意识到原来所学的抽象数学知识并不是无用的,相反与自身的现实生活实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切切实实地存在于各自的社会生活之中。如此,就使得他们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深入学习的兴趣及欲望。
三、创新手段,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多依赖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尚处在追求新鲜事物与叛逆时期的小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特定数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试想,长此以往,又何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获取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呢?总之,弊端重重。
鉴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创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此作为长久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多边形的面积”该章节涉及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一具体知识点,若是单纯将其公式“(上底+下底)×高÷2”直接灌输给学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死板、枯燥、乏味的感觉;在考虑到这一点的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实践操作性质较强的操作活动:首先裁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对其底与高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后,将该平行四边形裁剪成两个相同、完全一样的梯形A和B,对其底与高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该梯形的面积。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两个梯形的面积加起来恰好正是之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A的上底加上梯形B的下底拼起来正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B的上底加上梯形A的下底拼起来也正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A、梯形B的高也正好为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此实践操作下,他们的学习探究兴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与开发,注意力更为集中,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抛出两个相同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上底+下底)×高÷2”。从而在保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对深化其认知、理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措施众多、不计其数。对此,我们教师应当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力求充分贴合所教学生的主观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愿学、乐学心态的推动下实现对数学内容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1]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现代阅读,2014.
[2]罗中琼.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海教育,2006(2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