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1-24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洗涤剂用品十三五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简称:规划)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导思想及洗涤用品行业实际情况编制,并经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该规划回顾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十二五”发展概况,简析了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洗涤用品行业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一、行业“十二五”发展概况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此期间,中国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去污力的保证以及价格的便宜,更多的消费者趋向于对洗涤用品的细分化和功能化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洗涤用品行业的技术提升。洗涤用品行业形成了个人清洁护理用品、家庭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和公共设施清洁护理用品三大品类体系,产品形态除常态化的粉状和块状洗涤剂外,使用方便、节能降耗的液体化产品得到快速增长和发展。产品除考虑功效性外,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水以及运输过程中能耗和物耗的降低。

针对终端产品功能化与差异化的需求,表面活性剂原料在传统大宗品种方面不仅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在装备及工艺方面得到了提升,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宗原料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适合于洗涤剂产品的新型功能性原料的生产有所突破,如表面活性剂部分催化、装置及分子设计的关键技术、实现醇醚糖苷的万吨级产业化、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万吨级产业化等,这对优化洗涤用品配方起到了积极作用。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了行业平稳、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大国。

(一) “十二五”期间行业运行情况

1、洗涤用品及主要原料生产情况

2015年我国洗涤用品总量(洗涤剂及肥(香)皂)已经达到1354.55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率8.68%,高于“十一五”期间0.23个百分点。其中,洗衣粉产量444.76万吨,年递增率4.47%,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0.85个百分点;液体洗涤剂产量819.79万吨,年均递增12.34%,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0.8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2015年肥(香)皂产量为90万吨左右,“十二五”期间年递增率2.04%。近10年肥(香)皂产量一直在80万~100万吨波动。

“十二五”期间,国内洗涤剂用原料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根据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底,随着新建烷基苯装置逐步开工运营,目前产能已经超过88万吨,产量接近69万吨,国内供应量较“十一五”增加48%;脂肪醇产能已经超过70万吨,产量超过30万吨;4A沸石产量45.63万吨,较“十一五”期间有所增长;表面活性剂产量为193.4万吨,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8.14万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8.64万吨。

2、洗涤用品行业效益情况

“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出现全面回落。截至2015年底,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777.91亿元,年递增率4.41%,较“十一五”期间低7.25个百分点;利润和利税全面下滑,年递增率分别为-2.93%和-4.94%,分别比“十一五”期间降低了9.99个百分点和13.8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由2011年的9.74%降低到了2015年的7.28%;主营业务成本逐年大幅升高,年递增率为9.25%;2015年底行业资产总计1041.38亿元,年递增率7.23%,较“十一五”期间减少了2.08个百分点;负债总计549.66亿元,年递增率8.01%,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2.0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78%,比例有所提高。主要费用支出中,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达到226.92亿元和8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了-8.79%和0.18%,增速较“十一五”期间均大幅减少;财务费用达到10.23亿元,增长较快。

表1 “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及主要原料产量完成情况 万吨

表2 “十二五”期间效益完成情况 亿元

由图1利润及利税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洗涤用品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出现拐点,2012年盈利水平最好,但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目前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7.28%。

图1 洗涤用品行业利润及利税增长情况

3、洗涤用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洗涤用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的肥(香)皂产量基本稳定,洗衣粉产量增速放缓,液体洗涤剂得到了快速发展,引领整个洗涤用品产量的增长。

由图2可以看出,在市场份额方面,肥(香)皂、洗衣粉市场占比有所下降,液体洗涤剂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尤以洗衣液发展最快。另外,家居清洁护理产品以及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洗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图2 洗涤用品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另据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浓缩洗衣粉仍然仅占总量的3%;无磷粉比例逐年升高,目前约占总量的90%;加酶洗衣粉约占总量的84%。肥皂与香皂的比例为4∶1,透明皂占肥皂总量的80%。洗涤剂浓缩化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不大。

4、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凸显。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已占全行业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肥(香)皂前10家企业占总量的86%,洗衣粉前10企业占总量的76%,洗衣液前10企业占总量的87%,餐具洗涤剂前10占总量的84%。

5、工业及公共设施(I&I)清洁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工业和公共设施(I&I)清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品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利税过百亿元。其中,公共设施清洁领域占到了41%。从产品类别来看,我国I&I清洁产品市场中清洁剂约占一半,即500亿元左右。

6、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行业相关标准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继续完善和修订,目前标准总数量已经达到147项。其中,国家标准67项,行业标准80项;强制性标准5项,推荐性标准142项;产品标准80项,方法标准61项,基础标准1项,基础通用标准5项。

7、行业自律不断加强

(1)倡导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十二五”期间,中国洗协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公约》,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制定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惩戒制度》以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争议处理规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本行业企业间出现的问题,维护行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2)开展产品质量自律跟踪调查

自2005年始,“产品质量自律跟踪调查”项目正式由中国洗协牵头实施。“十二五”期间,分别对洗衣液(含丝毛净、衣领净)、洗手液、沐浴剂、浓缩洗衣粉、浓缩洗衣液、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产品进行了产品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行业和社会公告。

(3)规范市场浓缩洗涤剂命名,推广“浓缩洗涤剂”标志

中国洗协于2009年始在行业推广“浓缩洗衣粉”标志;2012年9月推出了“浓缩洗涤剂”标志。2012年6月,协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洗涤剂产品名称的通知》(中洗协[2012]33号文件),要求行业企业对符合或略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洗涤剂不再宣称“超浓缩”、“超超浓缩”、“高浓缩”、“浓浓缩”、“高浓度”等概念。这些举动旨在宣传环保、低碳产品,倡导消费者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行业进步。

(4)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统计工作,发布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对行业运行分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2年8月,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工作条例》和《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组织构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在行业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十二五”期间,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编制和发布了历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研究报告》、《中国衣用洗涤剂生命周期评估报告》等白皮书,向社会及行业传达相关信息。同时,利用统计网络,继续承担商务部《固态棕榈硬脂自动许可备案》的审查和对油脂进口使用情况的调查工作,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充分监督工业油脂的使用流向。

(5)建立洗涤用品主要原料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2014年开始,中国洗协正式启动了建立“我国洗涤用品原料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洗涤用品主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洗涤剂原料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

(二)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将引领行业发展

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生活习惯将逐渐发生变化,必然也会带来消费习惯的变化,比如消费理念的提升、自动洗衣机普及率的提高、洗涤频率的改变等等。洗涤用品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使用特点,对产品研发和营销而言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将对行业的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2、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和升级

我国洗涤用品产品结构“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中低档产品比例仍然偏大;(2)浓缩化进展不大,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洗涤剂的浓缩化,而我国目前浓缩产品的比例仍低于4%;(3)传统的洗涤用品发展较快,但家居、公共设施等专用的功能性洗涤用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品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要求,市场覆盖率也不高,工业用洗涤剂在开发和应用上的差距更大。

3、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行业非理性竞争依然存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洗涤用品产品门类已经相对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近年来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市场满意度在快消品中一直名列前茅。然而,目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仍较为严重,产能过剩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个别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短视行为,加上众多社会资本的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也使得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差异化、可持续化发展,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步入良好发展轨道的必然之路。

4、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原料依然短缺

目前大宗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产品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与规模化,并已成为全球表面活性剂和部分助剂等产品的生产大国。然而,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国家组织的几个五年计划的技术攻关,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但在品种、数量、产业化进程与应用推广上仍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5、技术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行业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大型的洗涤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自主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洗涤用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幅度缩小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但与国际先进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全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1)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新产品产出速度与数量不足;(2)由于商业化操作及其他原因,新原料的开发与应用进展不大;(3)相关分析检测方法技术相对不足。

6、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

以规模求发展是“十二五”期间行业企业发展的主要现象之一,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无论是洗涤用品产品行业,还是与之配套的原料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其一,部分洗涤用品产品企业盲目上规模,使得产能过剩,不少中小企业靠OEM维持生计,严重缺少自主品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二,主要原料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原料供应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起始原料如石油、油脂等价格却大幅波动,使大多数原料生产厂商面临经营困难的风险,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各家企业需要在产品的高质化、差异化方面更加努力,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7、原料质量监管相对不足、终端功能化新品种的相关标准体系滞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领域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常规洗涤剂如洗衣粉、餐具洗涤剂等产品每年国家质检总局安排对产品进行多次抽检,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随着洗涤剂的功能化品种与细分化市场的发展,相关的标准建立相对滞后,且缺乏监管;对于表面活性剂等产品,虽有相关标准,但市场监管力度不足,也不利于终端产品的健康发展。

8、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日渐显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4年全国互联网用户超过6.4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57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产业新商业模式迅速壮大,冲击着所有的商业模式。

洗涤用品行业的众多企业也通过融入、尝试、接触等多种方式,加入了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运作的潮流,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有了发展空间,线上品牌新模式正在悄然崛起。网络品牌的培育和产品的私人订制服务为更高附加值、更专业、更个性的小众产品带来更广阔的市场营销平台,为许多企业做专做强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形象传播、产品推广、市场营销和市场质量监管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9、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用较弱,非正常渠道的技术流失扩散现象较为严重

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在技术、装备乃至市场的发展方面,为节约成本,采取高薪聘请挖角手段达到快速发展目的,非正常渠道的技术流失、扩散现象较为严重,也成为行业发展一窝蜂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行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用较弱,截至目前,中国境内洗涤用品及相关产品企业间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官司基本没有。

10、大型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对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行业示范效应不强

“十二五”期间,很多大型企业加大了研发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强化了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功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品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配方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然而,大型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出于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的原因,同时由于很多新产品系统安全性能测试相对滞后,对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行业示范效应不强。

11、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国内洗涤用品行业技术装备有了长足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为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一方面我们的技术装备以及零部件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许多用于生产和研发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还依靠进口;另一方面,业内也有不少企业对技术装备重视不够,在在建和改造的投资方面着眼眼前利益,往往带来一些后续隐患。业内还有很多企业的生产工艺是间歇式操作,反应的动力及热能消耗相对较高,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节能降耗、在清洁生产、产品品质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及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品质保证、以及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等方面均面临着更高标准的挑战,而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这些方面的基础保障。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3D打印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日臻成熟,必将为行业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装备选择,从而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12、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内消费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水平供给过剩,而企业的转型升级却因创新能力不强而步伐缓慢。今后一段时期,企业的重点任务是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均取得显著进展。这些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围绕行业发展和“互联网+”等新型业态发展,认真研究洗涤用品及其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工作,密切企业同院所、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加大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职工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13、行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历经30多年市场经济环境的洗礼,洗涤用品企业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总体来说,大多数企业依然是以简单、粗放的低成本管理为主,管理理念的表现形式多为重量轻质、急功近利,这种低水平的粗放式管理在各方面消耗严重,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创新管理观念,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行业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宏观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受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整体处于疲软态势之中,主要国家相继实施深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危机,世界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新的突破,全球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国在复苏之路上走走停停,复苏步伐均不如预期。可以说,“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度过的。

(二)国内宏观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经济发展逐渐由高速、超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时期,全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到了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发展,要努力适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等特征的新常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三、国际洗涤用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洗涤用品市场现状

2013年全球洗涤剂市场总规模已达1548亿美元,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市场以13.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遥遥领先,拉动全球洗涤剂市场的增长,印度以及拉美、非洲等地区增长也较快。发达国家市场中,日本增速较为明显,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而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趋于成熟稳定,增速较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态势(见图3)。年人均家居清洁用品消费方面,日本和英国人均消费量最高,超过90美元/人;其次为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人均消费量为70~90美元/人,而中国仅为10美元/人。

图3 2008 - 2013年全球洗涤剂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

产品品类方面,洗衣类产品比重最大,占洗涤剂市场总量的53%;其次为硬表面清洁剂,份额为14%;餐具洗涤剂为12%。此外,还有其他家居类清洁护理产品等(见图4)。

图4 2013年全球洗涤剂市场品类情况

产品结构方面,发达国家目前基本上以液体化、浓缩化产品为主。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推进洗衣粉浓缩化,2003年后又开始推进液体洗涤剂的浓缩化进程,目前液体洗涤剂已占市场80%以上的份额;西欧市场液体化和浓缩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自2009年起,洗衣液市场份额就超过了洗衣粉,并且市场优势逐年扩大;日本自1983年开始洗衣粉的浓缩化,如今浓缩洗衣粉已占洗衣粉总量的95%以上,液体洗涤剂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与西欧市场类似,自2011年开始,日本洗衣液市场份额也首次超过洗衣粉,并且两者差值在逐年扩大,市场上超浓缩洗衣液近年来也有了较快发展,这些产品表面活性剂含量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产品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胶囊洗涤剂为代表的单次剂量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一配方超浓缩、使用便捷、方便计量的产品在上述地区市场中深受欢迎,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这类产品已于2014年在日本市场上市销售,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见图5、图6、图7)。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洗涤剂产品结构尚有不少差距。以金砖五国(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印度)为例,目前市场上产品品类方面仍以洗衣粉为主,洗衣液正处于起步或快速发展期,块状肥皂依然占有相当比例;产品形态方面,主要还是以普通型产品为主,浓缩型产品比重较小(见图8)。

图5 部分发达国家衣用洗涤剂产品结构情况

图6 西欧衣用洗涤剂产品结构情况

图7 日本洗涤剂产品结构情况

(二)国际洗涤用品法规、标准

美国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通过《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来进行,对产品安全和标签的管理则是通过《联邦危险品法》( Federal Hazardous Substance Act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来实施。

欧盟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按照《欧洲现存化学物质通报目录》( European Inventory of Notified Existing Chemical Substance)的条款来进行的。欧盟对产品安全和标签的管理则是通过《危险品导则》(Dangerous Substance Directive)中制定的一套化学品危害分类体系以及《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

日本对化学成分的控制是按照《化学物质控制法》(Chemical Substances Control Law)进行的。《含有害物质的家庭产品管理法》(Law for the control of household products containing harmful substances)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上限作了规定,同时还针对餐具洗涤剂制订了推荐性标准,主要从产品安全角度,对餐具洗涤剂中的砷、重金属、甲醇等安全性指标以及部分原料的安全性进行了规定。

图8 发展中国家衣用洗涤剂产品结构情况

(三)行业组织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1、美国

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清洁协会(ACI)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项目(Sustainability Metrics Program)。该项目通过定期公开发布数据,为协会会员企业提供商业价值,同时推动清洁剂产品及其原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共有四个指标体系:能源使用情况、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用水量、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同时,于2014年发表了《可持续清洁宪章》(Charter for Sustainable Cleaning),要求企业建立对其可持续发展表现持续进行评估、回顾、改进的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选择、资源使用、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所有清洁产品重要生命周期阶段的内容。

另外,为推动美国国内市场清洁剂产品原料的安全使用,ACI发起了“清洁产品原料安全倡议”(CPISI),整个项目共分4步。2012年9月,ACI发布了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家用清洁产品的原料目录,该目录中包含了900多种原料及相关原料的安全性数据及其评价方法。于2013年12月建立了“危害数据库”(Hazard Data Portal),并在其网站设立查询窗口。2014年下半年,ACI建立了原料目录中每一种原料的人体暴露模型,用以评估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接触的每一种原料的暴露量及其安全性。ACI还计划于2015年中期完成目录中每一种原料的筛选及风险评估,从而评估消费者使用清洁产品时的“暴露限值”。

2、欧洲

为推动欧洲洗涤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欧洲洗涤剂协会(A.I.S.E)做了大量的工作。1997年开始,A.I.S.E便发起了名为“良好环境实践密码”的活动,倡导减少洗涤剂中无效成分含量,推动洗涤剂的浓缩化。1999年与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一道,启动了家用洗涤剂原料“人类与环境风险评估”(HERA),对欧洲市场上家用洗涤剂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料进行了安全性风险评估。

2005年,A.I.S.E发布了《可持续清洁宪章》(Charter for Sustainable Cleaning),以生命周期评估为基础,涵盖了化学品及清洁剂产品的人类与环境安全、生态效率、职业健康与安全、资源利用以及消费者信息等。签约践行宪章的企业必须每年报告宪章中所规定的关键性能指标,从而来衡量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2010年,A.I.S.E又对宪章进行了修订,允许企业对单个产品做出可持续保证,并且可以对符合可持续模式的产品使用统一的可持续标志。

3、日本

日本肥皂和洗涤剂工业协会(JSDA)自1995年开始,在行业内倡导自愿减少塑料包装使用量,主要措施是采用补充装,对所有液体类产品进行包装替换。采用软袋式补充装,可以显著减少包材的塑料用量,而对包装瓶的重复利用,又确保了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便捷需求。该倡议初始预期到2015年包材所用塑料总量减少40%,实际上到2011年便已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这一倡议,日本市场上目前超过80%的洗衣液产品采用了补充装,补充装使用率最低的为硬表面清洁剂,其使用率也超过了60%。

(四)国外洗涤用品市场发展先进经验

国外洗涤用品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良性的发展模式。其成功的基本动因在于鼓励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做文章,运用诸多手段和措施保证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格局。

以欧洲市场为例,如前所述,洗涤用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品管理法规来对其产品安全进行管理,而产品质量和性能表现的优劣则是通过第三方评价体系来体现的,即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终端消费者提供切实可靠的评测报告,指导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这种评价体系迫使生产企业不得不将消费者的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作为赢得市场的最高手段,因此深入发掘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找出现有产品的不足、填补市场空白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唯一选择。这必然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不少公司因此建立或增强了对外技术合作部门,在公司内部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投入开发出新产品。与此同时,还与有能力的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抢在竞争对手之前,独家享用新原料和新技术。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在消费者中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的积极作用。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欧盟和美国都积极引入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通过客观公正的产品测试,向消费者推荐使用性能更优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则根据第三方发布的检测报告,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简单追求价格便宜的产品。以德国为例,在政府的推动下,德国于1962年建立了“商品测试基金会”(StiftungWarentest,简称STIWA)。STIWA是一家消费者保护组织,它的职责是对制造商的产品及服务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自1966年起,“商品测试基金会”定期出版名为 《测试》(Test)的杂志。为了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商品信息,从1968年起“商品测试基金会”将所有受检商品的检测结果刊登在这份杂志上。200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96%的德国人知道“商品测试基金会”,其中约有30%的采访对象将该机构的检测结果作为购物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他欧美国家也有类似情况,消费者对更好产品的要求与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公正中立的检测与发布,成为了提升产业链最重要的推手。

(五)国际洗涤用品发展趋势

未来一段期间,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望趋于稳定,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世界经济整体将处于平稳之中,国际市场需求将出现回升态势。根据世界银行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升至3.5%。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显,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也日益不容忽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挑战仍然很严峻。国际洗涤用品工业总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化发展,产品形态趋势是浓缩化、液体化,产品性能上则为生态化、安全化、功能化趋势。随着家电、信息技术的发展,配有智能分配器的智能化产品以及具有高浓缩、定量、使用便捷等特点的胶囊洗涤剂也将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此外,节水节能型的生态安全性洗涤剂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洗涤剂用品十三五
I Helped Mum
Task 2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磺基甜菜碱的研究进展及在洗护用品中的应用
便捷型洗涤剂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论绿色洗涤剂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