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炉炼铁生产》在传统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2016-11-24吕国成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炼铁高炉生产

吕国成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高炉炼铁生产》在传统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吕国成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作为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高炉炼铁生产》也伴随着教学改革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高炉炼铁生产》的专业方向和业务范围,结合该专业在传统教学中的现状,提出了提升《高炉炼铁生产》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指导价值。

高炉炼铁生产;传统教学;现状;方向;措施

0 前言

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迅猛,我国各行各业也越来越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和前进,作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的钢铁行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钢铁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数量逐年提升,对人才质量要求也日益严格,不仅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在一线工作基础上沉下心学习和锻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在传统教学中,对工科类学生培养缺乏特色,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对钢铁类专业传统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更好的优化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1 《高炉炼铁生产》在传统教学中的现状

《高炉炼铁生产》是高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为国家炼铁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但是,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我国高校普遍认为冶金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为炼铁、炼钢,但是不是很重视造块知识讲授和造块技能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加上当前很多院校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局限性,也让学生难以真正走进一线进行体验和实操,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一线工作的经验的缺陷,需要在走上社会以后在进行学习。院校在进行专业分类上面也不尽合理,专门的分矿造块专业生源少,院校对于此类课程的设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培养人才难以满足钢铁企业的需求。随着高教改革的进程,该专业的业务范围也转变为高铝炼铁与铁矿粉造块双方面,其逐渐受到了现代化企业的普遍认可,已经依照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进行逐渐转变。

2 提升《高炉炼铁生产》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高校课堂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丰富教学手段,将“单向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教学”。《高炉炼铁生产》专业性较强,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和黑板讲授,学生很难清晰的理解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当用计算机投影代替黑板演示,用丰富多样的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氛围。比如在对炼铁生产流程进行讲授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流程图配以文字,给学生进行概括的讲解,然后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时间,把握多媒体教学时间,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或者通过观看生产实际视频来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生产过程,并加深学生的记忆。

2.2 突出教学重点

《高炉炼铁生产》理论性较强,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和筛选,并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相关知识:首先,炼铁的原料和造块部分。高炉炼铁的核心环节就是在高温环境下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水的过程,这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前提。优质的炼铁原料非常重要,对于精料的要求应当符合“高、熟、净、匀、小、稳”等标准。在炼铁过程中需要烧结与球团原理、烧结与球团工艺和设备的支撑。笔者在实际讲课时,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烧结矿和球团矿?然后带着问题寻找其原理,了解热传递,并学会计算出两者质量与产量,分析其冶金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其次,炼铁原理是学习该课程所需要掌握的核心原理,更是重中之重。高炉炼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也需要多个环节才能实现高价铁的还原,应当以“还原”为主线,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炉渣与生铁的形成过程、煤气与炉料的运动趋势、炼铁工艺计算等。

2.3 课堂与现场教学结合

工科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高炉炼铁生产》也需要通过现场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高炉炼铁生产相关操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到生产一线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更为直观的认识真实的生产作业流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促进理论的实际应用。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的安排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岗位认知、顶岗实习等模式,引导学生对该课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在实习过程中,针对炉渣的形成教学内容有高炉内成渣、熔融炉渣结构、脱硫三方面。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炉渣形成过程,并学会采取措施减少对高铝冶炼的影响;生铁中铁氧化物与其他氧化物还原反应原理等;炉料与料柱之间的作用关系;炼铁工艺计算方式等。这些原理和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理解、掌握、应用都比较困难,因此,通过到生产企业中进行情景教学,将这些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祖国人才的重地,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和反思,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于《高炉炼铁生产》教学来说,其作为培养国家炼铁事业的人才,更加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让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专业的知识,培养其实践的技能,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更好的地面对工作的需要,能够满足社会现代化的需求。

[1]李克江,张建良,张亚鹏,刘征建,姜曦.基于节能减排思想分析炼铁工艺的发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4(01):162-172.

[2]李维国.中国炼铁技术的发展和当前值得探讨的技术问题[J].宝钢技术,2014(02):1-17.

[3]陈庚,谢学林,方琴,彭显平.高职院校《高炉炼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05):36-38.

本论文是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高职冶金技术专业《高炉炼铁生产》课程改革研究——题研究成果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209

吕国成(1982-),男,吉林长春人,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冶金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炼铁高炉生产
5100m3高炉长期休风快速恢复实践
昆钢2500m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昆钢2500m3高炉停炉及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昆钢炼铁技术进步与问题探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JFE“Ferro Coke”炼铁新技术进入新试验阶段
高炉前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铸造文明 坩埚炼铁 发明地